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通过结合相关园区建成区主导产业的特点,针对园区企业多且安全及环保等方面风险高、隐患多、精细化管控复杂的情况,整合并优化园区现有基础设施、系统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新兴技术,促进园区的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开展智慧园区建设,为园区提供高速便捷、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存储和运行平台;以安全、环保、应急、安防、能源动态监管为基线,建立完善的安监、环保、应急、安防、能源监管平台,提高园区安全防控能力、环境保护和风险管控水平;建立园区统一的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办事效率;为建设全国一流智慧园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园区安全、环保、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案概况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工业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工业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
  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通过结合相关园区建成区主导产业的特点,针对园区企业多且安全及环保等方面风险高、隐患多、精细化管控复杂的情况,整合并优化园区现有基础设施、系统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新兴技术,促进园区的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开展智慧园区建设,为园区提供高速便捷、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存储和运行平台;以安全、环保、应急、安防、能源动态监管为基线,建立完善的安监、环保、应急、安防、能源监管平台,提高园区安全防控能力、环境保护和风险管控水平;建立园区统一的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办事效率;为建设全国一流智慧园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园区安全、环保、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需求描述
  1. 政府和园区主管的需求:宏观控制、过程监管、运营监督、政策法律法规宣贯;最关注的是监管到位。
  2. 企业的需求:合规合法、节能减排、生态安全,最关注的是物有所值。
  3. 园区规划和设计的需求:整理需求、设计方案、结果验证;最后可以持续改进。
  4. 对于招商引资的需求:信息透明、现状可查、远景可视,重点是承诺可视
  5. 对于服务商的需求:生产透明、管理到位、目标明确,关键是可以提供精准服务。
  6. 对于科研和高校的需求:云上科研、数据全面、过程可追溯,最终实现提高效率的目标针对如上需求,通过建设智慧园区管平台提供这些介入全过程的,惠及各方面利益的信息化平台支持。
  三、系统架构
  顶层设计:以“(1+N)*X”为框架体系,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核心技术优势使园区可感知、会思考、能成长。其中“(1+N)*X”的核心思路为“1”是一个园区服务平台,“N”是多个产业服务分平台,化工、制造、新能源、农业、装备、高科技生活环境等,“X”是未知的多个场景应用,服务、环境、安全、应急、能源资源、供应链等。
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图1 系统架构
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图2 软件层次架构
  四、系统功能
  1. 环保
  (1)政府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预警功能。
  (2)园区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监管功能、预警功能。
  (3)企业领导界面:监管功能、查询功能、预警功能。
  (4)政府员工界面:统计功能、报送功能、预警功能。
  (5)企业员工界面:过程功能、处置功能、预警功能、报送功能。
  (6)生态伙伴界面:数据分享功能。
  2. 能源
  (1)政府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预警功能。
  (2)园区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预警功能。
  (3)企业领导界面:监管功能、查询功能、预警功能。
  (4)政府员工界面:统计功能、报送功能、预警功能。
  (5)企业员工界面:过程功能、处置功能、预警功能、报送功能。
  (6)生态伙伴界面:数据分享功能。
  3. 水资源
  (1)政府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预警功能。
  (2)园区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预警功能。
  (3)企业领导界面:监管功能、查询功能、预警功能。
  (4)政府员工界面:统计功能、报送功能、预警功能。
  (5)企业员工界面:过程功能、处置功能、预警功能、报送功能。
  (6)生态伙伴界面:数据分享功能。
  4. 安全
  (1)政府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应急报警功能。
  (2)园区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应急报警功能。
  (3)企业领导界面:日常关注功能、应急报警功能、应急处置功能。
  (4)政府员工界面:统计功能、报送功能、应急报警功能。
  (5)企业员工界面:报警功能、处置功能。
  (6)生态伙伴界面:数据分享功能。
  5. 消防
  (1)政府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应急报警功能。
  (2)园区领导界面:统计功能、评价功能、应急报警功能。
  (3)企业领导界面:日常关注功能、应急报警功能、应急处置功能。
  (4)政府员工界面:应急报警功能。
  (5)企业员工界面:报警功能、处置功能。
  6. 生产
  (1)政府领导界面:重要生产指标功能。
  (2)园区领导界面:重要生产指标功能。
  (3)企业领导界面:生产全过程监管功能。
  (4)政府员工界面:统计功能、报送功能。
  (5)企业员工界面:生产现场数据。
  (6)生态伙伴界面:数据分享。
  五、系统特点
  1. 环境监管:接入环境排放数据,保护园区生态。
  2. 能源管理:接入能源数据,帮助园区节能降耗10%-20%。
  3. 环境监测:空气质量改善,提升园区品质。
  4. 应急管理:保证园区的安全运营。
  5. 停车管理:车行有序、停车有秩、违停告警。
  6. 门禁管理:刷脸/ 刷卡进出,访客智能管理。
  7. 资产/ 设备管理:设备状态实时掌握。
  8. 智慧消防:对接消防系统、APP 助力消防安全巡查、隐患排查更便利。
  9. 智慧安防:事前感知、主动预防、报警联动、快速智能、人车布控、提升园区资产安全。
  10. 智慧办公:共享空间、会议室管理。
  11. 3D 可视化管控平台:全局可视、作业可管、运营可控。
  六、系统优势
  系统的主要优势有:一是可以为园区级服务赋能,包括生活服务赋能、产业服务赋能、价值提升赋能环境、能源资源、应急服务赋能等;二是面向“数字化企业”的园区企业深度服务赋能;三是服务数字企业,助力效能提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数字与模拟可视对讲的区别有哪些?

