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形成产业拉动力

我国目前已有几十个城市或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着重点多在于现实应用,其中关注于能够短期内形成经济拉动力的信息产业、物联网等。

智慧城市的关键在于主动驾驭先进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城市的广泛运用,借助新一代的感知(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在实践中,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全球智慧城市的推进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和建设路径。


首先,在发展思路上出现广义智慧城市和狭义智慧城市两种思路。广义智慧城市思路推崇智慧增长理念的全面推广,在发达国家城市尤其是欧洲城市得到比较普遍的接受。广义智慧城市思路主要是强调将智慧增长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的诸方面,追求最终形成一个长期的智慧增长道路,而非短期的技术炫耀。狭义智慧城市思路强调技术导向的具体应用,在新兴经济体城市比较通行。其特点主要是采取技术解决方案思路,重点是具有现实应用的可能,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产业拉动力。


其次,根据推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战略和社会主导战略。政府主导战略是一种正式的、由内向外实施的计划,主要是由政府机关等资助和管理,为城市公共部门和开发机构建设更有效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全新的方法和思路,并且为数字社会创新发展的战略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社会主导战略是一种由私人机构、社区组织、大学及其他创始者发动的由外及内、突发性的创新活动,政府投资较少,并且多应用公共平台和解决方法,强化社会资本建设和推进数字融合。目前的智慧城市实践中,政府主导战略占据主流,但社会主导战略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第三,在应用方向上更加多元化,可分为智慧经济、智慧服务和智慧资源三大领域。“智慧经济”应用侧重强调城市产业的优化升级,即通过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其发展的平台主要在新工业园区和新卫星城中,各项服务和技术都是为了企业发展服务,一些老工业园区也在进行智能化改造。“智慧服务”关注城市和谐发展的支柱是智慧型、人性化城市服务。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便利性,推动城市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问题。“智慧资源”侧重优化智慧城市的生存环境,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潜在的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并改进监测、预警手段和控制方法;合理调配和使用水、电力、石油等资源,达到资源供给均衡,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智慧城市的目标有效益导向和社会服务导向之分。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显而易见。但还有一类目标可以总结为社会服务导向型,具体就是政府不推进具体的智慧应用,而是致力于解决在信息化发展中市场失灵方面的问题,即抓信息化普及、消除数字鸿沟等。采取了社会服务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的城市,其主要目标是使全民能够共享免费和低成本的互联网和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便利,通过普及基础信息和数字技术,促进社会不同群体的融合。


第五,结合具体实施城市对象类型,可分为“新城开发型”与“城市改造型”。“城市改造型”多位于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通过向其追加传感器以及控制设备,提高能源效率,城市景观看起来并没有太大变化。此外,欧洲许多智慧城市建设在大城市周边的老工业区,目的是在城市扩大的基础上,将老工业区转型成为新的知识经济中心。“新城开发型”多为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城市在郊区重新建设建筑、交通及电力等基础设施为开端,辅以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及节能环保技术进行智慧城市的全新整体建设。


第六,多种开发建设组合模式并进。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强调公私合作、政企联盟,在具体建设上可以发现多种模式。如,公私合资建设和管理;政府带头,私人企业参与;政府投资管理,研究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参与等。


采取技术解决方案思路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产业拉动力


我国目前已有几十个城市或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着重点多在于现实应用,其中关注于能够短期内形成经济拉动力的信息产业、物联网等。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处于以光纤和无线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阶段,个别领先城市开始从基础设施布局建设阶段迈向具体智能应用开发部署阶段。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高起点建设示范城市(区)。欧洲和亚洲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显示,智慧城市建设难以全面铺开,选择特定点进行示范开发是目前较普遍的做法。示范城市建设对探索智慧城市在投资、技术保障及网络安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有重大意义。具体选择可以考虑兼顾老城和新城。选择老城示范,主要检验智慧城市对于城市更新和城市核心功能释放的助力效果;选择新城示范,主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支持新城破解功能塑造和吸引力瓶颈,应强调通盘考虑、全面设计,整体试验智慧服务、智慧经济和智慧资源开发等各类应用的接口。


