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设备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和功能还将不断改进,最终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产生重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也将在消防工作中得到深入的应用,现将其应用前景做如下探讨。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发展,关于谷歌眼镜、AppleWatch、智能手环、头盔、颈圈、手套等可随身穿戴智能设备的报道常常见诸于各类媒体。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


可穿戴智能设备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一、可穿戴智能设备在部队日常训练中的应用
  在消防部队日常训练中,为了了解参训官兵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让参训人员佩戴手环、颈圈等智能设备,在训练场周围设置一台专门的监测计算机,实时监测显示参训官兵的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通过监测,采集并记录在不同体能消耗、不同温度特别时高温条件下的个人生理指标,依据这些生理指标,对每一名参训官兵的体能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用于日常训练和战时对官兵的身体状况监测,科学开展训练和实际作战行动。一旦发现某一名官兵生理指标异常,应提醒其及时终止或退出训练或实战行动,同时通知救护人员待命,最大限度地避免蛮干和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二、可穿戴设备在灭火及抢险救援行动中的应用
  消防部队接警出动后,在消防车开进过程中,消防官兵、特别是驾驶员可利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之类的设备,在眼睛不离开路面的情况下,将灾害事故地址、市政地图、及行车导航、路况信息等投射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上,从而实现准确、快速地赶赴处置现场,避开拥堵,同时还提高行车安全性。
  在消防部队执行灭火战斗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火场地形复杂,内部起火点、燃烧物一时难以确定,需要官兵进入火场进行侦查并将火场内部情况传至指挥员以供决策。在参战官兵进入火场后,可使用事先专门定制开发的相关App,调用火场所在建筑蓝图、平面图、紧急出口以及其它重要的信息,提高消防员行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灾害事故现场的消防官兵往往着隔热服、防化服或战斗服,背负空气呼吸器、佩戴手套等防护装具,此时操作对讲机、摄像机等设备有一定困难,如果消防官兵能佩戴诸如智能眼镜、智能头盔之类的设备进入灾害现场,在无线IP网络的支持下,每一个官兵所看到的画面都能实时传输至指挥员面前的显示设备,也能通过现场调度设备的控制,传输至其他官兵的智能眼镜或头盔进行显示。此外,通过一些传感器连接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将空气呼吸器的气体剩余量、火场内部温度、火场地图、火场内部消防员相对位置、化危品处置方法、灭火救援预案等信息主动推送显示在指挥员和战斗员眼前。应强调的是将消防员自身背后的视频图像投射显示在其本人显示屏上,可起到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效果。同时可穿戴设备最好具有主动呼救与定位功能,但检测到穿戴者受伤、倒地、坠落时能主动发送相关求救信息。
  在灾害事故现场噪声大,语音信息传输不畅或听不清时,指挥员还可以文本的形式下达各种指令,战斗员通过智能眼镜或头盔的显示就能及时看到各类指令。若将灾害事故现场IP网络通过4G、卫星等手段接入消防指挥调度网,则灾害事故现场所有信息都可传输至全国消防部队,各类指挥调度信息也能迅速传递至灾害事故现场,准确地传达至每一名参战官兵。通过使用可穿戴智能设备,灾害事故现场的官兵可进一步解放双手,专注于事故处置,减少通信设备、音视频采集传输设备的操作任务量,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安全性。
  三、可穿戴设备在消防监督执法中的应用
  除在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中使用可穿戴智能设备外,在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也能使用可穿戴智能设备特别是类似于智能眼镜的设备。
  首先是将智能眼镜作为执法记录仪来进行使用。当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对某个场所或单位进行检查时,可利用智能眼镜针对整个检查过程来进行录像、录音和录时,智能眼镜采集到的音视频既能被实时监控,又能记录存储备查,而执法人员本身不能对执法记录进行删除和修改。
  其次是在智能眼镜上安装相应的App,使用App对被检查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进行智能化识别,看是否符合法律及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辅助执法人员来发现、辨别一些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问题和隐患,并向执法人员显示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以便于执法人员准确做出问题判断和处罚决定。在对上一次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查时,视野内出现上次存在问题的场景时,App自动识别该场景并调出上次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便执法人员判断相关问题是否已经整改,整改结果是否合格。
  四、可穿戴设备在消防工作中应用的问题
  1、硬件设备的问题

