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玻璃将开启新未来 不需要传感器和电源就能识别图像

正在利用光学技术将摄像机、传感器和深层神经网络正常设置浓缩成一块薄薄的玻璃。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子学研究》上(包括概念验证研究的细节)。将人工智能嵌入惰性物体中,乍一看,这个概念似乎出自科幻小说。然而,这一进步可能为低功耗电子产品开辟新的领域。现在,每当你用人脸识别解锁手机时,人工智能就会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电池寿命),这与机器视觉的典型路线完全不同,研究人员设想了一些看起来像半透明方块的玻璃。

  许多现代智能手机所采用的复杂人脸识别技术有朝一日可能会得到高科技升级,其声音和外观都出人意料地低技术含量。这扇通向未来的窗户只不过是一块玻璃,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制造“智能”玻璃的方法,这种玻璃可以在不需要任何传感器、电路或电源的情况下识别图像。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余宗福说:
  正在利用光学技术将摄像机、传感器和深层神经网络正常设置浓缩成一块薄薄的玻璃。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子学研究》上(包括概念验证研究的细节)。将人工智能嵌入惰性物体中,乍一看,这个概念似乎出自科幻小说。然而,这一进步可能为低功耗电子产品开辟新的领域。现在,每当你用人脸识别解锁手机时,人工智能就会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电池寿命),这与机器视觉的典型路线完全不同,研究人员设想了一些看起来像半透明方块的玻璃。
  玻璃中巧妙放置的微小气泡和杂质会以特定方式弯曲光线,以区别于不同的图像。这就是人工智能的作用。为了证明其概念,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方法来制造识别手写数字的玻璃碎片。从数字图像中发出的光从玻璃的一端进入,然后聚焦到玻璃另一端的九个特定点中的一个,每个点对应一个数字,当手写的3变成8时,这种玻璃的动态足以实时检测到。实验室研究生Erfan Khoram感叹到:研究能够用如此简单的结构得到如此复杂的行为,这真的很了不起。

“智能”玻璃将开启新未来 不需要传感器和电源就能识别图像
  设计这种能识别数字的玻璃类似于机器学习训练过程,只是工程师们“训练”的是一种模拟材料,而不是数字代码。具体来说,工程师们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气泡以及像石墨烯这样的小块吸光材料放置在玻璃内的特定位置。虽然已经习惯了数字计算,但这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光传播的波动力学为模拟人工神经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计算是完全被动的,是材料固有的,这意味着一块图像识别玻璃可以被使用数十万次。可能会把这种玻璃用作生物特征锁,只识别一个人的脸。
  一旦建成,它将永远不需要电力或互联网,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数千年后为你保存一些安全的东西。此外,它以光速工作,因为玻璃通过扭曲光波来区分不同的图像。虽然前期的培训过程可能会很耗时,而且需要计算,但这种玻璃本身制作起来很容易,成本也不高。在未来,研究人员计划确定他们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更复杂的任务,比如面部识别。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袁明(音译)说:这项技术的真正力量在于它能够在不消耗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即时处理复杂得多的分类任务。
  这些任务是创造人工智能的关键:如教无人驾驶汽车识别交通信号,在消费设备中启用语音控制,以及其他许多例子。与人类视觉不同的是,智能玻璃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广泛性,它能够识别数不清的不同物体。与人类视觉不同的是,智能玻璃能够在特定的应用领域表现出色――例如,一块用于识别数字,一块用于识别字母,另一块用于识别人脸等等,并设想应用特定、任务驱动的技术,这几乎改变了我们设计机器视觉的一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能门锁新花样!人脸开门原来这么简单

    利用内置红外3D识别技术和创新的A.I。识别,US:E可以白天或晚上识别到访用户。US:E最多可以存储50张脸。人脸识别是最安全的生物认证方式之一。最可靠的是它不会复制。

    2024年4月7日 知识
  • 再建一朵云 | 科达发布视讯混合云

    9月22日,以“再建一朵云,视界全连接”为主题的2017科达视讯混合云媒体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三十余位来自云计算、通信等领域的权威媒体和专家,共同见证这朵“视讯混合云”首次发布过程。主持人宣布发布会开始发布会一开始,科达品牌总监刘志强先生致辞。他对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科达发展历程。

    2024年1月29日 资讯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引擎”释放强劲动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各行业效率变革,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

    2024年2月9日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展望

    摘要:本文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作一概要论述,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结合国际标准通信协议,分析了以太网现场总线技术及软件技术在智能建筑集成中的应用。

    2024年1月31日
  • 我国算力网络建设如火如荼 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到2025年数据与算力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要形成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算力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024年2月11日
  • 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京盛大开幕

    云计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于6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承续前六届的成功经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作演讲。超过100位国内外云计算领域的核心专家的精彩演讲,涵盖IaaS、PaaS、SaaS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计算安全和自动化运维的设计与维护,海量数据深度挖掘的最佳实践,机器学习助力推荐算法的最新探索等方面,让与会者可以更好地讨论云计算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交流云计算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云计算技术创新应用。

    2024年2月5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