其二,科学选择城市智慧应用领域。智慧城市建设难以全面铺开,一方面是指空间层面难以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是指应用领域难以全面开展。根据国际既有的智慧城市建设内涵,大致包涵经济、政务、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环境、能源等多重领域。但尚无城市可以实现全领域覆盖,而在应用方向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结合城镇化发展中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重大课题为解决导向,可重点突出城市管理、医疗、交通三大领域的智慧应用。


例如,我国城市的发展正逐渐由“建设为主”进入“建管并举”的时代。利用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配合以更好的城市管理体制、理念和平台保障城市社会的良好秩序将是重大课题。重点包括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市政、水务以及市容等专业网格化管理系统,市场信息平台,智能水网和智能电网,安全生产,灾害消防等智能化系统。


又如,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退,而不少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发展的态势将日益严重,市民医疗是城市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解决“看病难”刻不容缓,重点包括以下智能化工作:一是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网络,连通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信息系统;二是按照相应的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建立涵盖市民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三是建立辅助决策和协同医疗服务系统,支撑用药智能提醒,开展影像会诊、远程医疗咨询等医疗服务,为制定医疗卫生发展政策提供辅助决策;四是建设市民健康服务门户网站,为市民提供在线健康咨询、个人健康档案和检验检查报告网上查询、医疗服务资源网上查询和预约的“一站式”服务。


再如,交通问题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难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感知手段,加强交通各行业间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换,提高交通信息化对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为公众、交通运输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非常有必要。目前而言包括三大服务系统:一是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城市实时道路通行信息;二是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实时提供公共交通各类运行动态信息和客流数据、公共停车场信息采集等;三是交通管理综合管理系统,整合这种交通信息数据,及时进行交通管理分析并提供决策服务。


其三,创新智慧城市投资运行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先期试点的过程中,谋求投资的多元化、技术的完善化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从国际已有智慧城市的开发运作模式看,可有多种模式。但在智慧城市方案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国内智慧城市方案提供商主导、国际智慧城市方案提供商参与的多元合作模式,以保障城市信息安全。

技术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形成产业拉动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UHF RFID校园安全门禁管理系统方案

    基于高新科技UHFRFID射频技术研发“UHFRFID校园安全门禁管理系统”,提供对校园进、出门禁,考勤,签到,人员定位等工作的全方位支持。

    2024年1月15日 方案
  • 区域智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区域智能管理平台是贝尔物联利用最新型的物联网信息技术研发并推出的一套综合性管理系统。可对博物馆、学校、医院、社区、科技园等特定区域,提供人员、物资的分布显示、跟踪定位、报警监控和综合管理等服务功能,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安全保卫、资产防盗、考勤管理、访客管理和禁区监控等,从而真正实现区域的智能化管理。

    2024年1月18日 方案
  • 六个平安城市以及银行网络视频解决方案

    导读:动态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能有效整合社会安防资源,在此基础上利用城市监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视频报警信息共享。某市包括4个行政区,其公安机关包括38个派出所、4个分局。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各个安防系统自成体系,没有形成网络化运行,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整合社会安防资源、构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2024年1月19日
  • 新一代大数据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科达新一代大数据指挥中心采用“环境+基础+应用”三位一体的建设架构。在环境系统设计上,囊括了空间设计、装饰装修、声学系统、光学系统、新风系统等,确保了指挥中心整个空间的科学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2024年1月15日 方案
  • 地震次生灾害卫星/3G远程综合监控分析系统解决方案

    导读:为了对各类地震的次生灾害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监控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很有必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比较长期的综合监控和全面分析评估。

    2024年1月19日
  • RFID现金营运管理系统金库出入方案

    导读:随着自动识别技术在各行业普遍推广应用,已经深入到很多行业应用中。我行的尾箱管理还沿用手抄笔录的方式,自动化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还有待完善,给尾箱营运管理带来了隐患。急需提高尾箱的管理水平,更快速、准确进行尾箱出入库及网点交接,库房的快速盘点、查询及相关报表的自动生成。

    2024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