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亿个摄像头成“稻草人”设备 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公共安全领域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亡羊补牢式”的“救赎”,而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态势下,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弊端,建立一种“及时响应、高效执行、安全可靠”的公共安全主动预警防控体系。

  公共安全领域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亡羊补牢式”的“救赎”,而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态势下,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弊端,建立一种“及时响应、高效执行、安全可靠”的公共安全主动预警防控体系。
  公共安全是保障国计民生、安定社会秩序的关键,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特别是“雪亮工程”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的推进,深入县、乡、村等地方基层,成为守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坚强后盾。
  但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安全风险接踵而至,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防治效率又提出了新需求。因此,如何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新型技术,以满足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新期待,就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全国2亿个摄像头成“稻草人”设备 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公共安全现状,“稻草人”设备成问题之所在
  2018年10月,济宁某小区居民反映,由于社区公共设施不健全,小区单元门失窃,楼顶房檐瓷砖等也遭到破坏,原以为监控会还原现场,但在民警调差取证时才发现,晚上小区路灯不亮,导致安装的监控无法拍摄清楚画面,使其就像麦田里的“稻草人”一样,只是摆设。
  无独有偶,2020年1月,江西九江武宁县某村民反应,该地一大理石矿场近两年由于停工原因,原本应该滞留在矿场内待处理的开采设备却在去年年末遭人盗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矿场员工在随后调取监控的过程中才发现,事发村庄的监控早已被拆了电线,成了聋子的耳朵。
  当然,这些事件都不是个例。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安装监控摄像头近2亿颗,而如何更智能地利用这些摄像头和其产生的数据,也一直是公共安全领域探讨的话题。
  在公共安全领域,最忌讳的事情其实是“亡羊补牢式”的“救赎”,而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态势下,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弊端,建立一种“及时响应、高效执行、安全可靠”的公共安全主动预警防控体系。而就目前来看,两大难题成为掣肘公共安全的关键。
  首先,公共安全面临着精细化治理体系的升级,需要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作用,以科技手段为依据打造精准化治理平台,比如在场景上解决小场所如何安全接入公安网、园区安全生产、酒店等场所出入人员监控等问题;在技术上,解决数据有效性、安全性、多数据融合等问题;
  其次,公共安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县城,甚至要远达乡村基层,覆盖场所上,既包括大型商厦,也包括九小场所,因此,要达到深度覆盖社会的智慧化升级改造,面临的难度及成本压力自然也不言而喻。
  2019年底,为响应公安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求,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公共安全领域达成合作,共建公共安全智能物联实验室,并于今年推出一款公共安全领域专业级产品――AI功能智盒。
  AI功能智盒是日海智能和公安三所面向公共安全领域大数据实战赋能所推出的具备场景定义功能、有效数据感知和安全可靠的AI边缘计算终端,其具有四大核心优势:
  1.场景可适配,应用、运维管理完善。支持多算法融合,功能灵活配置;支持本地和远程设备运维、软件升级;
  2.AIoT互联,边缘联动。支持业内主流传感器、预警器接入;支持4G、5G传输;
  3.利旧改造,实现普通相机智能化升级。支持RTSP、GB28181、onvif等主流相机接入方式;北向对接便捷,提供标准API,支持1400协议;
  4.国密安全,稳定可靠。国密安全加固,确保设备及数据安全;工业级设计,防浪涌、防雷击,宽温;公安部检测认证。
  “端-边-云”结构落地,消除“傻瓜”设备
  众所周知,传统的公安防控体系大都采用“云+端”的方式建设和部署,这就意味着所有算力都将在云端实现。而物联网带来的数据量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大量视频数据传输到云端再进行处理,无疑将大大加重云端的负担;其次,随着视频清晰度的提高,未来视频所占用的流量也会呈指数级上升,因此还可能导致传输拥堵等问题。
  而基于AI功能智盒,通过下接各种监控摄像头、传感器,上接视频监控平台、运维管理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则实现了“端+边+云”的架构模式的落地,使得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可以被赋能于各种场景。
  比如,以往前端摄像机发现重点人员出入,往往会通过云端报警,但这期间将会出现数秒的时延,甚至如果是跨地区还会有更长时间的延迟,而非实时的报警无疑也就导致了行动滞后。通过AI功能智盒赋能边缘算力后,大数据处理会兼顾基层单位,通过了解实时动态信息而进行快速布控,从而解决“亡羊补牢”的问题。
  同时,AI功能智盒连接的端侧,无需做智能升级,利用原有的监控摄像头也可以完成智能化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将大大降低因设备升级而导致的巨额成本支出,同时,支持多种传输方式,又极大缩短了安装时间,降低了施工难度。
  而在安全上,则更无后顾之忧。基于公安三所和日海智能各自优势,AI功能智盒已经具备三大安全要素。首先,AI功能智盒具备唯一可信ID,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可信可靠;其次,AI功能智盒具备数据加密能力,防止数据被篡改活窃取;最后,AI功能智盒拥有安全的设备固件,包括软件和硬件接口,防止设备被侵略。
  除了AI功能智盒本身的安全能力外,日海智能和公安三所还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安全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管理者可以在后端了解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态势等,并完成感知定位、报警处理等。通过硬件和软件运维一整套的安全机制,从而可以实现整套解决方案的安全闭环。
  目前,全国近2亿颗前端摄像头中,智能化覆盖率还不足20%,可以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体系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0年7月,AI功能智能已经部署到上海市某街道40余个社区中,并在当地获得了“好黑盒”的美称。通过AI功能智盒在边缘测实现人、车、物、事件等智能感知、安全加固,并提供应用管理,接入上层平台的能力,现在一个小黑盒解决了原来四个摄像头的工作量,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同时缩短了原有的部署周期。
  此外,AI功能智盒不仅可以面向政府机构、社区,日海智能通过对产品的打磨,还将其在在酒店管理、银行金融单位、智能化工业园区、公共交通站、校园等进行了落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各个场景中的安全需求,进行风险防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高清监控的优势、问题以及未来趋势展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防视频监控需求的不断提高,安防监控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的应用已经从个别行业发展为大众市场的需求,从本地监控到跨区域、跨省的远程监控,从模拟视频监控发展到具有多重优势的IP视频监控。随着人们对图像清晰度的不断追求,高清监控已逐步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高清监控的优势、问题以及未来趋势展望。

