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怎么搞,李克强座谈会上提了这7点

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之际,李克强总理7月27日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本届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对于“科技创新”的两个论断和五项要求。

科技创新怎么搞,李克强座谈会上提了这7点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之际,李克强总理7月27日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本届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理念。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21次与“科技创新”相关,足见重视程度。今年5月,李克强专程前往中科院物理所考察,提出“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活力”。


  而在7月27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进一步明确了对于“科技创新”的两个论断和五项要求。以下是总理当天讲话节选。


  1论断: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


  历史上,我们曾经几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现在想起来都很惋惜。但今后不会了。


  李克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说迎来了春天,是从“科学的春天”这个提法开始的。科学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力结合起来,产生了核聚变,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次又一次“破茧成蝶”。


  现在,我们要续写前篇,再创奇迹,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现在需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核心的位置,让第一生产力真正起到引领作用。这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成败。历史上,我们曾经几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现在想起来都很惋惜。但今后不会了。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作出系统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本届自政府成立以来,召开了近百次常务会议,其中21次会议议题与科技创新相关。现在我们必须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我国发展竞争新优势。


  2论断:让“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在国家整体创新中,“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像交响乐、大合唱中的高、中、低音,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李克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无穷的创造力,让他们平等参与发展过程,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实现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这是机会公平、权利公平、人人参与又人人受益的包容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的发展途径。


  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要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最新的科学技术引领;而“万众创新”的“万众”,也包含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成果需要转化。所以科技创新要面向“双创”,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所谓“顶天”,就是要推动原始创新,研发高精尖技术,推动“双创”向更高层次跃升;“立地”,就是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国家整体创新中,“科技创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像交响乐、大合唱中的高、中、低音,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希望中科院既用科技创新来引领“双创”,而且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份子。那么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一个目标就有了行进的路径。


  3要求:保障科研经费的充裕和科学使用


  不管财政压力有多大,国家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李克强: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用好的制度保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首先,我们要创新科研投入机制,保障经费的充裕和科学使用。不管财政压力有多大,国家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要让科技人员潜心研究。


  当然,科技创新也需要企业来推动研究。现在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让财政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


  4要求:管好用好项目经费


  因为许多繁琐规章,使得科研人员大量时间没法呆在实验室,而是用来搞“内政外交”


  李克强:我听一些科技工作者反映,说因为许多繁琐规章,他们大量时间没法呆在实验室,而是用来搞“内政外交”,每年填写各种表格就会浪费不少精力。所以我们必须在科研领域继续简政放权。


  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现在看,有些科研项目管理,不仅不“简”,还有“任性”的地方。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切实管好用好科研项目和经费,防止出现科研腐败。


  5要求:支持科技人员靠智力创新致富


  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


  李克强: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应该是社会财富的中高收入群体。要创新科技收益的分配机制,支持科技人员靠智力创新致富。


  这两年,我们在中关村探索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实行股权激励,并且在全国逐步推广。这不仅是给科技人员增加收入,也是对大家的一种社会认可。


  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这也是收入分配的重大改革。当然,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也要建立相应的收入保障机制。我们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


  6要求:构建“汇众智搞创新”的模式


  我们要看到大发展大趋势,不能再搞封闭分割,而要充分利用众人智慧。


  李克强: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体制存在碎片式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打破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界限,创新科技科研协同机制,构建“汇众智搞创新”的模式。


  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就集中了全国的力量,现在跨界别、跨行业的项目越来越多,依托互联网众创、众包、众筹兴起,大大拓展了科技创新边界。我前不久去中核集团考察,他们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研发室就十几个人,大概十几台计算机。一开始我还奇怪:怎么就这么点人?结果他们把电脑打开告诉我,与这十几台计算机连接的,还有500多台终端,分布在20多个城市,“华龙一号”的堆芯是这500多台终端创造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多的人。


  我们要看到大发展大趋势,不能再搞封闭分割,而要充分利用众人智慧。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是说每个人都比你高明,但每个人都有哪怕一点点你不具备的智慧,如果都集中起来,就会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所以还要回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拜托我们的科学家,给中国经济的这个“巨型发动机”加油助力,让它的动力更加澎湃。


  7要求:营造自由自主创新的环境条件


  给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一片自主的天空,也是给科学家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备受尊敬的环境。


  李克强:创新需要自由的空间。没有科研人员自主意识,很难有发明创造,创新之树也难以常青。现在我们对科技工作还有管得过多过细的现象,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家、尊重科研人员、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意的氛围,首先需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给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一片自主的天空,也就是给科学家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备受尊敬的环境,这样换来的一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大繁荣。

科技创新怎么搞,***座谈会上提了这7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国防科工局:鼓励智能机器人、安全生产等技术推广应用

    记者16日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国防科工局发布关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鼓励开展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先进设计、试验与测试等先进工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024年4月14日
  • 北京首只硬科技基金启动,支持关键核心技术

    北京硬科技基金将借助政策机遇,以及中科院和著名高校的科技资源及地缘优势,致力打造首都硬科技创业生态,服务科技强国战略。“政产学研都是硬科技生态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硬科技生态做好。”米磊说。

    2024年4月10日
  • 北京工业大学将发布五款防疫应用技术

    3月2日上午,北京工业大学抗击新冠肺炎应用技术线上发布会将举办,由该校自主研发的新型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5项优秀科技成果将与公众见面。本次活动将以线上直播+书面发布的形式开展,面向政府部门、产业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推介,普通公众也可通过直播观看。

    2024年1月29日
  • 定制家居企业如何拥抱“新零售”?

    新零售的本质是:以互联网化的途径和手段,实现零售的结果最大化。首先,要有能力从线上线下获取更多新的流量;其次要有实现流量转化的新的方式和方法。

    2023年8月20日
  • 高大上!智能窗户妙变显示屏——揭秘什么是透明屏

      据报道,在大多数人眼里,窗户就是窗户,通过它我们来看外面的世界。不过,现在的高科技或将改变窗户的用途。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能够将你家窗户转变为显…

    2024年4月3日
  • 老生常谈︱视频结构化「十年之守」

     十年,对于人生,可以有无限可能。追逐梦想、塑造自我,改变一生;而对于一项技术而言,时间的意义在于在市场变幻中完成自我修养与进化,因时而异又底色不变。 视频结构化的十年,亦如此。看…

    202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