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建设指南”明确了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维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参考模型,并由此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可靠性”等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智能制造、标准先行”。为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建设指南”明确了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维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参考模型,并由此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可靠性”等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为便于企业参阅,“建设指南”对现有智能制造相关标准按“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重点行业”进行了分类整理。

“建设指南”以聚焦制造业优势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则,主要面向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集成类标准,通过统筹标准资源、优化标准结构,重点解决当前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中遇到的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基础瓶颈问题。“建设指南”采取滚动修订制度,每2-3年修订后发布。

两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公安部圆满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相关项目

    记者了解到,经过3年的联合攻关,项目在应急预警监测、防凌破冰、单兵装备、矿用救援及安全检查装备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先进技术成果,在多个应急装备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先进新技术、新装备已相继问世,投入一线使用。其中,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发的“中小型车辆、人体成像和危险液体安全检查装备”,将为重大活动、重要场所以及大型集会的安全检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4年4月19日
  • 中控智慧客户价值导向促进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多元化应用

    中控智慧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面向甲方、集成商、代理商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分销类产品、电商类产品、集成类解决方案和开发工具、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等,多维度、全方位围绕着客户价值满足客户应用需求。

    2024年4月11日 知识
  • 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亮点多

    截至目前,“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

    2024年2月15日
  • 5大行动17条措施,河北省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

    2024年6月23日
  • 通过新国标GB/T28181符合性检测硬盘录像机产品目录(十八)

    GB/T28181-2016版已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相关检测工具正在更新中。现将根据GB/T28181-2016版检测的硬盘录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DVR/NVR)产品目录公布如下:查询完整目录请点击“相关新闻”

    2024年9月15日
  • 万物传感互联时代,光敏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组成之一,是当前各发达国家争相研发、布局的尖端技术,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前沿技术之一。

    2024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