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在线 www.anfang.cn】据报道,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上线了人脸识别垃圾桶。预先完成注册的居民扔垃圾时,垃圾桶将用数秒的时间自动“刷脸”。在识别出居民身份后,垃圾桶盖打开,还能根据垃圾重量为居民返还一定积分。除了“刷脸”,居民也可以使用按钮或刷卡打开垃圾桶盖。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从2G到3G,从3G到4G,再从4G到如今的5G,人们想象的速度都快赶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
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一部手机就能涵盖生产与生活的全部方式,网速的加快也意味着时代变化的加快。
但快真的就意味着好吗?
那些沉浸在短视频当中无法自拔的年轻人,那些被时代的脚步抛下的老年人,还有隐私不断被滥用的所有人,我们到底是在利用科技的力量,还是成为科技力量的“傀儡”,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的时空,还是生活在算法构筑的平行世界?
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使用和深度渗透,使政府部门可以采集、存储和处理越来越多有关公民个人的数据。这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也引发民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
公共管理当中的“技术依赖”
不久前,苏州市有关部门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推出“文明码”,就令民众感到细思极恐。市民的一言一行都会记录在案,而不文明行为可能影响其在落户、就业、出行、福利等许多方面。一些人认为文明码可以实现政府部门对很多人的“精准打击”。
无独有偶,杭州市在全国最早推行健康码,而健康码的广泛应用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巨大贡献。杭州市考虑将健康码升级为渐变色,以纳入更多有关个人健康相关的数据。这本是好意,但是却令人们担忧自己的隐私信息被侵犯。
“人脸识别”智能化垃圾分类箱亮相重庆
最近,北京市有街道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垃圾分类,规范居民按照政策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虽然人脸识别会便于政策推行,但是也同样引起人们对过度收集个人生物信息的担忧。试想,如果连倒垃圾这样一件事都可以用人脸识别技术来“武装到牙齿”,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数字化?
毫无疑问,智能科技的应用使政府和企业可以为民众提供定制化的个性服务,对于提升民众对各类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有帮助。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也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使人们像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更加珍惜个人信用。比如,一些外国驻华使馆使用“芝麻信用”作为签证审批依据,取代繁琐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面试等材料和程序,大大便利了人们出国旅行。
但是,智能科技也使人们在大数据面前无所遁形,身份危机也日益凸显,并使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进一步恶化。正如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Omri Ben-Shahar提出的“因人而异的法律”(personalized law)一样,大数据使政府可以因人而异地定制化服务和管理每一个人,这会带来许多社会福祉,但是也会导致社会平等、法治、数据权力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技术乱用会让智能科技误入歧途
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新兴信息技术被称为“创造性毁坏”或“颠覆性科技”,就在于它们是有鲜明的两面性的。如果放任这些黑科技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广泛应用和深度渗透,那么就可能导致不可收场的负面影响。如何将这些黑科技应用于公共管理?在公域和私域之间,如何找到科技赋能的合理边界?
随着智能技术的加速推进,这些问题已然扑面而来,并成为未来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需要迫切回应的关键课题。当政府部门加强对手机应用程序的监管,避免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时,政府部门自身也应反思其在应用大数据时的边界何在。
厘清数字政府的权限与边界
智能科技使一个人在政府部门面前成为一个“透明人”,这有利于政府管理和服务,但是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比如,如果招聘用人单位可以获取求职者的各种相关数据,那么完全可以取消面试和遴选而直接决策,但是招聘的公平性就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规范智能科技在政府部门中的应用,使其得到善用而不是误用,需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守住智能科技的应用底线,做好数字安全风险防范。对于公民个人的相关数据,应坚持最小采集原则,做到“专数专用”,避免公民个人数据被超限使用。可以采取“阅后即焚”、“可用不可见”等技术,使公民个人数据得到妥善应用。加强公民个人数据访问的痕迹管理,使数据使用情况是可追溯和可防控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