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在哪?为何此时按下“快进键”?

以5G为例,5G网络建设不仅涉及大量的工厂、基站、供电等基建投资,还将带动工厂改造、建设运营、系统升级、技术培训等各行业转型升级。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累计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目前,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接连作出重要部署,多地推出了许多投资和建设计划,科技行业特别是数字型科技公司纷纷参与新基建。

新基建为何受到如此关注?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相关专家。

新基建新在哪儿

新基建新在哪?为何此时按下“快进键”?

新基建主要指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此前,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并将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什么是新基建?它与传统基建相比有哪些不同?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公共性的基本特征,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公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新基建则主要指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

传统基建解决了物和人的连接,公路、机场的修建,给区域带来繁荣的商业。数字化新基建则解决数据的连接、交互和处理。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新技术,作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将给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空间,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新的生产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

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信息时代,更多体现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算力、算法等基础设施能力。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萌形容,从要素上说,如果说数据要素是“石油”,新基建就是“油井和输油管道”,那么数据智能就是“炼油技术和设备”;数据智能把资源加工成可使用的、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表示,我国的基础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建立能源与工业品生产体系和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第二阶段以提升“流通能力建设”及“城镇化建设”为主要目标。目前所处的第三阶段以提**业治理、信息治理、生态治理和安全治理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主要目标,其中重点包括了信息治理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认为,新基建是对基础设施的创新,可以推动创造新服务、新业态。它可以改变科学研究、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的基本模式。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基于数据创造的新价值网络,可以实时把消费者需求传递给生产侧。这种数字基础设施可大幅提升全要素的经济效率。

刘松说,未来10年是新型基础设施的“安装期”。当前,以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础,形成了包括购物、出行、娱乐、政务、智能制造等各类数字平台,这些平台又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此外,“铁公基”在内的传统基础设施经过数字化改造形成融合型基础设施,加上3D打印、智能机器人、AR眼镜、自动驾驶等科技,新型基础设施将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图景。

 

 新基建有啥用

先进的智能科技跟产业深度融合,新基建将加速金融、制造、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疫情传播模型,对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速度、传播路径、传播风险等进行快速评估和预测;人工智能远程问诊、辅助诊断、影像分析,有效降低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感染的风险,大幅度提高诊断效率;众多企业免费开放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健康码、在线网课、智慧零售等新事物、新业态的背后,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展现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作用。

新基建把先进的智能科技跟产业深度融合,将加速金融、制造、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在能源行业,风力发电的风场多分布在偏远地区,工程师团队则常驻异地研发中心,很难对风机设备进行现场运维。由于大型风电设备内部结构复杂,风场本地管理人员往往无法很好地预测故障和维护,造成设备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运营成本也难以降低。“工业互联网结合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就可以帮助解决这样的难题,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联想集团副总裁乔健说。

在航天领域,工业互联网在助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一家位于贵州的航天电器公司,以航天云网为平台,实现了从营销签约到研制排产,从供应链及制造再到结算和售后的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对市场多样性需求做出敏捷反应的问题。“目前该公司年订单量数以十万计,每天最多可处理2000份订单,可以应对各种个性化产品的单件、小批量生产需求,实现效率、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高红卫说。

新基建还能够拉动基础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发展,既带动产业本身扩大规模,也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壮大。

以5G为例,5G网络建设不仅涉及大量的工厂、基站、供电等基建投资,还将带动工厂改造、建设运营、系统升级、技术培训等各行业转型升级。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累计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

有专家指出,新基建还将推动基础研究的深入,促使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算法、芯片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有助于科技领域补上短板。

为何此时按下“快进键”

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专家表示,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认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强力支撑。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认为,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潘教峰分析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从长远看,新基建是强基础、利长远的战略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既要着眼长远,又不能脱离国情,要量力而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说。

高红卫表示,参与新基建的企业也要有能力、有决心、有耐心,要做专业对口的事,着眼长远,保障新基建的速度和质量。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社会信息化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和通讯、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人们对家居的要求早已不只是物理空间,更为关注的是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居家环境。

    2024年9月16日
  • 打架视频监控派出所怎么处理(打架视频监控派出所怎么处理的)

    打架视频监控派出所的处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增加,打架事件在我们的社会中时有发生。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安全,许多地方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本文将探讨打架视频监控…

    2023年8月12日
  •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主机多少钱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主机多少钱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主机是保障消防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它能够监测消防设备的电源供应情况,及时发现并报警异常情况,确保消防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那么,…

    2023年9月20日
  • 主动VS被动 哪种红外探测技术更高效?

    无论是在视频监控还是防盗报警领域,红外探测技术都是一个让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本文将解析主动红外探测技术与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2023年4月15日
  • 发展智慧教育价值何在?5G AI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国内防控形势趋于基本稳定,各地相继开始部署大中小学的“复课”。目前,中小学校大多已经恢复开学,大学的开学时间也都相继公布。在此之前,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发挥智慧教育体系优势,在社会力量的参与下,一起推动线上学习的开展。

    2024年4月12日
  • 浅析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问题

    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发展到今天已有三十个年头,全国基本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各级管理机构在规范和推进安防行业发展方面,以及将安全防范技术服务于公安工作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仍要看到,目前的安防管理工作仍有不完善、不协调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