    2024年4月16日
  • 十大安防品牌(2023年度十大安防品牌排行榜揭晓)

      十大安防品牌:守护您的安全,选择更放心   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是每个家庭和企业都高度重视的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防产品也日新月异,选择一款可靠、高效的安防设备显得尤为重…

    2024年11月17日
  • 潍坊市扩大监控范围45处电子警察亮相城区

    25日,记者从潍坊市交警支队了解到,45处高清电子警察已经亮相潍坊城区主要道路,高清电子警察能够更清晰的捕捉到高速行驶车辆信息,以视频车辆检测和牌号自动识别为核心。

    2024年4月15日
  • 安防应用成看点 威创安博会聚人气

    10月31日,迎来了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简称安博会)的第三天,现场人气与前两天相比相对减少,各厂商都纷纷施展浑身解数,力求在明天展会结束前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前来参观。

    2024年4月17日
  • 襄阳投千万研发出租车监控系统

    据介绍,为确保真正实现“公车公营”,襄阳公交投入1000多万元,与天津通卡、上海大众、珠海亿达三家系统及设备研发厂商,联合研发了襄阳出租车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2024年4月24日
  • 杭州拟为300辆纯电力出租车安装视频监控

    运管部门说,装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起到预防作用,司机知道有个“眼睛”在监督,可避免发生很多违章行为,也能提高乘客的安全感。司机如果遇上乘客投诉,没做违章的事情,也有“旁证”。

    202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