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自2019年6月中国5G牌照发放至今,已一年有余。因此,2019年也被成为中国5G的商用元年。而在这一年多以来,5G相关的概念、技术和应用等,被各个领域炒的火热。到目前为止,从移动端个人消费者来看,对于5G的感知可能就是5G手机开始上市,通信运营商推出5G套餐,除此之外并没有出现5G技术所宣称的那些“耀眼”的改变。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自2019年6月中国5G牌照发放至今,已一年有余。因此,2019年也被成为中国5G的商用元年。而在这一年多以来,5G相关的概念、技术和应用等,被各个领域炒的火热。到目前为止,从移动端个人消费者来看,对于5G的感知可能就是5G手机开始上市,通信运营商推出5G套餐,除此之外并没有出现5G技术所宣称的那些“耀眼”的改变。

实际上,普通民众的这种“无感知”是正常的:其一,当前的4G网络已覆盖和满足了大量的移动应用,5G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更多优势;其二,5G网络建设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要接近或达到当前4G网络的连续覆盖水平至少还需要2~3年;其三,业界公认的5G应用方向是从产业互联网开始,譬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包括无人驾驶)、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基础产业领域。然而这种“无感知”,并不代表5G与消费领域的弱关系或无改变,恰恰是因为从产业改变开始,最终将影响并改变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方式和体验等。

5G将如何改变消费的核心观点:

5G 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1)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构5G影响并改变消费领域的逻辑关系:消费互联网之于产业互联网,如同冰山一角之于水下冰山的关系与区别;

2)中国社会的新消费升级与5G应用与发展的历史性碰撞,会推动以消费互联网为重心的发展模式向产业互联网迁移;

3)后疫情时代,5G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一、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构5G影响并改变消费领域的逻辑关系

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da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主体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代表了消费领域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代表了产业领域的现状。

产业领域的现状改变,其目标在于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产业领域就要从先进生产力上找“抓手”。众所周知,自二战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在消耗工业文明留下的红利,直到信息技术浪潮扑面而来,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又如发现了“新大陆”(新的技术发展红利),而信息技术发展至今,5G技术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先导性和引领性技术。因此,产业领域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关键技术,将落在以5G技术为代表和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全球主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展开5G战略部署的关键所在。

关于大力推动产业领域的变革与发展,近些年国家来一直都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从供给侧改革到中国制造,再到今年最火热的“新基建”都属于推动产业变革与发展的战略举措。尤其是中国制造和新基建,都将5G作为引领性技术予以重点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曾表示,“5G是全球科技革命中的引领性技术,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5G也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要素,不仅将激发新型消费和投资、促进就业创业、解放生产力,还将重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治理,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交通、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造就了工业化时代的奇迹,新一轮工业革命则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移动网络的现状,促进数据要素的生产、流动和利用,还将让各行各业能够更便于联通协同、提供服务,带动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

艾瑞咨询《2020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这样阐述:“1970年后信息科技突飞猛进,在美国工业体系内出现了诸如:通信,计算,检索等新系统,美国工业智能化的第一步电子化就此展开。随后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与劳动力小时时薪增速剪刀差逐年扩大,此轮技术红利美国一直受益到今天。而此轮技术红利在中国被用于解决用户端和消费端的核心矛盾(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业效能问题被搁置。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效能问题已变得尤其突出,消费端用户体验的改善,加之民间信贷杠杆的提升,中国消费型社会的转型实质上已有一定成效,只是意识上还有断层。而这种状况会加剧供给端的问题,所以未来很长时间内,解决生产端的问题都将是产业发展的主线。”

由此看来,中国消费互联网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解决的是末端消费的核心问题,包括基本消费需求的满足与用户体验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产业领域,尤其是产业互联网并未得到有效的发展,尤其是企业与行业领域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等,也都是近年来才被越来越广泛的企业所认知,并予以重视的。可以说是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倒逼产业进入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时代。

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得到满足,必须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开始,而产业发展,相关企业和领域必须进入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比如与居家生活紧密相关的零售消费领域,要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对应的产业就必须进行“工业互联网”构建。同时,生活基础设施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互联网、水利与消防等都需要重构。此外,与每个人相关的医疗、教育、出行都将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打造与升级,诸如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智慧教育(在线教育)、智慧交通(车联网、无人驾驶、车路协同路网改造等)。

综上可见,消费互联网之于产业互联网就如同,冰山一角之于水下冰山的关系与区别。时至今日,消费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要想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就必须从产业互联网着手,尤其在传统产业领域要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5G技术以其超大带宽、超低时延与超大规模连接等能力,加速产业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中台与智能化业务中台的打造,并最终实现产业领域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这就是基于当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5G如何改变消费的核心逻辑关系。

二、中国社会的新消费升级与5G应用与发展的历史性碰撞,会推动以消费互联网为重心的发展模式向产业互联网迁移

关于中国消费升级与互联网发展变迁,艾瑞咨询《2020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进行了较为精准的论述:“在过去,中国经历过一轮非常艰苦的物资短缺时期,生产方与需求方地位的不平等,导致用户端和消费端所积累的改善诉求异常大,价值生产制造对传统产业来说又是核心命脉。因此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迹首先着眼于对消费端和用户端的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使得当下任何在消费与用户端做改进努力的边际效益相对较低,能够继续让产业链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产业链中上游,原材、设计与生产等这些核心环节。”

