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坚持人民至上 践行服务宗旨制度与技术双向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崔述强的文章《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服务宗旨制度与技术双向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为进一步宣传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核心价值、实施关键,即日起人民网推出系列权威解读稿件。本期推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崔述强的文章《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服务宗旨制度与技术双向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

・坚持整体协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工作统筹……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必须要坚持整体布局,从顶层设计上打破地域与部门藩篱,坚持“一张图规划、一体化部署、一盘棋推进”,形成各方联动的工作合力。

权威解读:坚持人民至上 践行服务宗旨制度与技术双向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的数字政府平台体系……要按照智能集约的原则,强化基础资源服务统筹管理调度、共性应用能力集约建设共享,整合构建结构合理、互联互通、集约高效、安全可控的数字政府平台支撑体系。

・坚持数据赋能,将数据安全作为数字政府的“生命线”。

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近日,《指导意见》由国务院正式印发,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有了总规划、总方略、路线图,迈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为目标,不断完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加快推动以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营商为核心的数字政务建设,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运行效能等方面成效明显,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一、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十四五”规划纲要单独设立“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章节,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的任务。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引擎与迫切需要。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加速期,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数字政府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履行数字政府建设的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谋划落实好数字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蔡奇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并就制定实施智慧城市行动、建设数字政府、数字孪生城市、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等作出明确部署。陈吉宁市长多次专题调度,推动成立其亲自任组长的市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加强信息化工作要求,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数字政府建设重大问题,确保系统性、全方位、高标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二、坚持整体协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工作统筹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全局性要求和战略性举措,是推动政府行政运行从条块分割、封闭的架构迈向开放、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必须要坚持整体布局,从顶层设计上打破地域与部门藩篱,坚持“一张图规划、一体化部署、一盘棋推进”,形成各方联动的工作合力。各地应对标《指导意见》要求,强化对数字政府建设的统一领导,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从整体统筹的高度出发,制定出台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配套制度与工作机制,明确推进路径,提供坚实保障,确保科学高效、扎实有力地组织推进。近几年,北京市在市大数据工作推进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整体协同的推进思路,先后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北京市数字政务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2年)》《北京数字服务实施方案》《北京市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的工作方案》等不同层面的规划文件与实施方案,并重点聚焦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执法、营商环境改革等与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密切相关领域数字化改革任务,成立了数字政务工作专班、组建了专业运营公司,形成了整体布局、急用优先、共性统建、个性统筹的工作格局,全面加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整体统筹与工作协同。如,数字服务建设以用户视角的“一件事”为导向,聚焦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面梳理场景涉及的政策、事项、流程、办理渠道等,并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化支撑,通过部门协同、政策归集、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等措施,打造“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的集成化服务。数字监管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事中事后“6+4”一体监管制度,运用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科技监管、协同监管、共治监管等6种监管方式,在餐饮、医疗、养老等11个领域,推行“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等场景化综合监管措施。数字营商建设推动市区两级改革任务从网上分派、办理、督查、统计、到落地“最后一公里”监测和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改革任务协同推进。

 

 三、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断清晰地表明了数字政府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工程。因此,各地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时,要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目标与第一要务。北京市在推进数字政务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服务人民的“牛鼻子”,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监管执法、营商环境、接诉即办等领域,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有效促进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政府改革决策更加科学有力、服务体验更加高效便捷、社会治理更加人性化。

强化数字服务,建成了覆盖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线上用户总数达3970余万,除涉密等特殊情形外,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在市政务服务网应上尽上,97.98%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1100余项事项可在4个移动端渠道实现“掌上办”,230余项服务可在2832台自助终端上就近办理,116项事项和142项高频服务线上全国通办,242项事项“京津冀+雄安”四地通办,引导式办事指南、在线导办、用户空间等个性化服务不断完善,以“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智能办、跨省办”为代表的一体化服务体验持续优化,便民利企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强化数字监管,探索监管“一码共治”,将北京市城市码与电子营业执照企业身份码融合,支撑企业端、监管端等多方应用。企业通过扫码,可以接收定向推送的“合规手册”,对照开展合规自查,推动市场主体自治;监管端能够实现“扫码照单检查”,实时查看检查对象信息,对照检查清单实施闭环检查流程,实现监管过程全透明。

