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G已覆盖核心区域 率先打造AI+深度应用

从3G、4G到5G,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三级跳”;信息化赋能百姓民生智能化,“一网通办”带动政府服务效能增强;政府数据资源庞大,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力,上海在国内率先有序开放“大数据”……综合国内第三方权威机构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估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一座城市是否越来越聪明,普通市民最有发言权。当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进入第九个年头,市民生活悄然改变:公交站台上,下一班车还有几分钟能到站,屏幕上显示得清清楚楚;智慧健康小屋就在“家门口”,刷一下身份证或医保卡,就能拿到一份体测报告,搭上“健康云”直通车,可与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甚至预约挂号;点点鼠标,老年人眼前的“数字鸿沟”渐渐消弭,唱歌跳舞,养生保健,智慧社区里就能学得到……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起步于2010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载体。从3G、4G到5G,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三级跳”;信息化赋能百姓民生智能化,“一网通办”带动政府服务效能增强;政府数据资源庞大,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力,上海在国内率先有序开放“大数据”……综合国内第三方权威机构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估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上海:5G已覆盖核心区域 率先打造AI+深度应用

用实力打破技术封锁

在只有头发丝直径数万分之一的“微观世界”里,来自中微公司的离子体刻蚀设备,具备世界一流的芯片“雕工”;培养一名成熟的护士要8-10年,上海钛米却可以批量生产“机器人护士”,它们不仅拥有跑不断的铁腿神功,更能“识文断字”看病历……今天刚结束的2019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里,最新评选出的20位“智慧工匠”“领军先锋”,代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智慧硬核”。

半导体设备是智慧产业的基石,撬动着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产业发展。上海历来是中国集成电路创新高地,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不过,“中国芯”在其中的比重还比较有限。

荣获今年智慧城市建设“领军先锋”的杜志游博士,2004年和一群在国外打拼了数十年的同伴一道,回到中国创办中微公司。他们一开始便将目光锁定在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光刻机、刻蚀机等芯片制造核心技术上。从65nm(纳米)、45nm、32nm,到28nm、16nm、10nm……直到现在的5nm刻蚀机,他们一直在突破摩尔定律,用自主研发生产的刻蚀机在芯片上做“微雕”。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微公司用实力打破了这一领域技术封锁。国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刻出的每个线条和深孔的加工精度达到了头发丝直径的几万分之一,相当于在米粒上刻10亿个字。

民生“智商”不断攀升

“5G网络真快!”数字时尚达人王先生半年前买了一部5G手机,近来在市中心使用感觉越来越爽。“特别是和朋友们一起打游戏,没有任何延迟和卡顿,反应超快!而且,用5G网络下载高清视频,1个多GB的蓝光视频,两三秒就下载完毕。”

10月31日,上海正式进入5G时代,三大运营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提升5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全市5G宏基站建设完成14406个,已开通96%,5G室内小站建设完成12551个,100%已开通,5G已覆盖全市核心区域。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显示,上海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已达到41.95 Mbit/s,连续6年领跑全国。

随着网络高速公路越宽越密,信息化的上海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温暖。从智慧出行到智慧医疗,从智慧课堂到智慧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聪明劲”十足。据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介绍,上海已建成覆盖重点医院、基层医疗服务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共享系统,为累计3000多万患者建立动态更新的个人健康档案,市民可通过网上平台实现38家市级医院的免费预约。

同时,智慧养老日益普及。上海建成了面向老年人、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的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集成了8大类3000家养老服务机构和200多个养老顾问点的综合服务信息。“其中,上海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很受欢迎,让老有所养不仅体现在吃饱穿暖,还体现在文化精神层面的提升。”

为城市插上创新之翼

上海深入挖掘并充分释放智慧城市场和产业场景的潜力,智慧城市建设再次插上了创新之翼。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加大,全市已发布30个“上海市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在国内率先打造以AI深度应用为特色的智慧城市新亮点。

围绕更智能的教,更自主的学,AI+教育让申城的智慧教育更懂孩子。AI增强现实教学,通过构建AR场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跟踪分析学生课堂行为,通过弱知识点追踪、知识点标签自动挖掘等,让孩子们跳出题海,给好奇心留出更多时间……

“智慧城市新一轮建设的核心,是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智慧城市建设。”科大讯飞智慧城市事业群副总裁江志国指出,AI+社会各个领域,是一个强大的创新引擎,让智慧城市发展充满了想象力、感知力和创造力。他建议,为智慧城市建造一个城市级的能力中心,就像给城市高效管理装上聪明的“大脑”一样,为打造透明高效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提供中枢支撑。

阅读剩余 19%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慧城市如何迎风起舞

    近日,第22届高交会在深圳举行,当智慧城市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时,不少业内专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2020年后进一步加码智慧城市,背后的底层驱动力到底是什么?

    2024年4月5日
  • 智慧城市标准需加强 专家提出建议

    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024年2月6日
  • 安防行业观察:哪些政策机遇市场机遇不容错过?

    安防行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本是值得市场共庆的盛事,但深入剖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诸如“行业竞争激烈”、“项目资源稀缺&rd…

    2024年6月22日
  • 创建智慧城市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以人为本和低碳环保理念的城市建设渗透。作为能够造福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人们应当研究技术、善用技术,在经济最优化的情况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将这项技术真正运用到生活中,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贡献。

    2024年11月8日
  • 台湾首部智慧城市政策 2月19日正式出炉

    全球现有1,000多个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计画,这股浪潮将带动新台币数十兆元建设商机。其中大陆十二五计画中,预计600~800个城市即将兴建成为智慧城市,其中,光是ICT采购金额、2013年达到108亿美元,未来3年以每年平均17%成长,2015年达到近150亿美元,大陆智慧城市建设商机庞大、成为台厂首波抢攻目标。

    2024年6月14日
  • 数据如何开发应用是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对高清摄像机和智能化监控设备的需求会持续增长,这种高持续性的需求景气必定进一步推升安防行业大数据体量成几何性增长。

    2024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