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城市发展历程回顾及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本文作为一篇回顾及展望文章,从城市发展进程入手,回顾了平安城市建设的背景,国家政策导向对平安城市建设相关产业腾飞的影响,科技进步以及资本运作对促进平安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历经十余年发展,平安城市建设遇到了哪些瓶颈,最后展望平安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城镇化发展过快引发诸多问题


  当人们享受着城镇化飞速发展带来的诸多好处时,问题和矛盾也初露端倪,阻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过快的城市建设导致建设过程中缺乏总体规划,造成城市人口控制力度不够,一些大城市人口和产业过渡聚集,由此产生的流动人口数量从1000万猛增到1.3亿,进而引发了很多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城市道路网规划与发展不符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事故死亡率的攀升。


  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过快导致社会结构不合理,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是“高风险”时期,同时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目前少数人占据多数社会财富,利益分割不均加大社会矛盾,各种市场陷阱不断,也加剧了人们心理行为失序,社会出现焦虑、浮躁、失落等不平衡心理,进而影响公共安全发展。


  面对着城镇化飞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人们对此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抱怨,城市的管理者们开始逐步思考并关注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甚至能够在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下更好的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


  二、国家提出平安城市规划政策


  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降低犯罪率,提升城市的整体幸福感,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与此同时,以安防监控为技术手段的平安城市建设逐步成为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重点开展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工作。


  回顾中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它的前身是“金盾工程”,之后是“科技强警”战略以及“3111”试点工程。


  1996年公安部出台《“九五”公安工作纲要》,文中提到“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科技强警”首次以文件形式出现。


  2000年,公安部又颁发了《公安部科学技术奖励颁发》文件。


  2003年,公安部发起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北京、苏州、杭州、济南作为最早开展城市视频监控建设试点),共计21个城市。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共政治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同年,在第一批4个视频监控试点城市的经验之上,“3111”工程迅速推进,第一批共22个示范城市开展视频监控项目建设。


  2006年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开始,共计38个城市。同年“3111”工程第二期建设也迅速开展,共66个城市及其下属419个县市。


  至此,平安城市建设的热潮正式在全国拉开帷幕。


  三、平安城市建设带动安防产业链飞速发展


  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以平安城市主体工程视频监控为主的安防产业链也飞速发展。


  (一)安防产业上下游生态链分析


  纵观整个以平安城市建设为主体的安防产业链,从产业研发及销售维度来看,大致分为三个层级。


  上游:以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半导体芯片为主体,代表厂商有索尼、TI、ADI、中星微、海思等,随着国内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国内芯片代替进口趋势显著。


  中游:以各类监控设备生产制造为主体,代表厂商有海康、大华、安讯士等,硬件厂商容易受上游核心设备制约,同时各自的同质化竞争激烈。软件厂商以北京互信互通,索贝为代表,由于目前国内安防行业购买习惯重硬轻软,造成软件供应商在产业链中不够强势。


  下游:以顶层设计商和集成总包商为主,以电信运营商或大的集成商为主体,通过分包形式发展。


  【注:】本节将对上、中、下游领先厂商做浅析:


  上游芯片供应商


  芯片供应商的竞争力不单单是性能,更多的体现在整体解决方案与快速服务能力。因为芯片供应商有动力将视频监控设备的准入门槛降低。相对于前端设备,芯片对后端设备影响更大。


  芯片功能电路发展方向:


  1)强化ARM 内核的CPU;


  2)编解码将由ASIC 替代DSP;


  TI与海思芯片同属于SOC,集成了以前的多颗芯片,降低了设备商的设计难度与总成本。


  中游设备厂商


  海康威视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和可持续研发能力,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DVS/板卡、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安防产品,并针对金融、公安、电讯、交通、司法、教育、电力、水利、军队等众多行业提供合适的细分产品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营销营销及服务网络覆盖全球,目前在中国大陆35个城市已设立分公司,在洛杉矶、香港、阿姆斯特丹、孟买、圣彼得堡和迪拜也已设立了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在洛杉矶、比利时设有服务中心,在南非、巴西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战略积极向下游拓展,从产品提供商向方案提供商、集成商方向转变,实现对下游整合。持续快速发展的海康威视,已获得了行业内外的普遍认可。公司连年入选“中国安防十大品牌”、中国安防百强(位列榜首)。


  下游电信运营商及集成商


  中国电信:


  1) 平安城市战略: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带动平安城市。


  2) 产品和方案:全球眼,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3) 竞争优势:全球最大的固定网络运营商中唯一拥有卫星通信的企业。


  中国联通:


  1) 平安城市战略:智慧城市带动平安城市。


  2) 产品和方案:宽视界,平安城市系统组网,3G业务网络服务方面有WCDMA标准。


  3) 竞争优势,WCDMA是全球最广泛的3G制式。


  中国移动:


  1) 平安城市战略:以无线城市业务发展带动平安城市建设,开始主推4G。


  2) 产品和方案:3G业务网络服务方面,拥有自主研发的TD标准。


  3) 竞争优势:出于安全考虑,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具有明显优势。


  广州金鹏电子:


  领先的数字化城市服务提供商,拥有视图共享平台,决策指挥系统,平安城市视频监控联网平台,研发实力强大,在广东省布局。


  深圳中兴力维:


  从单一监控产品制造商向提供集中监控系统整合解决方案转型,业务包括铁路运营监控,环境监测,电力综合监控,监狱安全管理,平安校园等,技术研发实力强。


  北京易华录:


  业务涉及移动警务,数字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管理,公安应急处置,拥有央企背景,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拥有品牌。


