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 和大数据的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的智慧建设是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旷视围绕公安机关社区工作业务需求和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破解工作难点,整合人、车、房、物等各类信息资源,打造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智能的生活环境。

  一、应用背景
  改革持续深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社区逐渐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基层单位。同时,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信息采集困难、案件取证困难、社区警力不足、信息共享困难等痛点难以满足管理需求,社区治安情势复杂,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现实意义凸显。《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强调,到2020 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将更加完善,自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的智慧建设是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旷视围绕公安机关社区工作业务需求和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破解工作难点,整合人、车、房、物等各类信息资源,打造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智能的生活环境。
  二、建设目标
  为满足社区人员信息采集、流动人口实时管控、重点人车主动提示以及提升侦查办案效率的需求,旷视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建设目标:
  1.实现被动登记变为主动发现
  在信息登记方面,方案应通过智慧社区系统的建设,实现居民身份信息登记由被动变主动,消除以往由流管工作人员、民警上门手工登记造成的效率低下、差错量大、数据更新不及时问题,完成辖区内流动人口及常住人口信息的采集和管理。
  2.建立社区治安综合防控体系
  在人员管控方面,方案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人员信息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特殊人员库,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作为管控的关键;对于高发的人口犯罪,实现楼栋出入人员验证管控,从而建立防范为主要原则、打击为主要手段、挤压犯罪空间为主要目的的防控体系。
  3.打通社会面防控“最后一百米”
  在安全管理方面,方案应通过补全社区监控的方式,打通视频监控的“最后一百米”,实现社会面视频全域覆盖,构筑多层次防控体系,为治安防控和打击犯罪提供可靠信息。
  4.实现大数据多维分析与研判
  方案还应通过在社区进出口部署门禁和人脸采集单元,对人员信息、车辆信息、视频特征、门禁、RFID 特征进行融合采集和多维碰撞,实现对人、车、物的多维结构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并运用行为预测分析、人员结构研判、人脸属性研判、人员属性研判等技战法进行研判,为各级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提供可靠高效的技术手段。
  三、旷视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
  旷视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目标,是为构建平安社区提供一整套以智能分析预警为核心、既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又适应地方需要的先进技术架构。为此,平台采用“1+N”架构,即以部署于公安视频专网和公安信息网的综合应用平台为核心,以部署于社区的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等感知系统收集和汇聚社区全项信息,通过开放式架构构建强大的集成能力、数据采集能力、人员解析能力、车辆解析能力、事件解析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在综合应用平台上搭建重点关注人员、车辆的布控预警、研判分析、异常事件感知等应用,实现对社区信息的全面感知、深度分析和综合应用,提高社区的综合管理水平。
基于AI 和大数据的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
  图1 系统架构图
  在总体架构上,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采用“五横三纵”分层结构。“五横”包括感知接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服务层、业务应用层和综合门户。“三纵”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
  在网络拓扑架构上,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部署在公安视频专网和公安信息网中,按照相关标准与既有一标三实、大数据、警综、上级治安防控平台进行对接。具体来说,社区前端感知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向公安视频专网汇聚:一是社区前端感知设备部署在社区局域网内,实现自闭环应用,小区数据网关通过VPN或专网向部署在公安边界的小区数据汇聚网关上传感知信息;二是社区前端感知设备基于云平台部署和应用,感知信息向社区云平台汇聚,各社区云平台通过小区数据网关向部署在公安边界的小区数据汇聚网关上传感知信息。
  四、系统功能
  1.基于综合门户统一管理
  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基于综合态势图,对小区、房屋、人员、车辆、单位等不同要素,进行基于标准地址的数据汇聚、数据展示、统计分析和数据查询,对平台的用户、数据、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具体包括布控报警、实时监控、综合检索、创建与完成工作任务、展示运行状态、统计报表、系统管理等管理方式。
  2.业务应用综合管控平台
  平台对社区的管控包括一标N 实管理、人员分级管控、车辆分类管控、异常分析预警、异常事件感知、统一汇聚接入平台以及数据交换服务平台。
  其中,以标准地址库、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为核心的“一标N 实”是社区治安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人、地、事、物、单位”进行阵地控制,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共享,可以有效服务和支撑各项公安工作。由于各地均已建设了“一标三实”管理的业务系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重复采集,旷视平台定位于既有“一标三实”管理系统的有益补充,从整体架构和数据流设计上充分考虑利用既有建设成果,实行一标N 实管理。
  此外,统一汇聚接入平台提供种类丰富、功能完备的数据接口,可以对接各厂商的视频监控、电子周界、智能门禁等设备,汇集前端基础设施提供的感知数据。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包括大量符合公安标准的通用应用接口,可以快速对接各地公安视图库、请求服务平台、大数据系统、警综平台等本地系统,同时可以按照部局标准向上级智慧社区平台汇聚数据,充分利用既有数据资源,减少重复建设,也可以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预警和处置信息,促进警务流程再造,提升警务工作效能。
  3. 全面配备基础硬件设施
  (1)视频监控系统: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安装具有转动和变焦的摄像机,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小区内主要通道及每幢住宅楼单元出入口等部位,以及沿街商铺及小区外围主要通道等部分,部署前端摄像机,消除监控盲区,监控视频实时传输至集成平台进行数据记录管理。
  (2)电子周界系统:在小区周界安装电子周界系统,并接入社区平台。当小区周界遭受外界入侵时,能够产生报警信号,通知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前往处理,有效保证小区外围安全。
  (3)人员、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在社区出入口设立人员通行设备,内部人员通过认证,外部来访人员则需进行访客登记后方可通过;在小区出入口部署停车管理系统,通过车牌识别摄像头一体机实时记录出入口通行车辆信息,对进出小区的内部车辆、外来车辆进行控制。人员、车辆出入记录统一接入集成平台进行数据记录管理。
  此外,平台还配备了智能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人像智能识别前端、视频智能分析系统、WIFI 嗅探系统、非机动车管理系统、消防管理系统、智能物联系统,对小区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
  五、系统优势
  1.人口动态管理,洞悉人口态势
  旷视智慧平安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来有注册、去有注销”的人口管理规则,可提供人口居住情况的动态信息,海量人口数据通过系统汇聚后,为后续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为各级政府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人口决策分析。
  2.信息收集全面,关系一目了然
  平台还实现了人员、车辆通行信息的全面收集,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痕”,实现人员轨迹、车辆轨迹、访客轨迹等多轨迹融合,完整体现人人关系、人车关系、人房关系;还可以与上级平台对接,为上级公安机关工作提供精准信息。
  3.AI 智能分析,精准高效管控
  基于旷视的AI 智能人像识别分析技术,平台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人像分析,识别其对应身份,及时发现非本社区人员,有效解决目前存在外来人员不可控的现状,实现对出入人口的有效监管,让社区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4.充分兼容利旧,创新管理模式
  利用自有的丰富完备的数据和应用接口,平台可以直接对接既有社区安防设备和本地警务系统,在充分利用既有数据资源,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以打造平安智慧社区创新管理突破口,快速融入警务工作流程,促进警务流程再造,提升警务工作效能。
阅读剩余 25%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上海电子警察为公交优先护航

