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报警设备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政府、企事业单位、机关等各类团体性机构,乃至国家财产也需要得到保护。防盗报警作为离生活最贴近的安防设备,被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
一、防盗报警市场需求
对于传统的军工领域,尤其是在一些需要保密的场合,对防盗产品的需求很大,而且,这些应用领域比较大的一个特点是,总额相对较大;对金融领域而言,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目前主要是后期的维护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但是国家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和信用社管理的规范使得这一领域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学校,尤其是高校在建的新校区及各地的大学城等项目需求量也比较大;而对于厂矿和民用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两个领域,而且各有特点;民用领域更注重产品的美观以及服务和操作简便等方面,且市场主要集中在大量的新建小区;厂矿领域由于其大多有厂地大和户外的特点,周界防范系统是其发展的重点。
(一)小区防盗报警设备的运用最为直观
现阶段,随着小区需求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特别制定了智能小区的等级标准,按照其要求智能小区中必须具有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物业管理和信息网络等系统。因此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已逐渐纳入许多小区建设的必备项目中了。以深圳为例,几乎所有新建的住宅楼盘都预装了防盗系统,并禁止安装防盗网,而上海、广州、温州、南昌等地更是花费重金拆除了防盗网,规定其防盗功能必须由电子防盗系统来完成。因此,家庭安防系统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也将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向内地蔓延开来,形成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
(二)需求市场无线防盗探测器迎来产业发展
从工作原理分析,防盗探测器可以分为红外报警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震动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开关式报警器、周界报警探测器、双技术与双鉴报警探测器。随着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有线技术由于安装和美观上的缺陷,催生了无线红外探测器这一产品的诞生。而物联网的发展以及通信巨头的介入,则极大的推快了探测器无线化发展的前进步伐。
(三)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扩大无线化需求
由于主机功能的逐项集成,结合智能家居的系统功能,防盗系统对探测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应用ZIGBEE、Z-WAVE主机需要检测探测器状态,如:故障检测、握手协议、欠电电压、在线状态,远程控制等等。因此防盗报警系统对探测器的无线双向传输、无线组网的功能需求的逐渐明显。
(四)通信行业的介入推动无线化的应用
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依靠自己庞大的网络体系和客户群体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将主机集成到电话机或者服务终端上,极大的方便了无线探测器的使用,促使更多的用户选择无线探测器产品。
二、防盗报警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防盗报警器的销售数量和总销售额均以年均30%-60%的幅度高速攀升。具体来看,2016年我国防盗报警行业市场规模为180亿元左右,2017年突破200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8年我国防盗报警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50亿元。
目前,我国的报警企业运营规模不一,企业性质各异,地区性比较强,分布较散,优势和服务范围各有千秋,不同的运营模式也各有所长所短,表现为大中型城市市场相对成熟,中小型城市相对滞后。客户需求主要以金融、文博、商业、教育、医疗、宾馆酒店、政府机构、市政设施、交通、能源等重点行业为服务对象,而且这些重点行业需求数量较大、安防服务等级较高。
在中国,防盗报警产品虽然不如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以及家用电子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那样普及,但是如监控摄像头、防盗报警器等安防设备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人们安防意识日渐增强。防盗报警产品也由过去的单一的产品朝全数字化探测器、全数字化网络平台、多角度控制手段等方向发展,与门禁系统、对讲系统、监控系统进行大融合,产品功能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防盗报警市场将进一步发酵,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采用云数字远程视频监控与联网报警相结合、安全看护+保险理赔一站式服务模式:免费提供联网报警设备、免费安装和维护联网报警设备。免费提供24小时的人工看防服务和保安巡逻服务,提供保险理赔服务,APP客户端在手,随时随地的掌握现场动态,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得到市场的认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个人安全意识也不断增强,以及受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等影响,防盗报警已越来越收到人们的认可与重视,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家里,从以往的专业化向民用化过渡。防盗报警市场也将保持50%左右的稳定增长率。
三、防盗报警的技术融合发展
就当下而言,大多数报警产品本身还不具备任何人工智能的基础功能和技术运用,往往都是迎合市场,生造概念–即便是大数据的技术和运用,也是当前报警行业所不具备的。广大的报警运营商们一方面对于日常报警服务过程中的数据既不会管理更不会利用(其实,这些数据基本上是无用信息),同时又过分”敝帚自珍”缺乏开放的胸怀和思维。
