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脸识别的技术优势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捕捉人的脸部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范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应用需求的增加,人脸识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有加无已。这主要是基于先进的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优势?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捕捉人的脸部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范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应用需求的增加,人脸识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有加无已。这主要是基于先进的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优势?
  一、人脸识别技术优势

解析人脸识别的技术优势
  (一)自然性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观察人们所具有的自然性的脸部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的确认,识别方式十分便捷,用户无需携带任何证件或额外进行其他操作,只需站在设备旁十几秒就能完成扫描识别,没有他人冒充的风险。而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指纹信息的获取,并不是利用自然性优势,易于出现身份的冒用问题,易于维护信息安全。
  (二)不易察觉性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采用可见光人脸图像识别,或是红外线与可见光融合的多光源人脸图像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只要在有特定光源的情况下,就能完成不被人察觉的识别,不会令人反感也不会陷于被伪装欺骗的境地。在公安刑侦领域,特别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的跟踪与追捕。
  (三)非接触性
  指纹识别等方式需要通过接触电子压力传感器来获取指纹,而人脸识别技术是不需人脸与设备直接接触的,能够同时满足多人连续进行人脸图像信息的识别和分拣,对注重卫生意识的人们来说,使用起来不会有不舒适感和传染疾病的可能。
  总体来说,人脸识别技术拥有自然性属性,不易察觉,不需直接接触。这也就造就了人脸识别技术市场需求大,应用领域有增无已。人脸识别技术在住宅安防、电子护照、金融理财、公安刑侦、信息安全、上班考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四)非侵扰性
  人脸识的非接触性也为被采集者带来了非侵扰性的体验。一方面对人脸的采集无需被采集者配合也无需工作人员干预。另一方面,人脸属于暴露在外的生物特征,对人脸的识别采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五)硬件基础完善
  人脸识别对硬件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摄像头上,当前普及的智能手机均带有高像素的摄像头,同时伴随国内视频监控体系建立的逐渐完善,城市中高清晰度摄像头密度增加,因此,相比特定的指纹识别设备等,人脸识别的硬件基础优势明显。
  (六)采集快捷便利、可拓展性好
  对基础设施的低要求及非接触的采集方式,很明显缩短了信息采集时间,提供了方便的采集方式。同时,也为人脸识别后台系统的拓展性带来了明显优势,基于现有的视频监控体系,可以在后台系统加入出入控制,人脸搜索等多种丰富功能。
  在复杂环境下,人脸识别精度问题得到解决后,预计人脸识别有望快速替代指纹识别成为市场大规模应用的主流识别技术。
  (七)识别精确度高,速度快。
  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
  (八)不易仿冒。
  在安全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人脸识别技术要求识别对象必须亲临识别现场,他人难以仿冒。人脸识别技术所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来欺骗识别系统。这是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很难做到的。举例来说,用合法用户的断指即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而使识别系统无从觉察。
  (九)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
  由于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是常规通用设备,价格均在一般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产品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二、人脸识别应用于出入口领域的优势
  人脸识别系统被应用于出入口领域,通过直接人脸识别,不需要再人工检查乘客身份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优点:
  (一)提高通行速度。以往通过人工查验差不多是五秒每人,利用机器之后大概能做到一秒过关。
  (二)提升识别效率。人眼相对于机器在识别整容、肥胖或者发型改变的人们的能力有所降低,甚至不能准确、快速辨别身份证与本人是否一致。
  (三)减轻工作人员压力。人脸识别于出入口领域,特别是在客流量指数增加,工作人员人工查验负荷严重时,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作人员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升安防等级。实时对比身份证照片和人脸来迅速判断是否是本人以及是否是在逃嫌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RFID在智能交通信息化管理中的四大应用

    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应用范围涉及智能交通,十分广泛。RFID在智能交通信息化管理中的四大应用:1、在机动车辆证照管理业务上的应用;2、在交通流检测及交通违章取证上的应用;3、在交通意外救援和特殊车辆监控上的应用;4、RFID在不停车收费中的应用。

    2024年4月16日
  • 市场规模将破百亿?人脸识别喜忧参半

    智能制造网讯 近日,据有关权威报告显示,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已经来到全球占比的15%左右,过去10年间,中国人脸市场逐年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发展十分迅猛。同时2018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1亿元,预计未来5年,在23%的平均增长下,还将有望突破100亿元。

    2024年4月13日
  • 安徽科技强警提升治安视频监控应用成效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综合平台专用设备研究”项目的成功研制,改变原有因视频监控系统品种不同造成的不能相互兼容、管理混乱、维护困难的现状,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城市不同区域、不同模式的数量巨大的各类视频监控系统和前端摄像机的图像,整合到该专用设备上,实现跨平台、多层分布式应用。

    2024年4月15日
  • 门禁技术多元化引发的市场延伸与应用思考

    近两年,作为门禁技术的新方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于是,人们对于门禁的市场前景一片看好。然而,新型门禁的应用也同样面临着“有无政策配套”、“技术稳定与否”以及“后期维护优劣”等多方考验;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门禁技术多元化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并避免陷入它所引发的应用困境,成为值得所有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2024年4月17日
  • 步态识别技术在公安业务领域中的应用

    在公安系统引入身份识别技术成为急迫的现实需求,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精度无法保持稳定。目前的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都较强,往往犯罪现场人员有比较强的伪装能力,笔如带口罩,带帽子,带墨镜等等,一旦犯罪现场没有露脸,往往后续追查嫌疑人较困难。所以,公安系统需要一种更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而步态识别技术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步态识别通过检测对象的身体特征和运动姿态进行身份识别,识别参数包括运动神经敏感度、肌肉力量特点、身体结构等,难以通过伪装进行规避。

    2024年4月9日
  • 武汉: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升警务质效

    七大队民警杨根登录“CIIS平台”进入系统后,记者看到,接处警、受立案、一体化采集、统计分析、办案工具、检验鉴定、技术侦查、执法回告、态势感知等17个功能模块承担不同环节的“任务”。从接警到受立案、侦办,以及相关技术支撑的32类侦查措施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完成,工作流、信息流、数据流真正“三流合一”。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