  为了满足消防部队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各方面的需要,在硬件设计方面,必须选择高性能的、低功耗的处理芯片作为整个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并选用相对开放的接口设计,便于接驳各种外部传感器,支持高速无线数据网络,便于与各类通信设备和WIFI、4G之类的网络相连接。此外,考虑到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现场的实际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符合一定的防水、防爆性能要求。
  2、软件系统的问题
  软件系统须能与硬件设备完美搭配,应采用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根据消防部队工作需求定制开发相应的App。建议由公安部消防局牵头,开发全国消防部队通用的App,并与现有的消防一体化业务系统相对接。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可也根据自身需求,结合自身设备装备情况和任务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App。对于开发好的App,要严格控制版权和流向,不得随意流出部队。
  3、可穿戴设备的入网问题
  在可穿戴设备配备部队以后,可利用3G、4G及现场自组网、WiFi等方式接入到消防指挥调度网,也可以通过蓝牙或通用接口的方式,与现有的通信装备相连,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从长远角度来看,目前诸多通信设备如对讲机、图传设备、电话等将逐步整合,可穿戴设备可能会取代部分现有通信设备,同时操作也将更将智能化、人性化和简单化,必将支持高速移动互联技术。
  4、消防部队应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安全性问题
  首先是入网安全性问题。为保证消防部队各项数据安全,网络应使用物理专网或虚拟VPN。由于基本是全面采用无线接入的形式,设备和网络均应具备鉴权的功能。一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到消防网络,二是防止设备连接到未知的其它网络。
  其次是防病毒问题。可穿戴智能设备可通过软件实现多种功能,但也容易受到病毒攻击。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单一App来源的策略,即不允许安装未知来源的App,不允许用户私自安装App。
  最后是防遗失问题。由于可穿戴设别本身的便携性,使得其容易出现遗失的情况。设备遗失后,应能被拒绝入网和远程操作,在使用App时应有身份认证环节,必要时可使用人体生理特征作为认证手段。若用户非法,设备应能自行锁定并销毁数据。
  五、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利用可穿戴智能设备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公安消防部队的执法水平和抢险救援能力将大幅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

可穿戴智能设备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光启科技:人工智能如何造就抗疫的神器

    日前,一款实现高效无感机动排查发热人员的人工智能“抗疫神器”出现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公共场所。记者发现,这款“抗疫神器”正是已在国内火翻天的光启热成像智能头盔N901。

    2024年4月9日
  • 政策支持技术发展 2021年智慧交通依然值得重点关注

    目前来看,2021年智能交通依然是一个增长迅速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阔,预计未来5年中,中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中心将集公安交通GIS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结合未来市场需求分析以及相关规划,2021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有望保持20%左右的市场规模增速,安防企业值得持续关注。

    2024年4月4日
  • “机械战警”头盔亮相四川成都 “黑科技”助力防疫战线

    “您好,您的体温超过了37.3摄氏度,请到我们的执勤点位复测一次!”2日的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头,头戴科幻电影“同款”头盔的防疫工作人员正“扫描”着来往人群,进行体温筛查和记录,科技感十足的头盔酷似经典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里的装备。

    2024年4月13日
  • 体育领域 物联网技术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感器

    总的来说,智能场馆通过智能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场馆专用系统、票务系统等赋予了传统场馆“智慧”基因;依靠云计算可以对联网数据进行储存、挖掘、实时处理,为运动员、俱乐部、观众、赛事方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从手环、智能运动鞋到智慧足球、感应头盔,可穿戴设备为健身者量化每一步、每一公里和每次健身提供了更精准的贴心服务;而技战术应用为职业体育赛事提供了实时科学的数据分析,开发了体彩的赛事预测,丰富了以数据为基础的游戏运营。

    2024年4月6日
  • 无锡滨湖公安“黑科技”装备亮相

    5G+人工智能巡逻机器人、AR眼镜、图传头盔、水上救援机器人、空中巡逻无人机。近日,无锡滨湖公安警务工作站集结了一波“黑科技”装备,通过智能化信息传输系统,与现场处警民警实时推送,为街面巡防警力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撑。

    2024年4月13日
  • 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山西阳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23日,“高质量发展看阳泉”2019全国网络媒体阳泉行采访活动启动。当前,山西阳泉正在借助5G等新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