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存在安全隐患?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方面任重且道远

目前大众所熟知的智能门锁产品的除了以上三款还有指纹识别门锁和掌纹掌静脉识别门锁等。 都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衍生的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开展了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尤其人脸识别锁和远程开锁的智能门锁安全风险较高,感应卡识别的门锁也存在较多的隐患。


小编带着疑问也想一探究竟,收罗了很多生物识别技术,给大家分享一二。


目前大众所熟知的智能门锁产品的除了以上三款还有指纹识别门锁和掌纹掌静脉识别门锁等。 都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衍生的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从而达到门锁的基本要求!但是诚如宣传所说的那样,不易被伪造么?我们从各种媒体报道中了解到,人脸识别可以用照片及视频来破解;指纹可以用手指模具来破解;感应卡和钥匙一样可以被盗;种种类似新闻数不胜数!


那么生物识别技术产品真的这么不禁市场考验么?


小编认为,各种技术均有优势和劣势,选择更适合自己使用的才是最重要的。就看自己更侧重技术的哪一点!


而我们要介绍的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是新一代多模态、高精度、活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双目多光谱手掌图像专用传感器


本技术专门设计了一种双目图像传感器,可清晰地获取到手掌掌纹的可见光图像和手掌皮下静脉的红外光图像。


采用非接触式手掌采集方式


用户进行采集和识别时,无需接触,使用更加自由、高雅、安全、卫生。


采用掌纹和掌静脉图像特征提取与融合的识别方法


技术采用先进的快速递归二维各向异性滤波算法对掌纹和掌精脉图像进行特征编码,并利用贝叶斯决策对掌纹掌静脉特征编码进行识别决策融合。因此本产品较单一特征的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安全性。


系统具有活体检测能力


本产品将手掌静脉作为身份认证的特征之一,手掌静脉的成像缘于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良好吸收作用,因此活体手掌红外图像中会呈现清晰的静脉造影,而非活体手掌的红外图像中则没有该静脉信息,因此本产品具有良好的活体鉴别能力。


识别精度


当误拒率为0.01%时误受率更是达到了0.0001%


此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司法、金融、社保、办公和民用楼宇、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无人新零售等高端安保和新型网络身份认证等领域,为各行业提供完整的高精度身份识别整体解决方案。


小编相信每项技术研发之初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便捷,如何能更好的避免掉一些漏洞,让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是每个研发者的共同心声。

智能门锁存在安全隐患?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方面任重且道远
阅读剩余 4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刷手支付真的来了!已在国外70家商超推广应用

    如今,这项技术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在国外,它已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据外媒报道,亚马逊正在美国多地推广“刷手支付”功能,并且已经在70家商店实现落地应用,后续还将在加州的65个食品零售店陆续拓展应用。

    2024年2月14日
  •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传输性能分析

    门禁识别控制中非接触式卡片耐用性高、更安全,所以它被定义成主流的访问控制技术,事实上也是实体安全访问中成本最高的。

    2024年4月10日
  • 监所人行通道管理系统方案

    这套系统以计算机技术、数字与模拟技术相结合和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安全防范系统,把监狱各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与当代高科技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监狱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科技防范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监狱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1月16日
  • 《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图像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由SAC/TC100/SC2归口并组织起草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图像技术要求》现已完成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1)。为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从即日起公开征求意见。凡对该标准感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请认真填写意见汇总表(详见附件2),并于2010年7月15日前将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同时反馈至TC100/SC2秘书处和标准起草组。

    2024年4月17日
  • 俄罗斯最新技术可快速识别人体手掌静脉纹路

    研究人员还介绍了静脉扫描的工作原理。该方法是基于读取从人体手掌反射的波长为760纳米的光谱红外区域的辐射。因为静脉中的血红蛋白会吸收部分红外辐射,因此从手掌的静脉血管反射的辐射强度比从其表面的其余部分反射的辐射强度要低,这会产生独特的静脉血管图案,当用红外线扫描时,静脉变得可见。

    2024年4月21日
  • 韩国银行“无人化”不用刷卡“刷静脉”

    近五年间,韩国国内银行平均每年关闭一百多个固定网点。截至目前,韩国国内银行网点总数为7480个,其中近10%的网点处于赤字状态。为了摆脱经营窘境,削减人工费及网点运营费,新韩银行欲借助生物识别技术,从本月开始试运营无人网点。这种网点能够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完成顾客认证,以前需要在银行窗口完成的业务,现在无需通过人工服务就能自助完成。

    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