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听科大讯飞副总裁程d在中国长三角青商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会忍不住作这样的预测――随着讯飞翻译机的更新迭代,翻译这个工种迟早会被全部干掉,而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的推进表上,当它广泛运用于家居、安全、医疗、教育、政务、金融等领域,或许每一个职业都有被取代的时间表。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原标题:长三角“大咖”④|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摘要:在他看来,目前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警惕显得过于超前,“人工智能取代人,甚至成为一种主体去伤害人,这个事基本上不会发生”。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听科大讯飞副总裁程d在中国长三角青商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会忍不住作这样的预测――随着讯飞翻译机的更新迭代,翻译这个工种迟早会被全部干掉,而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的推进表上,当它广泛运用于家居、安全、医疗、教育、政务、金融等领域,或许每一个职业都有被取代的时间表。

论坛结束,程d接受上观新闻专访。在私下场合中,这位有着20年通信大数据分析经验的理工男,看起来更像一位人文学者,戴着无框眼镜的他语速平缓,语音低沉,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和远景,他总能通过一个个便于普通人理解的例子娓娓道来。在他看来,目前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警惕显得过于超前,“人工智能取代人,甚至成为一种主体去伤害人,这个事基本上不会发生”。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程d

在如今广为人知的科大讯飞副总裁这个身份之前,程d是一位自主创业者。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西门子、爱立信,从事产品设计、技术管理和市场工作,于2007年创办了行业领先的运营商大数据分析公司,2014年被科大讯飞并购后成为其中一员。

上观新闻:提到科大讯飞,人们就会想到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替代翻译,这两年还有不少“机器人能作诗能写稿”的新闻。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不同工种是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程d:人工智能是指智能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进行感知、认知,这项技术本身是不断演化的,从运算智能到感知智能、运动智能、认知智能。在运算智能方面,机器已经超过了人类。我们现在进行的落地应用主要是感知智能和运动智能,在这两个方面,机器在逐渐接近人类,我们平常所说的比较便捷的人机交互以及看到的会跳会跑的机器人,都处于这个阶段,但认知智能还是需要继续攻克的目标。

机器人会作诗会写稿,还在比较粗浅的阶段。可能机器人作诗很快,20秒可以完成100首,但最后能够被认可的只有两三首,新闻往往只是报道了那两三首诗,而它们是怎么筛选出来的呢?还是靠人。尝试让机器人看完文章后写中心思想,10次中大概6次可以合格,写新闻也一样。所以,除非是完全流程性的工作,现在还很少工种能被真正取代,最多是工作中“重复性比较高、又需要数据积累”的部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是在社区医院的应用

即使是脑力劳动,如果总是重复和可被记录,也会被取代。IT工程师的编程工作,平时我们认为它价值很高,但面临被取代的可能远高于保姆,因为保姆面对小孩,有很多不确定性,只有8-10%的部分能被取代,但工程师编程有40-50%可被取代。

上观新闻:这和平时的认知不怎么一样。

程d:确实,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且,取代本身其实也并不可怕。工业革命让很多职业消失了,比如生活中不再需要马车夫了,但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新的服务岗位。此外,一件物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后它的单价成本会变低,同理,一旦某部分的工作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取代,这会使得某些服务的单价变低。扫地机器人把人从扫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了,人提供的其它无法被取代的服务性工作的价值就会变得更高。可能原来普通人一个小时的劳动能购买支付保洁人员两个小时的服务,以后同样的一个小时可以支付20个小时人工智能提供的同类服务。可以预见,人并不会因为某部分的工作被替代而生活水平下降,恰恰相反,因为人做的那部分工作能购买更多人工智能提供的服务,他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娱乐或做有创意的事情,那有什么不好呢?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在法院应用帮助有效减少了案例和法条的查询时间

上观新闻: 但自从Alpha Go战胜李世石和柯洁,人工智能终结人类文明的担忧就没有停止过。

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甚至成为一种主体去伤害人,这个事基本上不会发生。无监督学习是没有突破的,它只能默默的读取数据,自己寻找数据的模型和规律,这和机器产生自主意识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现在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属于弱人工智能,它是通过大数据训练、信息处理的方法去模拟场景,让机器在一个特定任务上表现得像人,但不是类脑的。人类对于人脑的认识至今低于10%,既然都不知道自己脑子是怎么工作的,怎么可以造出一个东西来打败它呢?

