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态势

金融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典型且重要的领域。作为一种平衡安全与便捷的认证手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兴起,它为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和优秀的用户体验,愈发成为金融企业一项“必备技能”。其中又以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声纹为当下主流。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生物识别技术正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成为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工业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其在以金融为代表的领域存在广阔的前景,引来了科技公司前所未有的注目。

生物识别指通过可测量、可验证的身体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身体特征包括指纹、手掌几何、视网膜、虹膜、人脸、静脉、气味、耳垂、基因等。行为特征则有签名、声音、步态、坐姿等。

生物识别技术核心和本质,就是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而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可靠的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相比基于特定持有物(身份证、尚方宝剑)和特定知识(密码、暗号)的传统身份认证方法,生物识别技术不失安全的前提下,还能防丢、防忘,具备便捷广泛的特点。另一方面,大众对信息安全的要求逐步提升,也对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保持增长。

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态势

在当前多种驱动力的推动下,2020年国内生物识别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高速增长的市场另一面是其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政府管理、社会安防、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交易等。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正加速走进大众生活。

金融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典型且重要的领域。作为一种平衡安全与便捷的认证手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兴起,它为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和优秀的用户体验,愈发成为金融企业一项“必备技能”。其中又以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声纹为当下主流。

  指纹:国民级

指纹识别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其中涉及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小波分析等。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即便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科学数据表明,出现相同指纹的人概率低于十亿份之一,显然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由于每次捺印的方位不完全一样,着力点不同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形,又存在大量模糊指纹,如何正确提取特征和实现正确匹配,是指纹识别技术的关键。

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领域中起步早,是目前应用最多、市场份额最大的一类生物识别技术。近年来,指纹识别功能逐步成为移动终端的标配功能,这为相关应用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

以商业银行为例,指纹识别具体应用可以分为内控管理、客户服务两大场景。内控管理场景包括柜员签到、金库门禁、金融押运等,客户服务则是我们有机会直触银行指纹识别应用的部分,如智能自助设备、手机银行快速登陆、在线转账支付等。

  人脸:流行正当时

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和指纹模块相比,摄像头在更早的时候就成了移动终端标配,但人脸识别并没有随之普及。一方面,早期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基于可见光图像,这一方式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应用需要。另一方面,人像相对指纹而言,更易采集和复制,安全性也无法满足需求。

不过随着活体检测、3D图形、红外光线等技术成熟,人脸识别有望成为继指纹后,又一种国民生物识别方式。随着2017年9月苹果iPhoneX的发布,大众对人脸识别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民支付工具支付宝、微信支付,迅速完成了人脸支付适配。商业银行方面,人脸识别多被用于辅助开户。早在2015年年末,央行便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提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开立服务时,有条件的银行可探索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其他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核验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要实现远程开户,人脸识别也必不可少。此外,银行智能机具,如VTM一般也有人脸识别系统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人脸核身几乎是获取小额贷款额度的必要条件。

  虹膜:走出科幻

人的眼睛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虹膜识别便是基于眼中虹膜进行身份识别,最早的虹膜识别被应用在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眼神”通过的场景不少见。

虽然虹膜识别有逐步向民用市场渗透趋势,但相比指纹、人脸来说,虹膜识别依然小众。普通群众接触虹膜识别,大多集中在安防领域,诸如虹膜保险柜、虹膜门锁等。金融领域,虹膜还只出现在一些较为高端机具中和高保密场景(金库管理)中。

目前市面上支持虹膜识别的智能终端非常少,最为知名的便是三星旗下Galaxy系列旗舰型号。在韩国,三星证券(三星集团旗下金融单位)、部分股票公司及银行,均允许用户使用Galaxy手机进行虹膜扫描来访问帐户。在国内,据不完全统计,三星GalaxyS8可实现支付宝、民生银行虹膜支付。受限于成本、用户体验等诸多因素,虹膜在用户侧没有大范围流行。

  静脉:仍然小众

静脉识别分指静脉识别和掌静脉识别,掌静脉由于保存及对比的静脉图像较多,识别速度方面较慢,但安全系数更高,指静脉识别则识别速度快。但两者都具有精确度高,活体识别等优势,都能轻松达到金融级的安全需求。

静脉数据提取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从静脉分布图提取特征值;另一种方式通过红外线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静脉识别在金融应用中不常见,在我国商业银行活动中,在金库管理、数据中心等内控环节,以及一些特定的柜面交易可以找到静脉识别身影。而在日本,掌静脉识别是许多银行ATM系统的基本配备,OgakiKyoristu(大垣共立银行)早在2012年便推出支持掌静脉识别ATM机器,喊出“你就是银行卡”的口号。

各生物识别技术凭自身优势,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可期。但是生物识别并不完美,技术本身存在不足,市场仍需培养。特征伪造、数据泄露、隐私保护等都是生物识别产业共同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在监管及行业标准化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升级技术,练好内功是生物科技企业的最优解。

阅读剩余 38%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精准甄别双胞胎不再难 虹星科技多项硬科技产品亮相2018国际安博会

    10月23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主办并承办的2018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在京举办。中科院自动化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团队虹星科技携多款尖端远距离虹膜融合识别产品实力亮相,受到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

    资讯 2024年4月13日
  • 智能门锁存在安全隐患?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方面任重且道远

    目前大众所熟知的智能门锁产品的除了以上三款还有指纹识别门锁和掌纹掌静脉识别门锁等。 都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衍生的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2024年4月7日
  • NEC虹膜识别技术在美国NIST精度测试中荣获第一

    NEC掌握了虹膜、脸部、指纹・掌纹、指静脉、声音、耳廓等各种生物识别技术,截至目前这些技术已被应用于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0多个系统中。同时,NEC的面部识别技术已经连续4次获得NIST基准测试第1名(注3),指纹识别技术也获得了第1名。NEC正以“Bio-IDiom” (注4)作为生物识别技术品牌来推广这些技术。

    2024年4月17日
  • 关于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原理以及应用分析

    随着光电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这就是依靠人体生物特征来进行人的身份验证的一种高科技识别技术。

    2024年4月16日
  • 图像识别在监视、安全系统、数据验证等领域的应用解析

    由面部检测技术支持的工具和平台基于人的面部细节捕获、分析和比较模式。由于这一过程是在图像和视频中检测和定位人脸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该技术除了犯罪调查之外,还改变了多个领域。

    2024年4月5日
  • 狄耐克动态人脸识别全系列解决方案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一、行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居住首选。而门禁系统在安全的居住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

    202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