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解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规定》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规定》强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基于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具有媒体属性或者社会动员功能的音视频信息服务,或者调整增设相关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部署应用违法违规音视频以及非真实音视频鉴别技术,发现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制作、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的,应当依法依约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发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虚假图像、音视频生成技术制作、发布、传播谣言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辟谣措施,并将相关信息报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备案。
《规定》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违反《规定》的,由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问:请您介绍一下《规定》出台的背景?
答:

出台《规定》是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当前,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迅速发展,用户规模不断壮大。有关数据显示,国内网络音视频行业正在持续高速发展,当前,我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已达6.08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7.59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风险隐患,特别是随着“深度伪造”等新技术新应用在网络音视频领域的运用,这些风险进一步集聚、放大,可能被利用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造成政治安全风险和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风险,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亟需出台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技术支持的主体的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规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关于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要求,为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及其相关技术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依据。

问:《规定》对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发展和管理提出了什么样的总体要求?
答:

一是明确管理对象,界定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的含义。二是明确管理机制,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三是明确总体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四是明确行业自律,国家鼓励和指导互联网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则。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解读

问:为了更好地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规定》对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明确了哪些要求?
答:

一是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二是明确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三是明确真实身份信息认证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四是明确信息安全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问:为了确保新技术新应用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规定》对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音视频信息明确了哪些要求?
答:

一是明确安全评估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基于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具有媒体属性或者社会动员功能的音视频信息服务,或者调整增设相关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二是明确标识要求和新闻信息管理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三是明确违法违规信息管理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部署应用违法违规音视频以及非真实音视频鉴别技术。四是明确辟谣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及时采取辟谣措施。

问:为了更好地落实平台管理主体责任和技术支持的主体的安全义务,《规定》对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及技术支持的主体明确了哪些要求?
答:

一是明确签订协议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与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要求其遵守法律规定,对违反法律规定和服务协议的服务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二是明确受理投诉举报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三是明确对技术支持主体的要求,为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主体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规范。

问:为了更好地落实《规定》,《规定》对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提出了哪些要求?《规定》明确了哪些法律责任
答:

一是明确监督检查要求和执法协助要求,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执法工作。二是明确了法律责任,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阅读剩余 4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大数据时代 智能交通建设需紧抓技术

    大数据对制造业、服务业也会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制造行业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来研究未来发展道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装备制造;而对于服务业,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发现新的市场需求,优化现有服务业,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2024年4月24日
  •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2022-2023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重要信息系统运维项目(第一批)(项目编号:ZTCC-2204074-GP11)竞争性磋商公告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2022-2023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重要信息系统运维项目(第一批) (项目编号:ZTCC-2204074-GP11)竞争性磋商公告 项目概况 …

    2024年2月18日
  • 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应加大研发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陪同参加调研,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工信部门负责人、云天励飞、国民技术、商汤科技、路畅科技、优必选科技、码隆科技、奥比中光等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指出,要从四个方面推动深圳市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对接国家战略。国家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了系列规划,企业应按照国家的规划部署要求,积极将产品规划和国家战略相结合。

    2024年6月16日
  • 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技术创新与数据应用研讨会召开

    2019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技术创新与数据应用研讨会多角度地展现了行业交调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公路交通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旨在推动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多样性的提升。行业同仁还需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公路交通情况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数据服务。

    2024年4月10日 资讯
  • 胡润发布独角兽榜单 旷视科技位列人工智能独角兽榜首

    近日有消息称监管层对券商作出指导,包括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云计算在内的四个行业若有“独角兽”,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胡润研究院早前发布了这四大行业主要的独角兽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旷视科技Face++名列人工智能独角兽之首。其实早在2017年3月,这家公司就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独角兽”企业,位列人工智能企业首位。

    2024年1月30日 资讯
  • 编制《中国军需物资供应商及技术产品要目》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指示精神,为国防工业部门和军队适时地选择民用工业领域的产品与技术成果提供参考,为实现国防科技跨越发展,满足部队现代化的需要,逐步实现“物资采购市场化”、”后勤保障社会化”,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