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得益于光纤传感器大力相助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进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进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正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在经过光纤送进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近年来,传感器朝着灵敏、精确、适应性强、小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倍受青睐。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尽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线人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一、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进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进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正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在经过光纤送进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于对磁、声、压力、温度、加速度、陀螺、位移、液面、转矩、光声、电流和应变等物理量的丈量。光纤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上所有重要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可以安全有效地在恶劣环境中使用,解决了很多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技术困难,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市建设中桥梁、大坝、油田等的干涉陀螺仪和光栅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光纤传感器可预埋在混凝土、碳纤维增强塑料及各种复合材料中,用于测试应力松驰、施工应力和动荷载应力,从而评估桥梁短期施工阶段和长期营运状态的结构性能。
电力系统,需要测定温度、电流等参数,如对高压变压器和大型电机的定子、转子内的温度检测等,由于电类传感器易受电磁场的干扰,无法在这类场合中使用,只能用光纤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实时丈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高新技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不仅具有普遍光纤传感器的优点,还具有对光纤沿线各点的温度的分布传感能力,利用这种特点我们可以连续实时丈量光纤沿线几公里内各点温度,定位精度可达米的量级,丈量精度可达1度的水平,非常适用大范围交点测温的应用场合。
在实际生活中,光纤传感器种类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将这些传感器类型归结为两大类型,即传感型与传光型。和传统电传感器进行比较,光纤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抗干扰能力较强、绝缘性好、灵敏度偏高,所以,当前在各个领域都有光纤传感器的身影。
二、光纤传感器助力物联网发展市场容量将近万亿
自出现光纤传感器后,它的优势与应用引起了各个国家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且对光纤传感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如今,通过光纤传感器可以对位移、温度、速度、角度等物理量进行测量。现如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将对光纤传感器研究的重点放在光纤控制系统、核辐射监控、民用计划等多个方面,同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国对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很多研究所、企业等对光纤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在2010年,张旭平的关于“布里渊效应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通过了专家的鉴定。专家组都认为此技术有很强的创新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应用了物联网技术,从而加速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
传感器成为物联网极其重要的一组成部分。因此,传感器性能好坏决定了物联网的性能好坏。可以说,物联网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传感器。这样一来,传感器所采集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都会对控制节点处理和传输信息产生一定影响。由此看来,传感器的可靠性、抗干扰性等都会对物联网应用性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物联网的发展必须要借助大量传感器获得各种环境参数,从而为物联网更可靠的数据信息,再经过系统的处理,得到人们需要的结果。以下是对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目前应用最广的光纤传感器有四种,分别是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和光纤电流传感器。其中,光纤陀螺有干涉型、谐振型和布里渊型三种类型,干涉型光纤陀螺是技术上很成熟的第一代商品化阶段,谐振光纤陀螺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第二代,布里渊型光纤陀螺是在理论研究阶段的第三代光纤陀螺传感器;光纤水听器是在光纤、光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水下声音信号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通过高度灵敏的光纤相干检测,把水中的声音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到信号处理系统转换为声音信号,这种传感器按原理可以分为干涉型、强度型、光栅型等类型;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产品中包括应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其中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是这几年的研究热点,它们大部分属于光强型和干涉型,并且各有利弊。自今年来电力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种情况下,面对着强大电流的测量问题,光纤电流传感器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由于电力过强而引发的事故。

物联网发展得益于光纤传感器大力相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淳安供电:实现基层班所3G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

    为优化基层班组风险管控结构,强化作业现场“反违章”力度,提升员工技能素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常态化发展,国网浙江淳安县供电公司为基层班组配备一台施工现场移动式3G视频远程监控仪,标志着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3G视频监控系统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这是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了杭州电网农配网作业监控一体化全覆盖。

    2024年6月16日
  •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智能照明论坛”召开

    6月23日,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办、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承办的“智能照明论坛”召开。论坛围绕咨询项目的开展,立足“智能照明点亮智慧城市”,聚焦LED物联网、智慧路灯以及智能家居等中心议题,邀请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陈良惠院士、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龚惠兴院士、方家熊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中央电视台丁文华院士6位院士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近三十人参加会议。

    2024年4月17日
  • 中国5G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中,中国经历了“1G空白、2G追随、3G突破、4G并跑”的过程。直到5G时代的来临,中国开始“领跑”全球通信技术。而一代代通信标准的升级,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更是为了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由通信技术变革引发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变革,远比通信行业本身的发展更有价值。

    2024年4月21日
  • 从1万亿到3万亿,如何“入圈”大数据产业?

    就目前而言,大数据产业指的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分析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4月5日
  • 浅析车载移动监控技术的发展情况

    在物联网盛行的今天,车载移动监控系统需要扩充数据采集内容,因为采集的多样化是为后端监控平台及交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必要的依据,是后端平台应用拓展的前提条件。相对于当前的车载监控应用来说,监控平台既有实时监控的需求,又有对画质的高要求,但是传输带宽却有限。

    2024年4月14日
  •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市南高渠开发区段雨水排放口智能截流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中标公告

    一、项目编号:FJJH-CG-2023090(招标文件编号:FJJH-CG-2023090) 二、项目名称:泉州市南高渠开发区段雨水排放口智能截流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 三、中标(成交…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