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认可国际化教育模式?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比如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学校现在该教的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你对教育的忧虑,其实是正确的。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作《今日简史》中表达对未来教育的忧虑,“按照当今世界的变革速度,在教育界,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想象一下,我们的孩子从现在开始入学,学习上一代学过的知识技能,十几年后面临就业的时候傻了眼。那些新兴行业的新职业层出不穷,要如何干好它们学校可没有提过,而社会万花筒里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快得眼花缭乱,不由让人心生怀疑:读那么多年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认可国际化教育模式?

这当然只是片面肤浅的想法,但提及的忧虑又的的确确具备现实基础。

在移动互联网不是那么热闹的年代,投身新媒体行业的人员数量远不及现在;2019年4月,人社部发布的15个新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员最被看好“钱”景。而另一方面,高速收费站的人工服务台被逐渐取缔;自动驾驶技术成熟的那一天,遍布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该何去何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肩负的使命应当不只是向学生灌输信息然后好应对考试,而要教会每个人从容应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比起既有的知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显然更重要。

国际化教育,最接轨时代的教育模式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比如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学校现在该教的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目前接近这一理念的教育模式可以从国际学校里找到。

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认可国际化教育模式?

国际学校关注“人”的生长与发展。当学生迈出学校的那一刻,不意味着教育的任务终止了,那些通用的技能和思维会伴随终生,在家庭、社会、企业或其它地方继续奏效。培养学生世界性格局的态度、知识和价值观,是国际学校在意的关键。

为达到教育目的,常见的教学方法有PBL项目式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STEAM多学科教育(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

BYOD自带设备学习法(Bring Your Own Device)。这些教学方法的共通之处是足够开放、包容、多元和自主,使用各种各样的软硬件设施,践行国际化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可能性。

国际学校的课堂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因为“高考移民”的花式操作,衡水中学又上了热搜。作为全国闻名的“地狱模式”高考基地,衡水中学每天的课程安排紧密得令人咋舌,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点半,必须马不停蹄地做题上课考试, 以提分为第一目标,攫取高考资源。这样的课堂,别说培养世界性的人才,充其量只是大学生的加工厂。

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认可国际化教育模式?

在国际学校里,不以考试为唯一导向,课堂承载了更多提升综合素养的期许。一些“黑科技”教学设备被拥抱,用来辅助学生协作讨论。一堂典型的国际学校课程,可能会有如下特征:

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甘肃省出台实施方案 大力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甘肃省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智能理论研究,拓展人工智能应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甘肃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这是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的《甘肃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中获悉的。

    2024年1月31日
  •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发布

    据报告观察,2019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均强化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迭代,对其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进行了更新,以更好迎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工智能对科技、产业和社会变革的巨大潜力也得到全球更多国家认同,16个国家新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或计划,另至少还有18个国家正在筹备制定其人工智能发展计划。

    2024年1月28日
  • 北京市发布《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北京市教委7月26日下发了《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其中在基础教育阶段,《计划》支持加快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建议将人工智能学习纳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2024年1月29日
  • 《2020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发布 北京在人工智能17个领域领跑全国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算法歧视、数据隐私泄露等伦理与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北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问题,率先提出人工智能伦理安全“北京方案”,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2024年1月28日
  • 逾20省份发布30余项专项政策 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日前召开的2019年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2019年将着重加快项目部署实施,强化基础研究,加大芯片、工具和平台等研发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扩大应用示范,强化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完善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法规。

    2024年1月29日
  •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上海倡议》发布

    以“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今天在上海举行。现场还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从四大方面务实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发展的14项具体倡议,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和平,坚持以人为本、向善安全、创新发展、共享成果、可靠可控、规范有序。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