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如何走出低端怪圈?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确实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发展迅速的是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而在研发、生产环节,我国所需要的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与机器人跨国公司的竞争中依旧有较大差距。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在机器人产业领域,我国应用市场广阔但缺乏核心技术,对此可借鉴高铁的发展思路:以市场发展壮大企业,以应用实现经济效益,以实践为技术再改进、再创新的压力和动力,由此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追赶和超越。


9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表了一番“捧杀”言论,声称“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机器人发展的速度都要快”。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确实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发展迅速的是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而在研发、生产环节,我国所需要的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与机器人跨国公司的竞争中依旧有较大差距。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首先,机器人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从2014年至今,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的热潮已经遍及全国。一些地方政府为追逐经济增长,不考虑现实条件盲目进行项目建设,抢占机器人市场。由于政府具有超强的行政能力,可在短期内聚集各种资源,所以一旦方向错误将造成严重的高耗能、低效率,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很有可能错失了发展真正优势产业的机会。同时,还可能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扰乱市场正常竞争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集中在低端领域。机器人产业本应是高端制造业,但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没有摆脱只能参与到高端产业的低端领域进行生产的怪圈。2016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机器人产业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初步统计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有800余家,其中200多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企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企业规模也普遍较小,逾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龙头企业规模也不大,同国际机器人领先企业的营业收入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支撑产业未来规模化的发展目标。中国本土企业高端品牌机器人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本土市场高端机器人的外国品牌占到85%。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在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的研发上始终受制于人。


最后,企业间简单模仿引发恶性竞争。中国有800多家机器人企业,但真正具备领先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能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也仅有少数几个老牌企业。如此众多缺乏高新技术支持的机器人企业的运营方式,严重影响了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中国机器人行业竞争也没有摆脱内部简单模仿引发恶性竞争的问题。这样的恶性竞争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机器人产业危害极大,因为机器人产业是“三高”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本密集度高,简单模仿低价竞争直接损害了技术研发企业的利益,阻碍了领先企业通过获得稳定的资金投入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正向循环,直接影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功能、性能上对高新技术机器人的简单模仿,不仅会降低用户期望,甚至可能导致业外人士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差评,影响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机器人产业作为我国参与新一轮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产业,未来发展要以多样化、专业化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机器人产业各相关主体应各司其职,机器人企业以创新参与竞争,政府以政策支持,设置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架构。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应为提升该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以顶层设计带动产业发展。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进行顶层设计与战略架构,与市场相配合共同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以培育有国际级竞争力的企业为发展目标,选择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少数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由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制订我国机器人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集中资源,避免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保证规划执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


开发以创新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为目标的产业。首先,机器人产业必须要具备创新性。机器人分为两种,工业机器人和非工业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正在努力追赶,而在非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有着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非工业用的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巨大,为中国提供了更多参与竞争的机会。其次,中国机器人产业要具备独特性和差异性,避免低端重复。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要高低并行。在低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中,以适量的企业重新分配已经占据的市场份额;选择有能力的企业重点攻克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解决制约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在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结合企业优势进行不同项目的研发。


以本土市场培育本土企业。中国市场是世界机器人企业的必争之地,作为本土企业,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熟知市场需求,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以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思路,以本土市场强壮本土机器人企业。我国高铁在技术引进之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拥有了较高的铁路装备的工业生产、研发技能,所以在技术引进后,有能力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下一阶段只需把经过再创新的技术应用于中国市场,根据中国高铁线路特点进行改进,以市场发展壮大企业,以应用实现经济效益,以实践为技术再改进、再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中国高铁的发展,证明了我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市场进行产品的整合、升级,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参与世界竞争。我国机器人企业也可以如此: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国本土企业发展以满足中国市场的巨大、多样性需求;另一方面以中国市场来促进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培育国际级的企业,参与世界机器人产业链竞争。以此,形成中国机器人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市场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支持力,帮助中国机器人企业实现追赶和超越。

机器人产业:如何走出低端怪圈?
阅读剩余 23%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多国加快机器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信息、制造、能源、材料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变革浪潮。

    2024年2月19日
  • 济南智能交通建设 新增94处道路监控点

    近期,济南交警新建道路监控点94处,主要位于顺河高架桥、旅游路、经十路、明湖路、舜耕路等。其中,顺河高架桥上新安装电子监控22个,位于济南北收费站南龙门架、经四路下桥口标志杆、顺河高架泺源大街下桥口标志杆、玉函下桥口信号灯杆-北向南、君逸左岸1号楼东北角楼顶等。

    2024年9月16日
  • 周村区“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周村区“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一、项目名称: 周村区“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项目 二、项目编号: SDGP37030600020230200003…

    2024年6月24日
  • 智能小区实际安装调试常见问题盘点分析

    小区智能化在国内住宅小区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运行过程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小区智能化程度打了不小的折扣,这其中有设计上的缺陷、也有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使用上的不当等因素等引起的。现结合本人在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经验分析一些实际的问题,以供大家互相交流。

    2024年4月21日
  • 世强物联网新应用:新一代技术和工具 掘金IOT万亿商机

    近两年,Silicon Labs针对物联网市场动作频频:收购无线产品线、低功耗MCU、低功耗电源、首创CMEMS技术,开发全球首款UV sensor……在快速成长的物联网(IoT)市场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如今,Silicon Labs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关键技术及广泛的产品组合,在功耗、混合信号、射频、软件、开发工具及网络协议栈等方面,均拥有强大的实力。在此次世 强&Silicon Labs Workshop现场,与会工程师的热情佐证了SiliconLabs产品和技术的强大魅力。

    2024年4月18日 知识
  •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特种机器人场景范围扩展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出现,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