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对足球赛场硬质隔离、出入口通道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应达到的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以切实保障球迷观众的人身安全和良好赛场秩序。

为进一步加强足球赛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项赛事顺利进行和广大群众观赛安全,近日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依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联合制定下发了《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每年举行中超、中甲、中乙、足协杯等各类足球比赛1300余场,现场观众约600万人次,特别是中超联赛每年举办240余场,场均观众达1.8万人。


《规定》出台背景


足球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我国每年举行中超、中甲、中乙、足协杯等足球比赛1300余场,现场观众约600万人次,如中超联赛每年举办240余场,场均观众达1.8万人。近年来,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广大球迷观众的共同努力下,足球赛场秩序总体安全稳定,足球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足球比赛竞争激烈、观赏性强,现场观众多、人员高度密集,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出现问题,甚至发生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如,1996年10月16日,世界杯预选赛危地马拉国家队主场对阵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中,因球迷过度拥挤进而引发踩踏事件,导致了80余人死亡,300人受伤的惨剧。再如,2012年2月1日,在埃及开罗进行的一场足球赛,因主客队球迷之间发生肢体冲突,进而引发大规模持械殴斗和骚乱事件,造成74人死亡。这些惨剧的发生,教训极为深刻。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做好足球比赛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研究总结足球赛事规律特点的基础上,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针对我国足球比赛赛场秩序的现状以及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了这个《规定》,旨在进一步明确细化赛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推动建立严格、规范的赛场秩序,确保观赛群众安全,促进足球事业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安全成为衡量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规定》的出台,从制度层面对足球赛场安全工作予以了进一步规范,将会对防范发生治安问题和各类灾害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公安机关和体育部门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安全要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对比赛施行安全许可。《规定》明确要求承办单位要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履行安全许可程序,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承办单位将不能举办比赛。这主要是为防止因赛场不具备安全条件及相关安全措施不落实而引发问题,这方面的教训应该说是深刻的。如1982年10月20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列宁体育场举行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中,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只打开一个出入口,致使众多观众在退场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00多人遇难。


第二,明确了比赛场地设施标准。《规定》对足球赛场硬质隔离、出入口通道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应达到的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以切实保障球迷观众的人身安全和良好赛场秩序。应当说,这些设施设备对保障观众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如2009年3月29日,在科特迪瓦阿比让举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就是因为没有对体育场进行安全检查,比赛中赛场内墙发生坍塌,观众慌忙逃离而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22人死亡,132人受伤。


第三,明确了治安问题的处置要求。为进一步强化赛场安全管理,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治安问题,对不同情形扰序行为的处置程序和方式予以明确和规范。


第四,对入场安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既明确了要实行安检措施,也明确了要制定禁止、限制带入场内物品的政策。目前,入场安检措施已在大型活动中广泛使用,这也是保障赛场安全的有效措施,把好这道关,就增大了赛场安全系数。


第五,明确了赛场安全容量。这也是在汲取国内外大型赛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从发生的赛场安全事故看,无论是造成96人死亡的1989年英国谢菲尔德拥挤踩踏惨案,还是造成47人死亡的2001年南非约翰内斯堡惨案,都是因为观众大量涌入,超出赛场容量所造成的悲剧。因此,加强票证的管理,核定赛场安全容量是保障安全的前提条件。


赛场治安问题处置


从总体上来看,近年来全国足球比赛治安秩序较为稳定。但是,个别赛区也发生了一些扰乱赛场治安秩序的问题,如向场内投掷杂物、围堵客队车辆等。广大球迷观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多次要求赛区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赛场安全。我们通过对全世界30余起足球赛事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为球迷冲突所造成。如埃及足球赛场骚乱事件,起因虽是小的冲突纠纷,但最后却演变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因此,为防患于未然,《规定》对赛场可能出现扰序行为的及时处置提出了明确要求,意在将不安全因素处置在萌芽状态,防止引发大的安全问题。如《规定》明确,在比赛进行中,对向场内投掷杂物、袭击比赛运动员、裁判员以及寻衅滋事、燃放烟花爆竹等严重干扰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将由场内安保人员及时固定证据,将肇事人员迅速带离现场并依法处置。


对扰乱赛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罚,及时查处这些“害群之马”,是为了保护广大观众和参赛人员的安全,维护大家的切身利益。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会同体育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查处赛场内外可能发生的治安问题,切实为广大观众和参赛人员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球迷管理服务工作


球迷是足球比赛的重要参与者,对创造安全、和谐的比赛氛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做好球迷特别是自发形成的球迷团体的管理服务工作,《规定》明确了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球迷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比如,要协调组织足球俱乐部成立专门的球迷管理组织机构,定期组织开展足球知识培训、观赛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引导广大球迷文明观赛。再如,通过对备案的球迷团体进行评级,并采取分级管理的措施,引导球迷团体加强自我管理。


广大球迷在拥护自己喜爱球队的同时,也要遵守赛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为维护良好的赛场秩序作出积极的努力。


对俱乐部及球员的要求


运动员是足球比赛的主角,他们在场上的一举一动对球迷观众有着直接的影响。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官员在场上不理智行为,易引起观众不满而引发问题。为此,《规定》明确了一旦发生与球队及俱乐部相关的赛场治安问题,将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按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罚款,甚至对其排名积分予以扣减等处罚,以进一步规范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官员赛场行为。

解读《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
阅读剩余 62%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福建省教育厅部署强化学校安防工作

    通知要求完善学生外出登记请、销假制度、每日值班制度和教师课间巡视、进入学校车辆、物品盘查检验登记等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坚决防止无业人员、精神病患者、闲杂人员、不明身份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制造事端,防止将非教学用的易燃易爆、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引发安全事故。

    2024年4月25日
  • 北京地铁交通施工风险监控系统全覆盖

    在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监控管理中心,监控大屏幕轮番显示各个重点作业面的画面,地下深处22台盾构机的工作参数,暗挖区段每一厘米的推进,敏感区域监测点每一毫米的地面沉降,监控人员足不出户却一清二楚。如此神奇的远程透视功能,来自国内首创的北京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2024年9月15日
  • 透视扫描仪应用于机场乘客安检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曼彻斯特机场已经开始试用新的透视扫描仪,对乘客实施“裸体”安检。 英国官方称,这种新的扫描设备可以加快机场安检速度,因为它能让藏匿在身上的武器、爆炸物等一览…

    2024年4月21日
  • 心跳实现身份验证?新技术可用于机场安检

    来自于Buffalo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技术,这种技术使用我们的心脏来确定我们的身份,从而实现安全验证的功能。

    2024年4月15日
  • 台州近千个交通视频监控悉数亮相网上

    上月底,市交警部门通过台州市网上公安局这一网络平台,公布了台州市9个县(市、区)近千个交通监控的分布信息。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获悉,如此集中公布并提供查询服务的做法,在台州市尚属首次。

    2024年4月15日
  • 人脸识别技术在杭实现商用试点 属全球首次

    程立表示,支付宝能率先推出刷脸支付,一是基于其多年来人脸识别技术的积累(支付宝是最早实现刷脸登录的金融级App);同时其技术团队也为刷脸支付商用做了很多独创的优化。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金融级准确性和安全性。

    2024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