需要提前考虑的是,虽然机器人不会有自主意识去主动伤害人,但不排除一个人造了一个机器人去伤害其他人。这种可能现在就有,在这种情况下,伤害的责任怎么界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探讨的声音,但都还没到立法层面。

上观新闻: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思考都处于领先位置,但为什么外界对于科大讯飞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翻译领域?

程d:以往科大讯飞绝大部分的业务是2b(面对企业用户)的,主要是提供核心技术给其他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这工作好比“引擎”,但不大能被一般消费者“感知”。科大讯飞现在有了消费者事业群,做了翻译机、音箱、玩具等2c(面对消费者)的产品,去年也有13亿元的营收,但只占公司总业务量的20%多,希望三年以后这个比例能扩大到40%。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已有很有效的运用。比如现在不少学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以前的题海战术不同,不同学生做的题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只要做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会的不用做了。这个应用如今已经覆盖了1500万的学生,像上海的华师大二附中等很多学校都用了。在作文批改、普通话测试评定上,也都由机器在做一部分的工作。中考和高考作文的批改,以前是一篇作文由两个老师阅卷,现在机器和老师各批改一次,如果有争议,再由专家组来评。全国有8个省的语文中考作文有机器参与批改,按照已有的反馈来看,很多时候还是机器改得准。因为如果机器和一个不存在体力、精力透支情况的老师相比,那一定是老师好,但是老师会疲劳,也难免某一天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而影响情绪,而机器的表现是稳定的。

上观新闻:这意味着很多人虽然没有购买讯飞的服务,但已经是讯飞的用户了?

程d:是的,虽然我们主要做2b,但很多应用其实通过2b也服务了2c人群。讯飞智医助理在2017年的时候通过了国家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目前已经在为社区医院的医生提供辅助诊疗建议,这大大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效率和准确性;在法院也有应用,我们把所有的案件证据形成司法大数据后供内部查阅,以前法官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查相关案例和法条,现在通过数据比对把相似的案例、相关的法条推给法官,大大提高了判案的效率。

大家可以看到,站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人类变得更强大了。这并不是取代,更多是人和人工智能的“配合”,即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通过人和人工智能的耦合去提高效率,未来十年在这方面会看到更多案例。

不同领域都需要人工智能,去让生活更便捷,体验更好。比如智能制造,也需要人工智能去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前段时间科大讯飞利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让已逝的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易老师的声音重现荧幕,完成了《创新中国》纪录片的配音。李易老师是非常有名的解说员,首映的时候,他的很多学生在现场热泪盈眶。

上观新闻:人工智能让永恒成为可能了。这是否也意味着在某些特定领域,一个成功的前辈会更大地压缩后来者的“空间”?

程d:每个人有不同的特色,李易老师的特色在纪录片,放到娱乐中未必合适。

上观新闻:物联网热的时候,长三角很多城市都要构建智慧城市,但后来发现有一些重复建设。人工智能现在热度非常高,不同省市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否应该结合各个城市的基础做一些地域分工?

科大讯飞程d: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家多虑了

程d:地域分工当然可以,但每个地域肯定都希望有部分是高端的,所以比较好的方式可能是各地结合自己的产业特点去发展人工智能。所以,还是要结合每个区域产业的背景和场景去做,浙江的互联网电商,江苏的制造业,上海的智能制造……各地都有自己的产业特点。

还有另一种分工方式。因为人工智能的完整体系是非常庞大的,很少有公司能独立完成完整人机交互、决策判断、执行运动等等,如果大公司做一些基础型的研究,把一些成果开放出来,小公司做一些应用方面微创新、小波浪创新,分层次地去推动这个产业的全面发展。

上观新闻:最近科大讯飞在资本市场面临争议,主要是说科大讯飞在各地设立分公司,地方招商成功后作为回馈,积极采购你们的产品,做大上市公司营收。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程d:我们一直是围绕核心技术来做产业聚合和产业生态,我们不做单纯的物理空间。以讯飞在安徽的地位,10年前做房地产就是很轻松的事,当时有过讨论:做不做房地产?最后的答案是坚决不做房地产,做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运用。讯飞不是互联网公司。一家互联网公司,今天要玩o2o,明天要做新零售,它需要不断去赶风口,但讯飞从不这么做,她比较“傻”,是不断围绕核心技术爬坡的公司。原来是围绕语音,2014年以后就围绕人工智能。

科大讯飞在长三角的工作分两块,一是和长三角的科研院校一起开展研究合作,其次是和长三角的合作伙伴一起在教育、政法、医疗领域等方面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