    据报道,上海将出台“公交优先”相关措施。根据市政府制定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未来的上海交通有望全面提速。 目前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总里程为161.8公里,统一调整为交通高峰时段性专用道。交警部门正通过执勤民警现场执法和“电子警察”设备辅助执法,加强对社会车辆不按规定使用公交专用道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管理。

    2024年6月16日
  • 大华股份与浙江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

    大华股份与浙江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在公共安全领域技术、产品与市场等方面有着高度契合性,也存在着强烈的互补性,双方合作不仅是发挥彼此优势的强强联合,更是“国民融合”与“国民共进”的生动体现。

    2024年4月6日
  • 安防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创新安防理论研究 建立安防知识新体系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防理论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安防服务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安防新需求、新技术的快速演进,亟需创新现代安防理论体系,构建新的安全防范知识体系和专业学科,用现代安防理论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指导实践,正确引领我国安防行业持久健康发展。

    2024年4月5日
  • 河北迁安: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让城市“智”路先行

    迁安依托“数字迁安”项目,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载体,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正在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24年6月26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管理办法》7月实施

    为规范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维护公共安全,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2024年4月25日
  • 信息产物:漫谈智能建筑需求与弱电技术

    智能建筑是高新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巧妙结合,是众多学科、众多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集成系统构成包括智能化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智能电网系统和信息化应用功能实施,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