一般意义而言,报警行业特别是联网报警服务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包括当地客户的经营类别、客户信息、设备信息、防区搭配、使用习惯、报警(故障)频率、发案特征等等各种日常报警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同时,报警服务平台(不管是网络云平台还是本地服务平台)基本上也在定期对这些数据进行备份(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一般是根据客户数量的多寡对报警平台数据进行每天/每周/每月定期备份),各报警运营商对于这些数据也仅仅只是做留存(基本上是各地公安/治安对于涉案的相关信息有备份时间的要求以便备查),完全谈不上利用、难以产生价值或者根本就不具备利用的价值。
之所以说当前的报警平台积累的各种数据是无用信息,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不管是当前的报警设备生产厂家还是报警服务平台的运营商本身都不具备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力,二是当前的报警服务运营所采集到的数据本身只对各地的运营商改进常规的安全服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能对于广大的客户群体提供增值服务进而产生收益。
从报警设备厂家而言,所提供的硬件产品只是基于当前的产品技术特征和应用场景进行指标化的提升,本身没有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同时在软件和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完善上也缺乏数据整合与应用的能力和思维(绝大多数厂家都在空谈平台战略思维,在实际落地上缺乏行动和案例)。
另一方面,报警服务运营商看似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这些信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客户信息、系统信息、使用信息),实际上这些数据基本上属于无用和冗余,一则如前文所说的无法为用户带来附加值(报警运营商本身没有能够提供增值服务的业务类型和需求满足能力),二是运营商的相关服务人员(主要指技术维护人员)没有使用数据的能力和习惯–绝大多数情况下,报警平台积累的常见、大量的数据是误报信息和布撤防信息–任何一个地区的用户的布撤防时间段都相对固定(实体店经营本身只有冬夏的季节分别),布撤防信息只能作为被盗后的免责佐证;对于误报问题,技术维护员完全不需要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就能够判断出某一个用户的误报原因(毕竟熟悉客户的就是每天在现场处置的技术服务员,甚至有些本来就是一直未解决的顽固性问题)。
从这两个现实情况而言,报警服务行业的大数据化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伪命题,这也是近一两年打着大数据旗号的运营模式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但是,报警服务行业是否就不能真正实现大数据化并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和工具得到更好的发展呢?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叠加为这个方向展现了曙光。
四、报警服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两三年,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安防产业崭露头角,从智能监控系统(产品)到创建AI生态圈,新一代技术支撑对于整个产业的推动作用已日趋显著。作为安防产业的细分市场,报警服务业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复制性弱(区域性发展的行业特点限制了服务模式的推广与复制)等特点,没能成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落地的主战场,呈现出一定的边缘化态势。与此同时,受经济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影响,联网报警服务业整体发展近年来呈下行趋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已成为全行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痛点和难点。要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占据”一席之地”,不被时代所抛弃,对于为数不多的还依然坚持在报警领域深耕的企业而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查找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一是面临”自服务”冲击,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过去二十年,报警服务企业凭借7×24小时值机服务和专业巡查队伍等优势,借助政策性红利,短时间内在金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能源等行业获得快速发展。伴随民用安防市场的快速发展,报警企业的服务范围又进一步向商超、家庭用户延伸,这一过程中,却受到来自”自服务”模式的冲击。(“自服务”,顾名思义,是指消费者借助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的前端设备和手机或电脑终端,以自助服务方式实现远程异地实时监控、布撤防及报警服务。)对于传统报警服务企业来说,市场份额面临进一步压缩。
二是来自跨界企业的正面竞争。
颠覆从来都不是内部出现。前面提到的”自服务”产品自带报警功能就是一个警示。近几年,越来越多具备技术研发实力的设备厂商、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安防,不遗余力地推广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产业生态圈和各类AI场景应用,不得不说,这些跨界企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整个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对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挑战。
三是自身缺少革新和探索精神。
尽管国内报警服务业已经发展二十余年,但技术和服务革新速度和周期却十分缓慢。报警技术领域距离上一轮以无线网络传输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已经过去十五年(2004年,有线/无线网络报警的出现,突破了电话传输不具备前端设备检测和系统故障排查功能的局限性,广泛应用于报警服务),近年来报警技术应用水平却停滞不前。受此影响,报警服务模式也没有出现太多的创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多停留在业务推广和宣传阶段,服务实施阶段难免复制原有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报警企业屈指可数。”内忧外患”之下,传统报警服务业能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突出重围,值得所有从业者深入思索和探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