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有助彩色LED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简便而经济的新方法,能按需要制造不同尺寸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有助实现下一代彩色发光二极管(LED)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德国慕尼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发光二极管中用到的半导体,在纳米尺度上,改变半导体晶体的尺寸,可让它们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光范围涵盖从蓝光到红光的可见光,颜色纯度高。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成本低廉的钙钛矿材料按尺寸需求生产半导体晶体的方法。其核心是一块只有几纳米厚的薄膜模具,它由含硅和氧化铝的纳米多孔材料组成,上面有大量微孔可以充当化学反应器皿,原料溶液在微孔中发生反应,生成钙钛矿纳米晶体。
实验表明,薄膜模具上微孔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纳米晶体的大小,从而决定发光颜色。用这种方法制取的纳米晶体非常稳定,能使发光二极管实现较高的颜色保真度。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生产效率,并扩展应用范围,比如生产柔性彩色显示屏。
首次采用“卷轴转移工艺”研发Micro LED面板
7月24日,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辖下的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KIMM)宣布,该研究所在全球首次采用“卷轴转移工艺(roll transfer process)”研发Micro LED面板制造技术。
这项技术使得面板发光效率提高三倍,功耗降低50%。此外,利用这一研究成果,有望实现Micro LED显示屏制造,比制造传统LED显示器快10,000倍,并且大大降低加工成本。
路灯会导致植物减产?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给人们夜间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路灯,反而可能对农作物和植物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夜间的“光污染”,会对授粉者造成干扰(分散了虫媒的注意力)。更糟糕的是,夜间损失的这部分授粉量,根本无法通过日间补回来。当前全球针对传粉者数量锐减的研究多集中在日行性物种(比如蜜蜂),却鲜有人深入研究夜行性传粉者(比如某些飞蛾与甲壳虫),直到我们在《自然生态》期刊上看到了这份新发表的研究报道。
报道中称,科学家们在七处此前从未布置过人工光源的草坪上设置了路灯,作为参照的还有另外七块没有灯的草地。结果发现,前者传粉者造访的次数较少、植物产的果实也更少。
论文合著者、瑞士伯尔尼大学生态学家 Eva Knop 表示:“夜间人造光源以年均 6% 的速度在增长,这显然已经对动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本次研究,Knop 团队在如实境内找了 14 块不同的草地,其中半数被设置了一种在欧洲很常见、黄昏时可以自动亮起的 LED 路灯。
昆虫被LED路灯吸引。 照片由Lukas D. Schuler / Dark-Sky瑞士和xirrus GmbH /瑞士苏黎世拍摄
他们首先要研究光线如何影响授粉者(看它们是否造访草地),因此在草地上划出了一块特定区域。研究人员收集所有接触花朵的昆虫、计算并记录每个样本区域中这些传粉者的数量。在所有草地上重复多次之后(白天和黑夜),他们发现在有灯光的草地,夜间传粉者的数量锐减了 62%。后果就是,植物结果数量也巨幅下降。果实从花朵长出,但并非每朵花都会形成果实。许多迹象都指出,花朵长成果实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昆虫授粉。
此外,科学家们还对卷心菜蓟(cabbage thistles)进行了监测,发现在明亮草地上的植物减产了 13% 。
Knop 表示:“尽管这些植物在白天也有很多传粉者造访,但仍无法弥补缺少夜间授粉所造成的产量损失。”
不过,研究的一个限制是目前它只是看了一种栖息地:草地。因此,研究人员还无法明确地展示夜间光源对农作物的确切坏处,他们希望在将来得出结论。
灯光对于夜间安全有保障作用,但同样也有危害。Knop说,一个建议是避免使用对昆虫有害的类型的光源;另一个选择是使用只有在有人在附近时才打开的感应灯。这将对地球生态有好处。
LED补光有机芦笋产量提升25%
台湾农业科技部门日前表示,已证实通过LED补光,可提升有机芦笋25%的产量。
据介绍,有机芦笋属含丰富营养素的高经济价值作物,夏季若遇连续阴雨天2~3天,产量就会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冬天由于光照量不足,造成芦笋产量和品质不佳。为此,他们运用LED灯控调光技术进行光量调变,并导入种植环境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每日自动测量室内的光照度、空气及土壤温度、湿度、电导度等资料,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和智慧调控LED灯具的光量输出,创造最佳的芦笋种植光环境。
新型LED衬底成新材料专场唯一入围项目
据统计,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正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材料创新已成为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成为全球投资人密切关注的领域。日前,在浙江好项目·杭州赛区富春硅谷杯2017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海选赛泰隆银行“泰汇投”新材料专场上,六位创业者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前沿新材料产品。其中,基于新型金属氮化物的高效LED衬底,获得了四位创业导师的一致认可,成功拿到入围资格。
在新材料专场上,杭州谷丰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带来了一项LED领域的前沿创新产品——基于新型金属氮化物的高效LED衬底。
据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吉光介绍,“新型金属氮化物全反射外延金属镜(TREMM)衬底,是基于蓝宝石与硅片设计的,能够与氮化镓晶格匹配,具有高反射率、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的特性,可以极大提升LED产品的效率、亮度、寿命与方向性,并显著降低单位亮度的成本。”他一边讲解,一边举起手中的样本向观众展示实物产品,记者观察到那是一个呈深棕色的小圆片。
李吉光表示,除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领先优势,项目在国内外市场也积累了一批实力客户,比如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已经与谷丰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优化第一代产品,并成为应用材料中国地区唯一指定合作厂商。
“对于技术创新项目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技术的领先性,同时这项技术是否有实际的市场需求。”泽生领投创始人黄志亮评价道,“基于新型金属氮化物的高效LED衬底项目,在技术的可行性上已经得到了权威认证,其市场需求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他接着提出建议,项目未来应更加重视技术的产业化,并且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上多下工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