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就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吗?未必!

指纹识别、虹膜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用户密码保护,但是不少人怀疑这种技术真的就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吗?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5月15日消息,据外电报道,对于担心身份信息被盗的用户来说,这里有一则好消息,也有一则坏消息。好消息就是,传统的密码加密系统准备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它很容易被黑客破解,导致了数据入侵事件频发。

但是,坏消息是即将取代传统密码的生物识别安全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就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吗?未必!

生物识别安全系统的设计思路就是让用户使用明显的身体特征――例如指纹、虹膜或心跳率――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这种功能在当前的很多设备中都很常见。例如,苹果iPhone允许用户通过指纹来授权某项支付活动。

生物识别安全功能的好处就是这些身体特征很难复制,而且用户也不用费神记住它们。这与传统的密码加密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客之所以能够轻易地破解密码,是因为很多用户仍在使用非常简单的密码,例如“12345”,而且还因为黑客借用了强大的电脑来猜测和测试密码。

可惜的是,生物数据也是可以被黑客窃取的。现在,已有很多窃取用户生物数据的安全入侵事件发生。例如,在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保存的560万个员工的指纹数据就被黑客盗走了。

更糟糕的是,在生物数据失窃后,它会造成永久性的危害。在数据失窃后,你可以更改你的密码,但是你却无法更改你的指纹。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公司和政府机构)都在建立员工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以方便识别他们的身份。但是,这样的数据库会将员工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这些数据库有被黑客窃取的风险。

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不同国家拥有非常不同的针对生物数据收集和传播的隐私法。任何拥有这些数据的公司――不管是直接拥有的,还是通过第三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间接拥有的――相当于走进了一个“雷区”:如果被发现不正当使用这些数据,或者这些数据被黑客窃走,那么这些公司就会遭到法律起诉,给自己惹上无穷无尽的麻烦。

但是,生物识别安全系统的这些风险也不是不可以防范的。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司保护员工生物数据的方法就是在一开始就不持有这些敏感的信息。PwC公司的报告建议,公司应该将这些生物数据只保存在用户本人的设备上,而不是集中保存到公司的服务器上。

在实践中,用户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例如大拇指指纹和语音信息)保存到个人的手机或电脑上。然后,当用户在第三方服务如PayPal支付服务或其他网站上处理业务的时候,这些服务或网站就会与他或她的个人设备交换确认信息,从而确认身份。

例如,iPhone上的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就是这样工作的。苹果实际上不会将用户的大拇指指纹复印件发给送商户,相反,它只提供一次性的确认信息来授权此次支付活动。类似的支付认证授权方法已通过FIDO协议标准化了。FIDO协议是科技和金融行业中的设备制造商和公司共同签署的安全协议。

随着政府和公司开始采用生物识别安全系统,它们起码应该抵挡住将员工生物数据集中保存在统一数据库中的诱惑,从而避免让员工暴露在比传统密码更大的危险之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人机大战”引关注 各国如何应用人脸识别技术?

    前不久,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人机大战迎来决胜局。人类选手王昱珩与机器人在人脸识别方面进行交锋。最终,王昱珩以0:2憾败于人工智能。

    2024年4月7日 知识
  • 指静脉识别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活体识别技术,其原理是基于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就可以确认登录者的身份。

    2024年4月6日 知识
  • 金融行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方案(中)

    1、 指纹的广泛性较差:个别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因为指纹特征很少,成像很难,对该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影响。
      2、 用户接受性较差:过去因为在犯罪记录中使用指纹,使用户在使用上存在一定心理障碍。

    2024年1月17日
  • 指纹采集技术及其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各类电子设备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以及电子商务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需要有一个更可靠的系统来进行身份认证。

    2024年4月19日
  • 指纹识别和NFC技术推动访问控制市场个人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成熟,半导体市场很多领域的重心都从基础设施/局端转向用户端,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市场也是如此。访问控制市场的热点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门禁、考勤、楼宇对讲、保险箱柜等,而是围绕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产品、智能身份证、电子银行卡、电子护照等应用。

    2024年4月19日
  • 为什么生物识别技术对于有效预防欺诈至关重要

    当新冠疫情迫使企业允许客服在家工作时,欺诈者迅速抓住了远程工作提供的新机会,导致社交工程和网络攻击迅速增加,因为欺诈者将客服作为主要目标,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同事和管理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2024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