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危化品爆炸后用水去灭火?不是应该及时拦截现场,任何人不能进去的吗?”近日,一些观点借助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广泛传播。
那么,这些观点究竟是否准确?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多名化工行业、危险品仓库管理、退役消防指战员等行业相关人士。
疑问1:危化品一旦着火,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上海市化工安全技术协会一名资深安全专家表示,硝酸钾、硝酸钠都是氧化剂,本身就是易致爆物品。这些危险化学品运输、使用过程中,轻微的碰撞都有可能引发爆炸。由于爆炸的仓库中没有放射性物质和爆炸性物质,但其他危险化学物品种类多,特别是硝酸钠、硝酸钾数量大,一旦发生摩擦或碰撞,容易引起不可控制的连环爆炸燃烧。
据介绍,危化品一旦着火,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扑灭时有的需要用水、有的需要有泡沫、有的需要用粉。按流程,救援前主体方应该将危化品种类详细告知消防人员,不然消防人员只能远距离救火,不能靠近,避免危险。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泄漏,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但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扑救方法比较特殊。
疑问2:国际上都是等烧完炸完再进去处理?
有一种观点认为,化学品爆炸国际通用的是Burn Down(记者注:“烧毁”的意思)原则,就是划出隔离带,人员撤离,里面烧完炸完了再进去处理。
对此,多名人士表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等烧完炸完了再进去处理,难道困在里面的人员就不救了?”一名曾有过多年火灾扑救经验的前消防指战员表示,无论是从社会道德还是职业精神上,这都讲不通,消防救援部队的职责就是抢险救人,避免灾情扩大。从技术层面讲,“不进火场怎么可能知道,化学品仓库究竟烧什么东西,会不会爆炸,会不会蔓延,继而会不会引发更大量级的爆炸?”当然,如果侦察发现,现场有爆炸的危险,生命肯定是第一位的,必须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疑问3:能否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侦察火场?
有网友提出,类似的化学品爆炸,能否都采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侦察火场?
上述前消防指战员表示,新技术、新装备能极大提高消防队员作战的安全性和灭火效率,但受限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不是每个地区的消防部门,都配有无人机等高、精、尖消防设备的。无人机对气象、现场作业的条件均有一定要求,而火场燃烧、爆炸时,空中和地面因为温度差距过大,会形成干扰气流,在火灾最凶猛的燃烧、爆炸时期,无人机很可能无法接近核心火场,因此火场侦察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疑问4:爆炸如此剧烈消防员该不该进场?
“该不该进场,怎么进场,怎么灭火,这些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必须根据火灾现场侦察的实际情况来作出判断。”上述前消防指战员说,根据以往经验,最近的消防队到场后,首先要把仓库的管理员或负责人找到,弄清楚仓库里存放的是什么物质,然后再决定采取何种方式灭火。
因为事故发生在深夜,这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危险品仓库,比单纯的油罐火灾或单一的化学品仓库火灾扑救要难得多。因为危化品种类越多,化学反应就越复杂,起火爆炸混合后甚至还会迅速产生不可预料的新化学反应,形成二次爆炸,这些都是非常难控制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