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就化“堵”为“通”吗?

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在使用中体现出种种价值。但是,对于城市交通来说,由于所包涵成分非常复杂,“智能”往往找不到“落脚”之处。系统虽然先进,对硬件和网络的投入也很巨大,然而道路照旧拥堵,形成十分尴尬的局面。

    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在使用中体现出种种价值。但是,对于城市交通来说,由于所包涵成分非常复杂,“智能”往往找不到“落脚”之处。系统虽然先进,对硬件和网络的投入也很巨大,然而道路照旧拥堵,形成十分尴尬的局面。
 
     要让智能有落脚之处
 
     理论和现实要匹配才能够指导实际,交通系统的成效或缺失在实际运行中让人一目了然。一般说来,交通由“道路”、“车辆”和“行人”构成,通过信号系统“整合”指挥车辆和行人通行。而在现实中,不仅行人总是试图置身于“交通规则”之外,就是车辆也不乐意听从交通信号的指挥,而“默不作声”的道路,又经常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智能可以指挥交通信号;然而,不论有意还是无意,交通信号经常对拥堵情况无能为力。虽然红绿灯在照样变幻,但当流速接近于零之时,车辆寸步难行,系统全面瘫痪,几乎等于“死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研制能够进行计算、推理和其他思维活动的智能机器,这就是人工智能;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学、认知科学、数学和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物质和技术基础上讲,它要通过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来“现形”。
 
     众所周知的“激光照排系统”,激光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但是因为有了王选的“字体压缩”技术,照排系统才获得成功。在王选还没有名气之时,品牌自然要借助“激光”的高科技之势。然而,对于“智能交通”,除去计算机和信号采集之外,其他学科(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论、心理学、神经学、认知科学、数学和哲学)又何在呢?仅仅利用到了计算机技术,而没有进行综合的构思和调整,“智能”终将无落脚之处。
 
     “智能”在于思维调整
 
     我们的智能交通建设还在初级阶段,就是披挂外衣,也难副其实。虽然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整体管理水平都在提升,然而距离“智能”还有差距,思维和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
 
     ①智能公交调控要有大手笔。公交车“刷卡乘车”之后,乘客的出行数据已经实现了“精细化”,然而调控举措还未见出台。而且交通问题的实质和能源类似,在于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削峰”。“限车扩路”破解“出行高峰”的办法投入巨大,而如果利用价格杠杆,可能就简便易行。如在轨道等公交系统实行“早优惠”,在指定时刻之前给予6折刷卡优惠,或者出售“早晚月票”,可以轻易达到调整客流、充分利用道路资源的目的。
 
     智能调节如果仅局限在一种运输手段中,难于获得效果。因此,智能公交意识要在高层决策实施。
 
     ②要改变机械管理的习惯。所谓的位置服务与定位技术正在如火如荼地应用,然而公交车辆却仍然不能一厢情愿地进退自如。路面上经常见到的情景是:拥堵之后,被困良久的公交车队一路欢歌地结队前行。而乘客们都知道,随着尾车的“短距离”跟进,新一轮的堵车或是延误又将开始。
 
     在运行秩序被破坏之后,公交公司车队和司机的要求是恢复“秩序”;而对后续乘客来说,是希望“行车间隔均匀”。如果在总站有车可发的前提下,保持公交车的队列距离,就是保持了均衡运输。“智能”管理应当改变旧的机械发车秩序,而对运行秩序有新的理解和柔性调整。
 
     ③建立适应全局的运营平台,调控车队利益。公交运营体制和系统支持平台的关系还没有定论,宝贵的运力与大量的需求之间如何平衡利益,也还没有见到说法。其实只要有了数学模型,就可以更精细地实施管理,效果还会优于单纯的行政指挥。
 
     总之,“人车路”是一个整体,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削峰!保持车速!间隔均衡!零换乘!成本和利润切分等等!要让信息化适应道路运输能力才有智能公交的发挥余地,才不会以牺牲服务质量和乘客增加支出为代价。
 
     为“智能”打造应用环境
 
     从北京的城铁13号线与环线地铁的换乘改造中,可以看出现代运输模式的要求是“全程封闭”,然而,两条线路的物理距离已经造成无法缩短的“硬伤”。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教训,活生生的事例。
 
     在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中缺乏战略性思考,就会使智能系统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可能会在新的层次上重复上演。石景山的公交枢纽建设中提出,接受教训,坚决不在枢纽建设中安排房地产项目,这使乘客们看到了希望。
 
     因此,笔者重申:硬件设施和技术的进步不等于系统思想的先进,没有一个先进的战略思想,硬件的优势也无法发挥,任何行业的“智能”都无从谈起。
 
 
 
 

“智能+交通”就化“堵”为“通”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旷视科技征战CVPR 2018,多篇应用论文展现中国人工智能实力

    近日,第31届CVPR(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大会)在美国盐湖城落下帷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作为大会钻石赞助商,在旷视科技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的带领下组团出席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工智能最新成果。

    2024年4月12日 知识
  • 萤石云监控摄像头如何擦洗

    萤石云监控摄像头如何擦洗 萤石云监控摄像头是现代安防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高清的监控画面,确保我们的家庭和办公场所的安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像头镜头上可能会积累灰尘和…

    2023年10月10日
  • 为什么监控视频不完整(为什么监控视频不完整显示)

    为什么监控视频不完整 技术问题 监控视频不完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监控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者老化,导致视频画面模糊、丢失或者不连续。监控设备的摄像头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捕捉到…

    2023年8月13日
  • 海康威视摄像头被锁定

    近期,一些用户反映称其海康威视摄像头出现了被锁定的问题,导致无**常使用。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针对这一情况,海康威视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 经调查发…

    2023年7月15日
  • 海康硬盘录像机怎么添加摄像头

    海康威视是一个知名的安防设备制造商,他们的硬盘录像机(NVR)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决方案来监控和记录摄像头的视频。添加摄像头到海康硬盘录像机是非常简单的,只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2023年7月13日
  • 安防大数据时代,智能分析将数据化大为小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全球监控摄像机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将保持稳步增长,到2017年预计将上升到1亿台。仅视频监控录像而言,每天的数据量就达上千PB,累计的历史数据将更为庞大,由此也可以看出,监控视频在大数据体系中占有极大的位置。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