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小区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投放,有可能吃到罚单?
从6月起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城管执法队员将深入居住小区(村),在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开展重点检查。
垃圾分类被称作“最难推广的小事”,却事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大事。除了加强执法,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及环保意识,则更为关键。
“您已进入监控区域,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投放,请分类后再准确投放,谢谢配合。”在苏州高新区部分小区、青岛即墨部分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都会听到这样的温馨提示。
不仅仅是语音提示,还有违规投放、垃圾暴露、垃圾满溢等情景下报警、24小时监控……以科达为代表的AI视觉技术方案提供商正在助力社区垃圾分类,以科技力量打造智慧新社区。
垃圾分类意识差 AI技术助力习惯养成
由于习惯养成需要时间,因此,在国内垃圾分类更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如何提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加大宣传,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自觉做起,意义非常重要。
在苏州、青岛部分小区通过落地科达智慧社区系统,利用科达智能垃圾分类子系统,在垃圾投放区域部署人员卡口相机和外置音响,对进入垃圾投放区域的人员进行自动检测抓拍,当检测到投放区域有人体经过时,前端自动触发报警,播放事先录制的垃圾宣导语音,引导垃圾分类,居民根据提示完成垃圾分类投放,久而久之,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通过这套系统实现了精细化回收,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及环保意识,居民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整个社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垃圾分类管理难 视频监控助力监管落地
“城市管理执法队员进社区,为的是强化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目的不在于罚。即使罚款先要现场进行取证,要约谈负责人,也要流程。”这是今年6月开始,北京城管执法进社区盯桶遵循的原则。
除了监管罚款,强制性垃圾分类由于涉及主体多、覆盖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垃圾分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和挑战。例如垃圾设施出现破损发现不及时、大件垃圾随意堆放、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率低、垃圾外运不及时导致满溢等等。
在苏州,通过落地科达参与建设的智能化垃圾清洁屋就很好解决了这些难题。
通过在垃圾清洁屋前端部署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对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动态进行监管,不但记录居民的垃圾投放情况,还可以重点监控站点进出口、卸桶点和操作间等处。另外,通过在城管监管中心部署AI算法,当清洁屋出现违规投放、垃圾暴露、垃圾满溢等异常情况,城管监管中心会实时告警提示。不仅助力相关部门高效监管,也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另外,针对清洁屋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科达参与制定了高新区清洁屋建设标准,为未来垃圾清洁屋的建设提供视频监控相关的建设标准。
智慧社区火热推进 垃圾分类是试金石
垃圾分类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环节,事关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目前各地都在探索“科技+管理”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以青岛、苏州、南宁等地的部分社区为例,科达AI+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已在当地树立起了智慧社区建设样板。其中智能垃圾分类子系统作为智慧社区生态建设重要一部分,已经成为当地以及更多地区落地智慧社区建设比较重视的业务系统。
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不但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的覆盖率,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物业管理,更为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舒适度与满意度添砖加瓦。也可以说,当下热议的垃圾分类也是火热的智慧社区落地的“试金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