实际上,中国社会的新消费升级,基本上可以参照日本的消费变迁史。日本作家三浦展撰写的《第四消费时代》,从书中梳理出来为:第一消费时代,即西方化商业时代,批量化生产初具规模,商业形态开始形成,百货业态在大城市开始兴起;第二消费时代,二战后物资紧缺时代,以家庭为单位的大众消费,制造端、渠道端与品牌端分工明确,大规模批量生产发展迅猛,大量商场和超市跑马圈地;第三消费时代,以个人为单位的消费,消费服务化、便利店兴起(中国的便利店与外卖兴起等)、品牌高端化;第四消费时代:消费分众产生,消费回归理性(返璞归真、高质量的消费需求)、新渠道兴起。

对比今日中国社会消费形态,已进入第三消费时代,并开始向第四消费时代变迁。以个人为单位的消费,消费服务化,以及消费分众的产生,消费回归理性等,都需要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和高效益进行匹配,才能满足这些消费需求的,以及正在到来的新消费升级需求。而在中国这个历史性的产业转型时代,又迎来的5G时代,5G技术正好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引领性核心驱动力。因此,这种历史性的偶遇和碰撞,将推动始于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以消费互联网为重心的发展模式向产业互联网领域迁移(上文中提到过)。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消费互联网的巨头,包括BAT(百du、阿里和腾讯)、京东、及后起之秀TMD(头条、美团、滴滴)等,都纷纷入局产业互联网,以其在C端消费领域的丰富积累,通过全面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浸润关联产业,使得产业从效率和成本层面获得更具优势的成长性,并赋能到千行百业。这些消费互联网的巨头,从消费领域出发,在消费互联网高速发展后时代,又进入到产业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升级,最终形成闭环回到C端消费领域,使得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与体验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后疫情时代,5G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新guan疫情从去年底出现至今,经历了大规模爆发,并得到有效控制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常态,尤其在中国出门戴口*都成为了一种习惯。与此同时,国外疫情仍在不断蔓延,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因此疫情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有非预言,疫情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果真如此的话,人类社会毫无悬念的进入到“后疫情时代”,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的生产生活将被迫发生改变。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非接触式”将会有效阻断人传人的疫情蔓延。伴随疫情防控而来的“非接触式”服务开始大规模兴起,机器人承接了消毒清洁、送药送餐、诊疗辅助等“一线工作”,在线购物、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VR看房等也成为大众居家生活必备之选,同时打造无人工厂、自动化产线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

相关研究表明:“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催生了第一次非接触经济的热潮,带动了以电商为代表的非接触经济发展。而非接触经济在2020年的爆发,则是依赖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科技手段,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覆盖。”

以此来看,疫情催生了非接触式经济,但起决定因素的将是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非接触式经济在消费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将会出现在新零售、在线课堂(知识付费)等领域。因为,这些领域都有强交互、强互动的需求。无论是新零售,还是在线课堂,要通过非接触式获得更好的体验,与之相关的感知、呈现和沉浸式的体验技术必不可少。3D感知、AR/VR呈现与沉浸式体验等就是当下流行的技术实现方法。这些技术方法,需要更丰富的感知连接技术、需要更大带宽的视频传输能力、需要超低延时的保证,而这些关键技术需求,5G技术的关键特性恰好可以满足。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5G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近些年来,有相关报道证实,消费互联网的巨头如阿里、京东等都在着力研发和打造新零售领域的非接触式技术,包括基于消费数据模拟与AR/VR技术结合的在线购物、在线试衣等(这些方面,同时也对内容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营销融合新兴多媒体技术),以及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无人机配送、无人驾驶配送车等。

综述,以中国当下社会主要矛盾为切入点,我们发现了5G技术影响并改变消费领域的基本逻辑,产业领域(通过产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消费端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梳理中国消费的变迁轨迹,发现中国消费转型与5G技术所引领的产业互联网历史性相遇,将加速推动消费互联网为主的发展模式向产业互联网迁移;再回到当前,人类社会步入后疫情时代,5G技术的关键属性将推动非接触式经济快速发展和崛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挖掘典型应用场景

    挖掘2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鼓励工业企业将生产流程优化与内网建设改造相结合,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挖掘提炼至少2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形成“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示范引领效应。

    2024年1月30日
  • 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0年初步建成产业体系

    根据行动计划,中国将升级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络,通过改造已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等方式,建设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络。建设一批基于5G、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虚拟化(NFV)等新技术的测试床。

    2024年1月31日
  • 曙光云研讨会:如何抓住“新基建”风口?

    27日举办的主题为“抢占先‘基’・‘智’造赋能”的曙光云2020工业互联网线上研讨会,与会者试图找到答案。

    2024年4月9日
  • 从芯到云端的物联网安全技术架构和核心安全技术企业将如何布局?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数字化的实现需要在工厂中设置大量的传感设备,收集海量数据,经由端、管传到云,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挖掘,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过程。

    2024年4月5日
  • 工信部实施“标识解析增强行动” 提升RFID应用水平

    解读报告指出,未来三年,工信部将通过实施“标识解析增强行动”,从做大规模、做深应用、规范管理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水平。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作的考虑,解读指出,未来,工信部将从“建平台、用平台、筑生态”三方面共同推进,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化升级。

    2024年4月9日
  • 物联网业务发展意见出台 明确了未来发展任务

    意见》明确了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要任务:一是夯实网络基础;二是打造平台体系;三是加强产业支撑;四是促进融合应用;五是完善生态体系;六是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七是推动开放合作。

    202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