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赢了,人工智能门锁应用已不远

事实上,我们每天进出使用的门锁,早已迈入智能门锁时代,人工智能下的智能生活已近在眼前,而且还日新月异。

3月15日电近日,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李世石与AlphaGo的五番棋大赛结果已定局,阿法狗赢了!尽管李世石扳回一局,更多的是维护人类尊严之战。有专家说,阿法狗的胜出让人工智能最少提早2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近了。事实上,我们每天进出使用的门锁,早已迈入智能门锁时代,人工智能下的智能生活已近在眼前,而且还日新月异。


根据长恩公司一份内部调查资料表明,一旦用户开始接触并使用优秀的智能家居,就不容易轻易放弃使用。也就是说,在使用频率极高的智能家居领域中,诸如智能门锁这样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可以使用户产生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解放的积极因素。


2011年,正当行业大炒生物识别开锁,诸如指纹、虹膜、脸谱开锁的时候,CEI已着手组建跨行业的iWalnut核桃锁研发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核桃智能门锁创新之路。当时团队一致看好智能手机、随身穿戴在智能门锁的开锁与管理上的优势,于是暂时放弃了以生物识别为特征的开锁方案(并非放弃生物识别,而是捕捉到了更远视野),主攻智能手机感应、遥控、远程开锁,包括未来将开发的声控、脸控等人工智能安防产品,CEI非常清楚,开过无匙启动汽车的人回不了用钥匙启动的日子,用过无钥匙开启的智能门锁同样回不去那繁琐机械的前智能时代。随着核桃智能门锁的开发成功,CEI的设想得到了证实。


一般涉及智能的普通门锁厂商,强调的仅仅是开锁的环节:什么样的方法开锁?什么样开锁比较安全?脸部识别、指纹识别还是虹膜识别?当绞尽脑汁只停留在第一步的时候,CEI已以实践的姿态探索一套真正智能化人性化的开锁方案,强调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智能门锁在生活管理的作用”。既要解决开锁这一动作,也要覆盖跟门锁有关的种种生活场景,乃至形成一种习惯模式。利用移动终端、智能门锁、云计算网络、穿戴设备等,组成一个生态圈,对环境进行实时安全监督和生活环节全方位打通提供便利。


AlphaGo赢了,人工智能门锁应用已不远

因此,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代的智能锁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是虚拟的精神体验。新一代的智能锁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这将会让智能门锁的管理功能得到无可估量的大发展,人工智能将在门锁这一领域再一次改变人的生活。

AlphaGo赢了,人工智能门锁应用已不远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广东省第一届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在穗举行,广州职工夺得“双第一”

      11月6日,粤港澳女职工数字技能观摩交流活动暨广东省第一届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在广州举行,来自电信、电网、民航、高校等领域的85位科技女“尖兵”展开巅峰对决。经过一天角逐,广州市…

    2024年11月9日
  • 中控智慧北京安博会参展新闻・第一天(现场)

    2016年10月25日―28日,备受安防行业关注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简称“安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召开。

    2024年4月24日 资讯
  • 金融行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方案(中)

    1、 指纹的广泛性较差:个别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因为指纹特征很少,成像很难,对该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影响。
      2、 用户接受性较差:过去因为在犯罪记录中使用指纹,使用户在使用上存在一定心理障碍。

    2024年1月17日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标准化工作现状研究(一)

    一.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概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早年运用于法庭科学的司法鉴定,多是对静态图像(指纹图像、脸形图像)的事后采集和识别;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特别是9.11恐怖事件之后,由于国际反恐斗争的需要,对静态、动态图像的事前事后采集和实时鉴别,已成为防范安全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

    2024年4月6日
  • 基于TMS320VC5409型DSP 的指纹识别系统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特征识别是用生物体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个体的计算机技术,它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脸形、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体形、个人习惯等,相应的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语音识别、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2024年6月14日 资讯
  • 指纹识别市场状况分析

    指纹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体的指纹特征对个人身份进行识别。在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也被应用最广的生物识别技术。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