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安防市场亟待蝶变

在当下,中国安防行业谈及最多的话题是“如何高清化”。其实,视频监控从模拟到数字,再到网络、高清、一直在解决二个问题:“实时监控”和“记录存储”。因此,下一个安防爆发点必将是智能化应用,未来,或许智能化将是安防系统的“标配”。

走过三十些许年头的中国安防产业,其技术一直都在演进。从新世纪的2002年开始的数字化潮流,到2005年网络架构,再到2010年厚积薄发的高清风暴,我们很清晰看到,中国安防,正在谋变中。在当下,中国安防行业谈及最多的话题是“如何高清化”。其实,视频监控从模拟到数字,再到网络、高清、一直在解决二个问题:“实时监控”和“记录存储”。如何由被动方式转为主动的实时准确监控,如何在海量视频数据中快速搜索到想要找的视频资源,这时,人们将目光关注到智能化领域。因此,下一个安防爆发点必将是智能化应用,未来,或许智能化将是安防系统的“标配”。


智能化市场有多大?


什么是安防智能化呢?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准确而选择性操作的技术。安防大智慧时代即将开启!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201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其中“城市智能视觉监控、视频分析及视频辅助刑事侦察技术设备”等安防技术设备位列其中。这不仅为视频监控指明了智能化发展方向,也势必再次助推视频监控高端技术智能化发展。据IMS研究报告2012年中国安防智能化市场突破20亿元,其行业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从高端市场,如军队、政府、司法、金融、交通、核电站、机场与港口等,再到工业设施、教育、医疗等中端市场,已经渗透到居民小区、零售店铺、仓库管理、物流等民用市场。可以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应用百花齐放。


  如何破茧成蝶?


百花齐放才是春,但,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国的智能安防市场应用面虽广泛,但大多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应用有其广度,缺乏深度,智能安防扎根行业应用并不深,其还有诸多市场应用的阻碍,突破它,即将成蝶!众所周知,智能视频分析是目前安防智能化应用最为关键与成熟的技术,以下主要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以点带面。


技术层面


技术难能满足应用需求。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智能视频技术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市场上已经有了网络监控的各种产品,如网络摄像机、网络矩阵等,但由于这些系统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图像看起来有明显的延迟、跳动、不够清晰等缺陷,由于硬件本身性能不够稳定,易出现死机、重启、误漏报等问题。而智能视频分析本身算法的局限,在理想环境下才可实现其全部功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初步实现较简单的功能。


其一,是无法完全消除误报的影响。例如,运动目标识别中的背景建模技术,在控制漏报数量的同时,还不能完全的删除误报。在以目标识别为技术基础的周界防范产品中,误报的数量一直是反映该产品优劣的一大指标。而误报的数量是由背景模型与实际使用情况之间的差距造成的。模型的适应能力越强,造成的误报越少,背后要求的技术也越高。影响背景模型建立的因数很多。又例如,空旷的柏油马路和边上有树木的围墙,6m高的摄像机与2m高的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就需要不同的背景模型,白天和黑夜的状态需要的模型也不同。目前,行业中还没有开发出一种可以涵盖所有使用情况的背景模型来,也无法完全的解决随机事件的影响,如在黑夜环境下车灯造成的误报;


其二,不具备行为的判断能力。例如,周界防范,机器中行为分析的区域入侵功能能够发现活动目标,并可以在这些活动目标中利用技术手段把用户希望的目标(例如人体)提取出来。但是再进一步,这个闯入者的动机是什么,是偶尔路过,还是故意闯入,是否有意的往警戒区域内探望,这些都无法靠机器来识别;再次,特征识别技术对画面要求高。对于基于特征识别的分析技术,对于图像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画面本身清晰度外,也需要清楚的展示目标物体的特征,目前计算机的识别能力大大低于人类对物体特征的识别能力,不同的光照条件和拍摄角度,都将改变计算机所看到的特征;


其三,CPU的处理能力仍然是瓶颈。要满足实际复杂的应用环境就需要越加复杂的算法,随之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量,目前DSP芯片的能力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某些复杂算法的需要。因此,难以开发相应高级功能的嵌入式产品,这也增加了很多产品的施工难度与实际推广的阻力。


对于以上阻碍,如何突破,可以先考虑在监控场景相对固定、光照条件容易保障且目标、行为特征信息辨识度较高的场合(如大型活动安保区域、室内ATM机周边以及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审讯室等特殊场所内部)开展异常目标、行为、事件自动分析报警应用,提高封闭环境区域的安全管控能力;开展治安卡口信息识别、电子警察、市境道口车驾查控等系统海量数据后台挖掘、智能关联分析应用,提高治安卡口和市境道口的车辆查控能力;开展大型活动安保区域出入口、火车站高铁(动车组)旅客自助进站通道、地铁车站地下人行通道等区域的人像采集与比对示范应用,提升人员公共集聚区域可疑目标布控能力。其次,基于复杂背景或场景的异常目标、行为、事件智能分析是安防智能视频分析应用难点,也是安防实战应用关键领域。为此,需要在高效智能视频分析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有效突破的前提下,有针对性选择人流集聚度高、治安形势复杂的公共活动区域开展智能视频分析深度应用,力争使智能视频分析应用在安防实战关键领域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安防智能视频分析大规模应用创造必要条件。


分析智能安防市场亟待蝶变
阅读剩余 3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华为出席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会 为地铁护航

    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各省会城市和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框架也正在快速形成,城市轨道交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下阶段各地政府投资和关注的重点。

    2024年4月7日
  • 泰安“天网”工程正式启用

    为了使广大市民详知相关设备的具体位置,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公布了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治安卡口以及固定测速抓拍点等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

    2024年4月25日
  • 监控视频录像多少个g一天

    监控视频录像一天需要多少个G? 监控视频录像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措施,用于监控和记录特定区域的活动。随着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使用监控摄像头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安全…

    2024年9月16日
  • 大数据技术:预测高考考场道路拥堵情况

    通过基于全量视频的人员、车辆、物品、场景智能分析能力建设,用户可以最大限度挖掘视频价值潜力,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及挖掘,对交通的参与者路、车、人进行分析,对拥堵、违规等现象进行预警,提供排堵策略及违规追踪,赋能交通相关部门交通经济运行监测。

    2024年4月17日
  • 网易首届”云创大会”在杭召开 云计算和大数据如何服务经济发展?

    7月13日,在网易举办的首届云计算科技论坛"云创大会"上,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给出了答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该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分享技术的应用经验,帮助客户实现商业与技术之间的有效对接。"

    2024年4月15日 知识
  • 银行安全技术的下一个突破口-智能分析

    现在,银行管理单位需要提高监控效能,优化系统架构、提高预警能力。智能视频监控将监控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务解脱出来,由机器来完成工作。其优化了的系统比以前银行人为更加有效益,同时,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中快速搜索到想要的图像。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