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一卡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将安防从障碍转化为安全保障:在未来一年中,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模式将快速发展,并从关注技术向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改变。

  利用基于开放标准的互操作平台:业界已向基于开放标准的门禁控制平台过渡。动态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需求的最佳实践。通过创造超越静态、固定门禁控制系统架构,机构获得了更加安全、开放和更强适应性的解决方案,以支持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我们在业界看到前所未有的创新水平,使可以自由追求新功能,而不用担心被绑定在过时的软件、设备、协议和产品上。
  新的凭证卡形式要素:现在的解决方案可满足对新的凭证卡形式要素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中包括利用移动设备,提供开启楼宇与车库大门的更加安全与便利的方式。在未来几年,用户将只需携带集多种安全身份于一体的智能卡或智能手机,取代此前所用的机械钥匙以及专用的一次性密码(OTP)硬件,进行物理门禁和电脑桌面登录。凭借智能卡或手机上的智能蓝牙或近场通信(NFC)技术,用户可以简单地将智能卡或手机贴近读卡器、VPN、无线网络和基于云和网络的应用,即可获得访问权;并能充分利用门禁控制生态系统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灵活地对其进行扩展和调适,为各个机构提供日益增长的价值。
  开启大门的新方式:推动业界采用移动设备进行门禁控制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就是智能蓝牙短距离连接技术的使用。蓝牙结合手势技术为门禁控制提供了额外的好处――用户在接近移动读卡器的过程中,只需在远距离转动自己的智能手机即可开启大门。这种新的基于手势的技术能力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创造了开启大门的新方式,并将促成许多其他的未来应用。

  更好的身份管理方式:最大的技术挑战之一最有可能来自身份管理领域。随着物理与在线门禁应用融合到智能卡与智能手机上,各个机构需要管理众多的ID,在多个设备上的多次使用。许多机构的传统做法是,为每个用户针对所有应用分配一个单独的ID号码,并将该号码编码到一张卡片上。这将限制个别团体满足其自己的身份管理需求以及调试自己身份生命周期的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集中式身份管理系统,该系统便于使用且可支持多种不同生命周期的应用身份,同时确保在线交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我们将会看到后台融合技术持续取得进展,而这些进展将会提供更强的适用于电脑与网络登录的身份验证和证卡管理能力,确保身份信息可通过卡片和智能手机进行管理,并且打印系统也将能支持两种形式的身份认证。最终目标就是形成一个可利用创建、管理和使用安全身份识别的统一解决方案,用于确保对大门、数据以及云应用的安全访问。
  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将安防从障碍转化为安全保障:在未来一年中,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模式将快速发展,并从关注技术向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改变。2014年,生物识别技术变得更加明显和现代化,并持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帮助行业实现长期目标,即通过让身份辨识变得更容易,消除PIN码和密码所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风险。随着生物识别的日益普及,及其保护交易安全的的价值,生物识别将会带来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生物识别模式将会随着用户ID一同被配置到移动设备上,以大幅提高便利性与安全性。我们将会看到业界采用地理定位与时间同步技术,在多个互联移动与可穿戴设备上整合个人的多种生物识别ID,如指纹、虹膜等,在物联网应用中提供近乎完美的个人身份认证精确性。与此同时,凭证交付和管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其采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中,所有实体都可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来认证。

门禁一卡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能安防设备(智能家居安防设备升级与应用)

      智能安防设备:守护家园的科技利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安防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和企业安全防护的必备工具。无论是防止入室盗窃,还是监控办公环境,智能安防设备都能提供全方…

    2024年11月19日
  • 海康威视打造全行业成熟、可靠门禁应用

    通过测评不难发现,现在海康威视的门禁产品及方案,无论是产品结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还是上层功能应用、行业针对性开发,均已比较完善,已具有相当高的行业应用水平。

    2024年4月11日
  • 我国高铁领域安防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据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上,高铁领域并没有“安防系统”这一概念,视频监控和其它安防相关子系统都被纳入高铁“四电”系统和信息化系统。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尉建刚指出,铁路安防系统与其他领域安防系统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多专业的关联应用上。铁路行业与安全管理运营相关的系统很多,总共不下10个系统,如通信、信号、电力、电牵系统等等。正因为铁路行业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对集成商的技术实力、资质、经验都是很强的考验。

    2024年4月21日
  • 2021年物联网传感器的三大主要趋势

    到2021年,更多公司将寻求整体互联技术,以更好地监管和增加IoT设备的实施。随着更高带宽和连接解决方案的发展,LoRa设备和LoRaWAN开放协议将补充并填补传统网络(如Wi-Fi和蓝牙)留下的空白。借助智能传感器,开发人员可以构建解决方案,以快速构建应用程序,从而以更快的部署速度满足个人需求。

    2024年4月5日
  • 天津规划建设10.5万个高清视频监控点位

    日前,天津市公安局提出了在天津市街头路面累计规划建设10.5万个高清视频监控点位、900处高清电子卡口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还明确今后天津市技防网络将与社会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实现全域覆盖、全时监控、全息感知、全景分辨。

    2024年9月16日
  • 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发展机会

    物联网不仅是网络,更是业务和应用,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以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安防监控、远程医疗等应用领域为代表,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便利,提高了公共服务资源调配效率。

    2024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