  通过对近几年上、中、下产业链的发展分析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仍牢牢处于领导者地位,硬件提供商中海康仍处于领导者位置,集成商则多位于挑战者地位,软件提供商则以北京互信互通和索贝为跟随者。未来电信运营商依靠自身网络优势和资金实力,能够继续牢靠的占据客户资源,当然,随着LTE工程的开展,运营商可能会多以与集成商背靠背的模式进行运作。而集成商则更加致力于提升政府关系。硬件设备供应商则会逐步向下游拓展,致力于直接与最终客户谈判,软件供应商会有较大压力。


  (二)安防产业市场机遇分析


  从目前市场机遇维度来看,安防产业链有三次市场机遇,第一次是平安城市建设,2010年平安城市市场规模约700亿,占安防市场总量的30%,随着大城市建设的基本结束,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安防建设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第二次是行业运用,“十一五”期间,政府仍是投资主力,约占安防投资市场的43%,而到了“十二五”期间,基于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的行业应用将迅速发展;第三次是民用市场,我国民用市场远远落后于国外,为英国的1/9,美国的1/7,未来民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从安防产业结构和产值来看,安防行业产品类型主要以电子安防产品为主,占总产值的67%,视频监控产值约400亿,占电子安防产品类的58%,占物联网的40%,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视频监控作为第一环节应用,发展空间巨大。企业类型以视频监控类最多,占总类别的53.4%,产品用户主要以城市安防和行业客户为主,城市安防则占35%。全国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为代表的三大产业基地,纵观这几年的产业发展历史,到2015年,安防产业经历了79-83年的萌芽阶段,84-96年的起步阶段(政府开始在重点单位开展建设),97-04年的初步发展阶段(由单一建设向集成发展),05-1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政府推动重大项目,行业资本运作加快),10-15年的整合阶段。


  从业界技术成长来看,安防产业经历了从后端到前端,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智能化,从设备向系统服务转变,“高清智能化”与“安防运营”将是行业价值成长的主要逻辑。


  产业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相关企业的不断整合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平安城市的快速建设。


  四、全国掀起平安城市建设热潮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展开了平安城市的建设热潮。


  据统计,2010年,国家公共安全支出预算为816.74亿,比09年下降3.4%,但此后4年,预算都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2011年预算比2010年增长17.1%,2012年增长10.2%,2013年为9%,到2014年支出预算为2010年的170%。5年内预算支出增长了70%,支出最大的两个行业是武警和公安。


  在公安平安城市建设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04年开始,经过两轮“科技强警”和“3111”平安城市试点工程等大小项目建设,全国已有25个省份,218个城市,290多个区县,2235个派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公安机关已建监控系统2万余套,省级监控平台20余套,实现联网IPC 40余万台,地市级平台332套,实现联网IPC 60余万台。


  2010年是网络高清监控发展的元年,GB28181标准推出后,以网络、高清、智能、业务融合、多级联网、互联互通的监控系统建设成为平安城市的核心。


  2012年,以共享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动跨区域,部门,警种的监控系统,有效整合和共享视图信息成为重点应用目标。


  按照规划,从14年到15年,全国地市级和东部地区100%,中部地区90%,西部地区80%以上的县级公安机关将建成共享平台,在部、省平台互联互通及授权范围内,按需建设视图库。


  截止12年底,中国平安城市市场规模达到1759亿,同比增长20.8%,预计15年底,总规模将达到3064.8亿。13年平安城市建设带动国内安防监控市场规模达到700亿,其中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约在300亿,而到15年,安防产业总产值目标是5000亿。


  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市场,以往从未涉足该领域的IT巨头也开始关注这个产业,运营商在平安城市中逐渐淡化自身角色,多将精力集中在建设LTE上,在安防市场中多以与集成商“背靠背”模式运作(如揭阳,电信–高新兴)。


  面对着项目单体规模较大的平安城市建设中,在政绩和财力的平衡中,BT、BOT模式逐渐城市平安城市建设主流模式。


  五、平安城市建设向“大安防”转型


  历经十年的平安城市建设,全国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联网覆盖,然而随着监控数量的暴增,各种以前预想不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平安城市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视频监控点位建设,转而向更全面,更贴近实际应用转变。


  (一)政策导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城镇化五大发展目标:


  城镇化常住人口达到60%;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提升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


  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型开发模式成主导;


  城市生活和谐宜居;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从中央政策性文件中不难解读出,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型开发模式将成为城市管理类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系统将实现整合,多部门间的协同工作将越来越频繁。


  (二)建设趋势


  回顾2013年的“八大”亿级平安城市的建设情况,这些亿元大单,均出自二三线城市,建设内容上,更多的是将治安监控,卡口系统以及智能交通单元打包整合。比如平安丽江和平安北海,以视频监控和智能交通为主,平安合肥为社会资源整合……。由此可见,城市监控已不再是单一的治安,还可以是城管,交通,环保,水利等业务部门所用,这些实际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系统整合,部门间协同,也在证明平安城市开始向“大安防”转化的趋势势在必行,而大规模资源整合,导致项目规模变大,BT、BOT等融资模式也将逐步成为主流。


  总结


    随着国家政策的继续扶持,越来越多的资本注入,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相关行业软硬件设备的标准化程度提升,未来的平安城市会向着大融合,城市公共安全运营与应急处置的的综合应用模式转型。


  海康威视作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时刻关注着行业市场的变化,随着这种“大安防”趋势的逐渐来临,海康威视会与业内企业积极合作,共同为城市的公共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平安城市发展历程回顾及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