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华为更早出道的浪潮,能把握“云”机会吗?

相比传统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B轮融资后不到半年,浪潮云3月17日宣布已完成C轮融资,估值突破100亿元。这将是浪潮云最后一轮融资,因为其计划于下半年在科创板上市。
  浪潮云的母公司浪潮集团,是中国第一批IT品牌企业,比华为要早。
  浪潮,从PC、网络时代立足硬件、脚踏实地,到开启中国政务云时代,乃至进军工业互联网……浪潮的当下,其实也已超乎人们想象。

比华为更早出道的浪潮,能把握“云”机会吗?
  “跟上浪潮”
  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信息化浪潮开始席卷神州大地。
  彼时,任正非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正带领华为自主研发交换机;但在Intel标志性的“等灯等灯等灯”过后,却出现了四个字:“跟上浪潮”。
  1983年,中国第一台PC机“0520A”在浪潮诞生。1990年,浪潮营收已经破亿,PC产品占据全国25%的市场份额,成为与长城、东海鼎立的“三大品牌”。
  然而时代的浪潮更加诡谲多变。1992年,中国开始取消国外电脑进口配额,国际巨头杀入中国市场,联想、方正等后起之秀也开始崛起,以至于在随后多年的残酷竞争中,许多从事电脑硬件的公司一个个成为炮灰。
  而浪潮却独辟蹊径,杀入服务器领域。要知道,当时中国厂商在服务器上一片空白,技术更是被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垄断。
  1993年,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研发成功。浪潮掌门人孙丕恕更是一战封神,从此被尊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同年,华为也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大型交换机C&C08机,尽管期间一度因为失误损失6000万以上,但存活已经是胜利――国内95%以上的交换机企业都死掉了。
  后来的故事大概家喻户晓。当前,浪潮牢牢占据着国产服务器的头把交椅,以及全球服务器第三名的位置,华为更是在通讯领域独树一帜。
  不可否认的是,“专注”的力量是空前强大的。两者的发展历程也十分相似,浪潮和华为都是从做硬件起家,继而在主营业务上都掌握核心技术,从而走上攻城略地的征伐之路。
  遭遇天花板
  2000年,主营服务器业务的浪潮信息在A股上市。
  但在浪潮努力卖服务器的时候,大洋彼岸的IBM却在2004年,果断剥离了PC业务,卖给了联想;然后,又在2014年剥离服务器业务,等于把市场让给了浪潮;而国内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第二的华为,也在去年宣布将会择机退出服务器市场。
  对手一个接一个的“自动消失”,浪潮服务器的发展之路,可谓是走得一帆风顺。
  但服务器真的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吗?
  根据IDC全球服务器市场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19年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为864万台,同比下滑1.12%;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618亿美元,同比下滑2.01%。所以即便浪潮服务器的全球市占率在同步提升,天花板也清晰可见。
  再看服务器行业的市场现状。浪潮虽然在服务器领域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组建服务器的关键设备,依然依赖于上游厂商。其中,CPU主要由英特尔垄断;内存基本由三星垄断;磁盘也是掌握在希捷等少数几个厂家手里。
  相比之下,华为对供应链的掌控力更强,主要就是因为华为在芯片和系统层面都拥有强大的自研能力。中美贸易战就给了华为一个展示实力的极佳舞台,即便美国对华为实行技术封锁,华为在供应链上仍留有“后手”。
  而从下游看,浪潮服务器的客户也非常集中,大多都是强势的互联网企业以及政府,所以浪潮信息的议价权较弱,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较低,2019年Q3仅为11%左右。
  综上不难看出,硬件的服务器业务其实很难作为浪潮长久发展的护城河。对于用户来说,即便没有浪潮,其他厂商也能完成“补位”。
  幸运的是,时代的潮水再次改变方向。浪潮也迎来了再次勇立潮头的机遇。
  开启“云时代”
  2010年,浪潮研发出中国第一代融合架构云服务器。采购的企业,迅速踏破了浪潮的门槛。
  以往,由成百上千台服务器构成的数据中心,正被几万、几十万服务器组成的云计算集群取代。量的巨变,正引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双重革命。
  是年,浪潮提出“云计算战略1.0”,开始向云计算、大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
  而浪潮选择的突破口是“政务云”。当时在圈内看来,“云”的概念本身就很超前,更别说让政府立刻接受。
  2013年,浪潮的不屈不挠终于说动了济南市政府,成立了济南市浪潮云计算中心。而济南市也很快发现,上云之后,“沉睡”在不同部门的割裂数据,彻底通了、活了,并大幅提高了政府运行、人民办事的效率。
  浪潮云官网显示,截止目前政务云业务已经服务了180多个省市、12个部委,在国内政务云市场市占率第一。
  事实上,政务云的成功只是表面,真正的精华在于浪潮背后掌握的“政务数据”。
  搜索、社交、电商、出行……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互联网公司的本质就是如何运营这些数据。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被互联网巨头挣破头“搜刮”出来的数据只占到总数据量的20%,剩下的80%还藏在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防火墙后。
  而随着互联网对公众消费数据的挖掘已到极致,人们才真正明白浪潮当初进军政务云的深谋远虑。
  这也是华为乃至BAT巨头都没有的底气。
  搭上“新基建”顺风车
  随着“新基建”的到来,浪潮再一次站上风口浪尖。
  相比传统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华为无疑是5G建设的领头羊,浪潮云则准备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大展拳脚。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必要手段。其演进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数据联通让企业打通上下游链条,实现精细化生产。
  实现这一切并不容易。
  从能力上看,跨行业的经验储备和业务实践水平决定了谁能建设、以及建设好这样一个托举制造业未来的平台――基础的云服务能力、企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以及先进制造业的模式经验等都将不可或缺。
  浪潮云的“幸运”之处则在于,浪潮集团在政府、企业信息化领域30余年的经验与技术积累早已全面覆盖了以上领域。
  当云计算自消费互联网起步时,这些经验积累可能并未显示出优势;而当云计算的热潮转向产业时,这些积累将变得弥足珍贵。
  挑战仍然存在。浪潮云的目标是2022年进入全球云服务商TOP5,但在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中,中国的“云四强”分别为阿里云、腾讯云、电信云和金山云,暂未有浪潮云的身影。
  相较于阿里、腾讯的生态,电信的渠道和政企背景,金山云主攻应用场景,“云四强”各有各的市场优势。从战略布局上看,浪潮云要实现TOP5的目标,“政务云”和“工业互联网”是发展关键。
  “政务云”的发展无法一蹴而就,跟不同地方政府的磨合需要时间;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也需要解决实体经济对企业上云、数字化转型的畏难情绪。
  但从潮头跌落并不可怕,永远拥有站上潮头的勇气,才是浪潮一次次超乎人们想象的原因所在。
阅读剩余 2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无人工厂:奏响制造业蝶变曲

