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监控关键技术的发展探讨(一)

视频监控作为安防行业的一个重要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在国外,视频监控业务主要为个人用户提供安全系统方案,基本定位在个人和住宅应用方面。

    视频监控作为安防行业的一个重要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在国外,视频监控业务主要为个人用户提供安全系统方案,基本定位在个人和住宅应用方面。在国内,视频监控业务主要集中在行业应用,如公安、交通、金融、楼宇等领域,行业用户已成为国内视频监控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模拟监控技术、数字监控技术和远程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三个不同的阶段。

  1.模拟视频监控技术

    模拟监控技术发展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视频监控技术主要以模拟设备为主。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监控前端、传输设备、控制设备以及显示设备几个部分组成。监控前端一般为模拟摄像机、云台、声光电报警设备和雨刷等。传输设备一般为传输视频的同轴电缆,远距离传输可采用模拟光纤或者利用光端机进行传输。控制设备主要是视频切换矩阵,采用键盘进行切换和控制,将需要监控的图像在指定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显示设备主要包括图像的监视器、报警指示设备等。

  2.数字视频监控技术

    20世纪90年代视频监控进入数字化阶段,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被应用到视频监控系统中,基于PC的多媒体监控系统由此产生。在这类监控系统中,视频采集和视频传输仍以模拟方式为主,模拟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到达多媒体监控终端后进行数字处理与存储,随后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信息传到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基于PC的多媒体监控系统通过增加视频处理卡以增加图像的输入路数,采用数字化存储及视频解压缩功能,可以对监控区域进行高清晰度的画面显示,使图像回放时也能达到极高的清晰度。

  3.远程网络视频监控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已经无处不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将传统的模拟视频、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实现了视音频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以及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监控技术集成了数字处理、网络、计算机、视音频编解码以及图像处理和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前端、数字化处理器、网络传输、监控控制系统组成。监控前端和模拟系统一样由摄像机、云台、声光电报警设备和雨刷等设备构成。

    数字化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监控前端采集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处理,以便减少图像信号传输时所占用的网络带宽。

    网络传输主要由网络传输设备组成,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监控系统将现场图像和报警信号转换成IP数据包,利用网络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监控控制平台、电视墙及大屏幕系统组成。监控控制平台可以使用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电视墙及大屏幕系统由网络解码器、电视墙、大屏幕组成,它们从网络接收监控图像,解码后输出到电视墙或者大屏幕上。

    网络监控系统与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的比较如表1所示。



网络视频监控关键技术的发展探讨(一)


    网络视频监控关键技术介绍

    网络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有很多。下面简要描述一下信令控制协议、视频编解码以及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如何改造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几项关键技术。

    1.信令控制协议

    由于标准不统一且控制通道和媒体处理不分离,视频监控业务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1)标准不统一

    由于视频监控主要应用于本地监控,国际上并没有形成相关的标准,视频监控厂家各自为政,产品之间也没有采用任何协议来支持互通,各厂商之间甚至厂商自己的产品之间有时都不能互连,无法组成能容纳不同厂商产品的监控系统。

  (2)控制通道和媒体处理不分离

    目前很多网络监控系统主要采用HTTP协议,视频通过HTTP协议以流媒体方式进行传输,没有区分媒体通道与控制通道,而是采用共用一条HTTP通道。随着网络的发展,监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对于视频监控的可管理、大规模运营是极不为利的。

    网络监控系统进行媒体承载和控制的分离,对于媒体承载部分比较明确,可采用IETF专门为流媒体传输制定的协议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也可采用IETF为实时视音频传输制定的协议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对于视频监控的控制协议,为视频监控制定一个专门的协议标准是不太现实的。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借用现有成熟稳定的信令控制协议,目前,可以借用的协议是广泛用于视频会议、VoIP应用的H.323体系与SIP(会话初始协议)。H.323提供了在基于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规范,H.323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协议族,现阶段是视频应用的主流技术。然而由于其过于复杂,现在正受到基于SIP协议视频应用的挑战。IETF提出的SIP是用于建立多方多媒体通信的规范。SIP具备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等优点,有望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领域。

    2.视频编解码

    在视频编解码技术方面,监控技术主要采用MJPEG、MPEG系列与H.26x系列。MJPEG是基于静态视频压缩的技术,图像的清晰度比较高,适用于监控应用领域。MPEG系列主要应用于视频存储、视频广播和视频流媒体、互联网或无线网上的流媒体等领域。H.26x系列主要应用于实时视频通信领域,如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等。

    目前视频编解码研究的热点是MPEG-4和H.264,它们采用基于对象的动态压缩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压缩比和带宽利用率,在400kbit/s左右的码率下即可实现有效的音、视频传输,随着码率的提高可以相应地提高音频、视频质量,在2Mbit/s左右时即可达到类似DVD的效果。MPEG-4和H.264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视频编解码的发展趋势。

  3.如何改造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随着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它必将逐渐占据监控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模拟监控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仍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让模拟监控系统的使用者放弃原有监控系统,重新投资于网络监控系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如何将模拟监控系统改造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模拟监控系统向网络监控系统的改造,从理论上来说,就是改造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网络视频监控关键技术的发展探讨(一)
    图1 模拟监控系统向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改造


    在监控前端的模拟摄像机处增加网络设备―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完成视频数据的压缩和控制信令在网络上的传输。视频解码器完成数字信号接收,将图像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图像信号,送入交换矩阵进行显示。控制平台主要完成监控系统的控制,传递用户的操作命令。

网络视频监控关键技术的发展探讨(一)
阅读剩余 53%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安防千里眼(智能安防千里眼监控系统)

      安防千里眼:守护安全的智能之眼   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公共场所,都亟需一套高效、智能的安防系统来保驾护航。“安防千里眼”,作为一种先进的智能安防…

    2024年11月17日
  • 网络视频服务器特色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定义)内部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图像采集、图像压缩,网络传输。图像采集模块实现视频信号的A/D转换;图像压缩模块以某种压缩编码标准实现对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网络传输模块实现对压缩数据的传输和系统功能设置等功能。

    2024年4月10日
  • 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探索高清监控解决方案

    导读:2008年对于安防行业来讲,是高速发展的一年,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城市各行业系统的安防监控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课题。同时,平安城市项目、奥运会的召开,都为安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024年1月18日
  • 小区技术谈:门禁的安装与组成应用

    对于住户门禁,当住户有客来访时,房主可以通过门禁对讲系统进行访客的询问与开门功能,如果在可视门禁对讲系统中看到的是陌生人,则可以拒开门,可联系小区的保安前来查看。

    2024年4月18日
  • 防止人脸识别遭滥用,专家建议这么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建议,为避免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公安机关应对人脸信息的“采集权”和“比对权”进行限制,并分开管理。

    2024年4月5日
  • 合肥二环内主干道监控将90%覆盖 建10处公交车道抓拍系统

    10日,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正在对合肥市智能交通二期工程监理进行公开招标。工程建成后,二环以内主干道将实现视频监控90%覆盖。

    202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