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6大发展趋势预测

总的来看,2018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的发展趋势将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得以体现。宏观方面,智慧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将成为主角;微观方面,细分领域与AI、绿色化发展、共享经济的深入融合将成为突破点,有望打造出创新性亮点和单点爆品。

    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产业落后、人口老龄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挑战依然严峻,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建设发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内部矛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是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概念,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构建未来智慧社会的基石。


2013年到2017年间,全国各地从省级、市级、区县级层面都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城市的政府文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政策导向特别明显。中国的智慧城市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取得了可喜的建设成效,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城市治理、社会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改进,新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尚需探索和构建。智慧城市本身作为新事物,自身就蕴藏着变化基因,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总结历史,客观评估现状,才能谋划出更加精彩的未来。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智慧城市国家战略、政策及企业实践的基础上,给出2018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预测。


二、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在2018年将呈现出以下建设发展趋势:


2.1从以信息为主导逐步转向以人、服务、管理为主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变得越发重要,落地实践工作已逐步展开、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智慧社会是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城市管理和服务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老百姓每天的吃用住行,一刻都离不开城市管理和服务。2012年,我国政府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开始启动,最初以城市ICT为重点,以信息化为主导,即首先解决信息化、数字化问题。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完成及国家对“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强调,2018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转向以“人、服务、管理”为规划设计重心,并逐步主导智慧社会的建设发展。


2.2AI和绿色低碳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显著标签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当前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重要国家战略。经过60多年的发展演进,人工智能理论日趋成熟,正引发各行业领域的链式突破和颠覆性创新。在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同时,也正为社会建设、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工具、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将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对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预见,2018年新型智慧城市将从前几年的充分依赖大数据驱动逐步转向充分依赖人工智能驱动。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智慧城市大数据的原始采集与积累工作已基本完成,互联互通与共享工作尚需根据每个垂直领域的情况进一步完善。随着AI第四次历史高潮时期的到来,AI对智慧城市各垂直领域的影响将势不可挡,会与大数据的完善工作同步混合进行,成为驱动数字中国时期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强有力原始动力。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指出“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依据,并印发了“关于印发《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2635号)”。随着以上重要文件的落地执行,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越发注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雄安新区绿色智慧城市规划便是重要案例之一。2018年的新型智慧城市将在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污染处理、资源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环经济方面得到充分挖掘和实施,降低城市能耗、提高城市能效将成为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共性的、确定性的重要目标。


2.3“定制服务”、“柔性服务”、“大规模协同”商业模式的智慧产业新时代将全面开启


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模式方面,将进一步渗透工业互联网理念。服务的“定制化”、“柔性化”,生产的“大规模协同”将共同构筑形成智慧产业的新模式。借助过去几年“互联网+”奠定的基础,智慧产业将会被进一步设计为各垂直领域的智慧工业互联网,并达到去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工作者的效果。在智慧产业工业互联网概念引领及项目实施的驱动力下,智慧产业链体系将逐步形成,各细分行业的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因此,也更值得去深入研究和实践。


2.4城乡一体智慧化建设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早在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便指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一种市场化主导的创新创业发展的新模式,其本质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下的产业集聚、升级和培育问题,特色在于特色小镇的文化IP营造,目的是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生活的融合发展。特色小镇也同时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中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重要载体。随着特色小镇的纵深化发展,新型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向城乡一体化方向演进,行政区划的物理范畴将被逐步模糊化,以价值链为衔接的多规合一、一体化城乡协同发展将成为新的趋势。


2.5智慧城市群格局逐步清晰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模式将逐步提上日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城市GDP方面,截至2018年1月23日,2017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100强排名已公布。其中,四大经济强省方面:广东21个省辖市中10个进入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省辖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山东17个省辖市中15个进入百强,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浙江11个省辖市中8个进入百强。城市GDP是智慧城市群格局形成的基础,根据我国城市GDP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测中国未来的新型智慧城市群将率先出现并迅速成长在珠三角、长三角、淮海经济区几个经济基础好的重要区域。


2.6共享经济理论将与各垂直产业领域加速融合,引领新型智慧城市商业模式重构


过去几年,共享经济在智慧城市的部分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如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空间等。毫无疑问,共享经济模式更适合服务为中心的时代。随着新型智慧城市以服务为引领模式的开启,2018年起,共享经济的下半场将开启,同时进入共享经济深水区,知识共享、技能共享、工具共享、平台共享,甚至模式共享,会激发和吸引越来越多智慧城市细分行业领域的企业、个人加入到这场历史性变革中来,会有更多的智慧场景商业模式被建立起来,会出现更多的红海和蓝海。


三、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看,2018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的发展趋势将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得以体现。宏观方面,智慧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将成为主角;微观方面,细分领域与AI、绿色化发展、共享经济的深入融合将成为突破点,有望打造出创新性亮点和单点爆品。

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6大发展趋势预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