    楼宇对讲技术向数字化技术的方向发展,不仅需要突破技术的瓶颈,还要突破它发展的瓶颈。在产品推广的过程中,要让开发商认可这个产品,了解这个系统能为业主带来什么样的增值效果。那么,数字可视对讲系统与模拟可视对讲系统的区别在哪里呢?

    2024年11月8日
  • 可视对讲与智能家居是否应该联手

    自从物联网概念提出后,特别是今年年初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我们明显感觉到第二次“互联”革命时代即将到来,如果第一次“互联时代”的“互联网”只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通讯的无限自由互联的话,那么,第二次“互联时代”的“物联网”就是实现“物与物”之间信息数据的无限自由互联。物联网,从小到大,分别是家庭物联网、小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国家物联网、全球物联网;“智能家居”实现的是家庭智能化,是家庭版的物联网,是物联网的最小组成单位,而“可视对讲”作为小区智能化、小区物联网的家庭智能终端,安装在每家每户,但又不能实现智能家居功能,如果实现智能家居智能控制,还需要安装另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终端,那自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没法实现“家居智能化”与“小区智能化”的互联,所以,在这样一个物联时代,可视对讲集成智能家居功能,必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年11月25日
  • 【北京易讯可视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易讯卡科技有限公司是日本三菱指定及认可的国内可视卡生产厂…

    公司名称 北京易讯可视卡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北京易讯卡科技有限公司是日本三菱指定及认可的国内可视卡生产厂商,是日本NATEC纳泰克可视卡打印机大中国区独家总代理,是中国目前唯一…

    2024年1月23日
  • 什么是访客对讲

    作为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安装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更能增添住宅区的高雅气派,同时会给住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智能化楼宇综合联网对讲系统以管理主机为核心,以住宅楼楼对讲为主体,通过有针对性地配置不同功能的对讲主机和分机,实现楼宇对讲、可视监看、相互呼叫、遥控开锁等多种功能。

    2024年11月8日
  • 海湾集团在南京举办可视对讲系统技术培训班

    近日,由可视对讲产品技术服务部组织的“可视对讲技术专题培训班”在南京开班,来自江、浙、沪地区20多个办事处的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2024年2月5日
  • 慧锐通参编最新行业标准已正式实施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 678-2007),现已正式实施。此项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为目前唯一的联网型可视对讲的行业标准。慧锐通荣为该标准的起草及参编单位。

    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