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为2016智慧城市生态圈建设与机遇

华为近年来一直在提生态圈的概念,并表示要建立四个生态圈,主要包括联合解决方案生态圈、智慧城市生态圈、云计算生态圈和分销生态圈。

3月10日,2016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为期两天,并就最新渠道政策、智慧城市、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内容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此次会议是面向渠道合作伙伴规模最大的会议,也是华为企业BG在中国举办的第六个合作伙伴大会。


华为近年来一直在提生态圈的概念,并表示要建立四个生态圈,主要包括联合解决方案生态圈、智慧城市生态圈、云计算生态圈和分销生态圈。其中,关于智慧城市生态圈的建设,华为认为这将是未来几年战略投资方向之一;并在华为内部已经形成“1+1+N”智慧城市生态圈建设指引纲领。针对智慧城市生态圈的建设等相关问题,中广互联的记者对华为方面相关负责人和其合作伙伴进行了采访。


一、何谓华为生态圈?与渠道有何不同?


“坦率讲,华为的生态圈概念是三年前刚刚提出的。”华为合作伙伴之一的中建材老总李大庆开门见山的说,“前几年华为在渠道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很艰难,就是因为没有生态圈。”产生合作就是建立了关系,但是这种合作关系不能称之为“生态”,“生态”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各方面紧密关联,并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紧接着,北明软件老总应华江解释到,“现在新的技术,新的市场空间,新的领域也都衍生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需求又催生了新的服务,ICT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仅一家公司是做不完的,所以必须要有公司牵头建立良性的生态圈。”华为提出的“1+1+N”的模式,第一个“1”是指合作伙伴,另一个“1”是指华为自己,“N”就是华为和合作伙伴提供的应用资源池。在华为的生态圈里面,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在不同的领域里面达到整体的目标。


以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智慧交通为例,CIC老总姜海林表示,前几年与华为合作基本上就是买卖关系,而现在华为的生态圈使大家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举例来讲,以前的华为可能只是卖盒子,别人在上面也很难进行开发。但从前年开始,合作伙伴开始在华为的设备上加载自己的应用来一起推向客户,从这个理解上大家是在一个生态圈里边共事,而不是简单渠道。”


二、如何看待智慧城市生态圈建设的大环境?


近年,国务院出台了信息化部署战略,中央网信办对新型城市的标准、试点、规定都做了试点。而五年来,华为的复合增长略超过了35%,合作伙伴数量也增长了近20倍。华为企业BG 副总裁、企业BG全球销售部总裁马悦表示:在中国的政企ICT市场是有很大可为的。


(1)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关乎改善民生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包括传统意义上讲的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现在各地都在试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2)从企业层面来看:信息化已经从过去的支撑系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预计到2025年全球会产生1000亿的联接,其中跟70亿人口相关的联接占不到10%,也就是50%多的联接是发生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这就是大家讲的新一代的物联网概念。


(3)从技术趋势层面来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等方面牵引着企业和政府的IT架构的重组,也带来了过去以技术驱动为主的ICT信息化建设向以业务驱动、以用户体验为主的需求的转变,因此这种模式上,技术发展趋势上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的变化。


智慧城市领域是华为公司多年来一直重点投入的方向,智慧城市是跨行业、跨产品领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以上三个层面来分析,未来在中国市场上信息化投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可参与的空间会进一步放大,和广大合作伙伴的合作空间也会进一步放大。而华为公司拥有业界最齐全的产品线,最丰富的产品,包括IT产品、IP产品、有线产品、无线产品,所以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端到端的产品级解决方案。


三、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华为有哪些机遇点?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智慧城市也成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智慧城市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改善民生服务,牵引经济产业转型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来更好的建设和管理城市。


“根据咨询公司的数据,智慧城市是万亿级的市场,和华为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机会也是千亿级。”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称。同时,杨萍向记者解读了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衍生的三个价值方面。


第一,智慧城市所涉及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在这些行业华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并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资源。同时,华为致力于将这些资源和解决方案的事件向智慧城市的生态圈开放,共同来提升智慧城市生态圈的能力和良性发展。


第二,在智慧城市的ICT基础架构层面,华为具有最全的产品线和全球领先的技术、架构。从物联网的通信模块到物联网的操作系统、管道、云计算、分布式数据中心以及大数据平台,华为都具有最全的产品线和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架构,这得益于华为长期以来坚持聚焦ICT基础架构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基于开源的技术标准,在安全性、可维护性和管理性上做了大量的投入,使得华为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可信的企业级产品。


第三,将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各种数据都会跑在智慧城市的平台上,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华为为智慧城市所提供的ICT技术架构是构建基于芯片和源代码级的自行开发的系统,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ICT技术架构是可信的。正是因为华为在智慧城市这块,我们的战略定位是聚焦和“被集成”的战略定位,才使得我们能够持续聚焦智慧城市所涉及的ICT技术架构基础设施这个层面,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这个层面做到全球领先。正是因为华为这样地战略定位,使得华为和智慧城市的合作伙伴相互协作、相互分工,但不会与智慧城市的合作伙伴产生利益之争,只有这样才使得华为有可能真正去开放自己的能力,来共同和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智慧城市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解读华为2016智慧城市生态圈建设与机遇
阅读剩余 48%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上海数产云”项目启动,浦东数字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3月21日,上海数产云项目启动仪式在浦东新区举行。启动仪式上,上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数产”)与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金…

    2024年6月25日
  • 2018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天津隆重召开

    2018’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汇聚行业力量,推进智能交通创新融合的跨越式发展,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智能交通创新发展时代,为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4年4月18日 资讯
  • 从1万亿到3万亿,如何“入圈”大数据产业?

    就目前而言,大数据产业指的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分析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4月5日
  • 广东深圳公安打造智慧公安“深圳版”

    深圳市公安局成立科信委和基层基础委,统筹全局,把100余个大小系统整合为6个核心平台,1697.11亿条分散的数据汇入数据湖,规范采集标准,让“工作即采集、采集就应用”“一次采集、全警共享、全程应用”变为了现实;成立18个联合攻坚团队,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展集中攻坚。“深云平台”搭载公安网、互联网两套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双系统在线、秒级切换”;开发13大类159个APP可供民警按需下载,敲开基层一线警务运作跨入“移动式、云时代”的大门。

    2024年6月16日
  • 人工智能无感停车助力智慧城市腾飞

    下半年以来,以“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交通运输领域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马强表示,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发展空间较大,是促进有效投资的关键领域,要加快补齐短板,推动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

    2024年6月16日
  • 乐安县城供水基础设施建设EPC总承包工程NB物联网智能水表采购结果公示

    乐安县城供水基础设施建设EPC总承包工程NB物联网智能水表采购结果公示 一、项目编号: JXSK-2023-GK-005 二、项目名称: 乐安县城供水基础设施建设EPC总承包工程N…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