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
《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
国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不断涌现
名单中也有专业的智能硬件厂商,如过去专注数字音视频监控厂商海康威视,也从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NVR、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全系列安防产品,向提供“软件+硬件+服务”转型,其最新定位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
-
上海发布《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推动AI深度赋能
围绕新兴技术赋能行动,上海将推动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若干个典型应用场景,实现5G广泛应用,AI深度赋能,数据全面驱动。
-
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方案
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在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机械、航空、家用电器、家居、医疗设备、信息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等领域,集成应用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软件、工业互联网联网、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等技术,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展智能装备(产品)远程操控、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推送、创新应用开放等服务试点。
-
江西打造10个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支持在公共安全深度应用
“十三五”期间,江西将重点打造10个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主攻人工智能产品、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应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服务。
-
上海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发布机器人密度的城市
上海在智能工厂这一数字经济新赛道提前布局,并给予了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巨大且丰富的应用场景,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优势,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发布机器人密度的城市。
-
浙江省率先发布首个省级层面人工智能五年产业规划
智能安防,依托浙江智能安防产品优势,加强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智能感知、深度学习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人脸精确识别、图像序列智能分析、目标行为理解和描述等多种复杂安防算法模型。加快研究面向社会治安、工业监控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场景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应用,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区域示范建设,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AI+传统行业加快融合
9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由Gartner和信通院联合编制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蓝皮书里的“全球AI产业地图”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AI企业数量为1040家,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2039家。中国人工智能从渐次渗透到安防、医疗、零售、交通、制造、家居等众多领域,当前处于行业应用大规模起量阶段。“AI+传统行业”加快融合创新,推动社会转型升级。
-
戴小京: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2018年6月28日消息,《财经》杂志携手联办财经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办“2018智能商业大会”,腾讯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智能商业大会。财讯传媒集团总裁、《财经》杂志社社长戴小京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引领下,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袭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
中国工程院发布院刊 人工智能2.0时代序幕开启
“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分批启动。”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说,现已全面启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及天体一体化信息网络4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力争在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全部实施方案。
-
天津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60亿元 国内处于中上水平
天津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居中上游水平,在企业数量、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方面,均位居全国前10位,包括天地伟业、恒银金融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在内,我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在60亿元,在国内也处于中上游水平。
-
浙江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
浙江省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涉及突破关键核心基础理论和技术、攻克基础软硬件、加快发展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及深化人工智能军民融合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