    走进位于北京凤凰岭山脚下的三一重工桩机工厂,一座座重型设备鳞次栉比,AGV(无人搬运车)来去自如,机械手挥舞有序,这个偌大的无人工厂仿佛在演奏舒缓的“机器交响乐”。

    2024年2月9日
  • 争抢数字经济蛋糕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有望扩容

    近日获悉,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中央和地方正迎来大数据系列政策的密集落地期。其中,扩大区域性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并推进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建设,构建大数据安防体系等是一段时间内的重点。

    2024年7月27日
  • 刘烈宏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并演讲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不断创造新的生产供给、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2024年6月23日
  • 如何克服云计算的网络安全挑战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不能完全为其客户的关键信息资产的安全负责。云计算安全同样取决于客户实施正确级别的信息安全控制的能力。但是,云计算环境复杂多样,这妨碍了部署和维护核心安全控制的一致方法。企业必须意识到并履行其分担保护云计算服务的职责,以成功应对越来越多地针对云计算环境的网络威胁,这一点至关重要。

    2024年4月5日
  • 肇庆市林业局肇庆市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一期)项目中标公告

    一、项目编号:GXZB-2301ZQCG012(招标文件编号:GXZB-2301ZQCG012) 二、项目名称:肇庆市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一期)项目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

    2024年6月24日
  •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推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气候、能源、环境等优势,扩大可再生能源供给和就近消纳,既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给短缺问题,又能助力我国数据中心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4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