强化数字营商,搭建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统一的服务包工作平台,形成“统分结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及时掌握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发展情况,精确研判发展态势,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支撑全市近万家企业的诉求对接服务,提供了企业纳入、诉求收集、诉求分派、落实反馈等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以及与12345企业服务热线的联合考评功能。

强化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智能化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能受理、智能派单、智能回访等场景应用,提升派单精准度和市民感知度,并推动接诉即办向互联网延伸,目前共有17+N个网络渠道实现全时受理。建立统一的民意诉求数据库,汇集5300多万件群众反映记录、270余万条企业法人数据和7500多个社区(村)点位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民生痛点,建立“每月一题”机制,对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主动治理、源头治理。

四、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的数字政府平台体系

信息化平台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底座基石,也是推动各部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必要支撑。要按照智能集约的原则,强化基础资源服务统筹管理调度、共性应用能力集约建设共享,整合构建结构合理、互联互通、集约高效、安全可控的数字政府平台支撑体系。北京市深化智慧城市“四梁八柱深地基”总体设计,形成了包括城市码、空间图、基础工具库、算力设施、感知体系、通信网络、政务云以及大数据平台(简称:一码、一图、一库、一算、一感、一网、一云、一平)在内的“七通一平”共性支撑底座,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营商三大业务场景,夯实技术支撑、业务支撑、数据支撑“三位一体”的共性能力,形成数字政务“实施一张图”,向全市提供集约化、安全化、智慧化的共性资源和服务,全面推动数字化“全市一盘棋”协调发展。如,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共性功能在政务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刻制政府部门电子印章4412枚并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补正、审批等环节应用2642万次,汇聚电子证照数据573类1.2亿条并在办事材料免提交、移动端亮证等场景中应用2148万次。建设全市统一的目录区块链,汇聚了57个市级部门的3.1万类数据项、340亿条政务数据,支撑了疫情防控、复产复工监测、重大活动保障、区域城市大脑建设等市区两级150余项业务应用场景;推进面向服务、办公和决策的“京通”“京办”“京智”等统一应用,丰富和提升智慧城市服务功能。如,为助力首都疫情防控,推出了北京“健康宝”,实现一次扫码或亮码即可展示个人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情况,并在本人健康码查询、扫码登记等功能基础上,提供“老幼健康码助查询”“他人健康码代查询”“核酸疫苗服务查询”“到访人信息登记簿”“京心相助”等功能,让市民在疫情背景下出行生活更加安全便利。

 

 五、坚持数据赋能,将数据安全作为数字政府的“生命线”

数据作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在数字化时代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凸显。各地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应大力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加快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序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同时,要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等要求,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将数据安全作为数字政府的“生命线”。北京市近年来持续加强数据治理,重点聚焦政务服务领域事项办理过程中高频共享应用需求,分三批对357类政务服务相关数据开展清洗,已将2.5亿条清洗后数据汇聚至市大数据平台,确保数据及时完整、准确可用,推动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相互促进。目前已充分利用国家和市大数据平台数据资源,在疫情防控、购房资格审核、公积金提取等高频场景应用超33亿次。同时,充分利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契机,推动对接国务院部门的18个专网、22个系统,调用国家22类电子证照和88项数据,支撑全市500个企业群众办事、部门监管等应用场景,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将原来需要1个工作日的购房资格审核时间压缩到30分钟以内,压缩审批时限超过90%。深化数据驱动运营创新,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通过数据埋点,了解用户行为,查找堵点、卡点,开展优化与整改,同时,聚焦办理过程中的减时间、减环节、减跑动、即办率等21个可量化指标进行常态化跟踪。科学开展营商环境“互联网+”评价,建立全市营商环境评价的数据共享和分析体系,构建评价指标分析模型,动态监测营商态势,协助各区各部门研判改革成效,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守好安全底线,北京市严格开展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按照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影响程度等因素划分为四类,并结合影响规模、程度等进行分级管控,形成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安全监管机制。同时,开展数据安全运营,通过人员、流程和工具的有机融合,从数据资产管理、威胁监测识别、预警、分析研判、处置等多个维度,构建体系化、流程化、闭环管理的数据安全运营体系。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对全体党员干部的网络素养和数字化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务必要切实提高认识、开拓思维、提升本领,以推动政府全方位、系统性的数字化变革,更好地满足企业群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并推动形成建设高质量数字政府的中国标准,为世界数字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