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新基建”提速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疫情中,智能产品在用户群体中赢得了更多信任,人工智能给各行业的“赋能”作用开始显现,人工智能应用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难得的新机遇。”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二期前沿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格外耀眼,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新的需求和创新因素破土而出,作为“新基建”几大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能否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开出科技良方?

在李国杰看来,疫情期间表现较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例如无接触自动测体温,疫情追踪、摸底排查中计算机与居民的自动问答等,大多是过去有较多数据积累的应用场景,而对传播扩散途径检测、病毒源头的追溯等,由于缺少足够多的已标注数据,效果就差一些。

复工复产“新基建”提速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李国杰说,这次疫情中,智能产品在用户群体中赢得了更多信任,人工智能给各行业的“赋能”作用开始显现,人工智能应用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终身会士蔡自兴则认为,人工智能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创建智能经济新形态等方面潜力巨大,对5G基站建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还会为很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

“‘新基建’提速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为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蔡自兴说。

但在这一过程中,被誉为人工智能“三驾马车”――算法、算力、数据到了疲软的时刻,深度学习在工业界还在靠大数据和大算力等勉力支撑。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山世光说:“人工智能能力的升级,必须依赖人工智能方**的升级。”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公众期待很高,然而,“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一定距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修全认为,公共人工智能算力、开放平台、知识中心等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助力技术落地、加速技术突破之外,也应在促进不同群体共享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改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创新条件,改进欠发达地区智能化基础设施,才能使智能化变革走向包容发展、共享发展”。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彭思龙说:“如何让中低端的传统行业,以最低的代价实现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可能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AI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在公安领域的应用

    公安机关必须积极推进公安大数据战略,加快推动公安工作由信息化向智慧化升级转型,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让打防管控的矛更利、盾更坚,切实筑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强防线。

    2024年4月9日
  • 讨论PoE交换机在安防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各行业对视频监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除了金融、政府、交通等特殊行业外,社区、酒店公共场所、工厂和商场都已应用或正在实施数字监控。规模和辐射区域越来越大。

    2024年4月11日
  •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C3M-Video平台的核心是视频服务,包括设备接入、数据存储、流媒体转发,依靠平台管理服务的调度,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海量数据的运算和存储。基于SOA的云计算架构,C3M-Video平台除了能支持专有行业领域的视频监控,还能支持面向公众的可运营业务。

    2024年4月17日
  • 监控线一圈多少米

    监控线一圈多少米 监控线是一种用于安全监控和防盗系统的重要设备,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住宅区、商业区、工厂和公共场所等。了解监控线一圈多少米对于设计和安装监控系统至关重要。 监…

    2023年9月21日
  • 国内最好的监控品牌排行榜

    国内最好的监控品牌排行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内市场上,有许多优秀的监控品牌,它们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下面将为大…

    2023年9月23日
  • 智能“黑科技”如何成为文物“守护人”?

    历史文物是一个国家最为珍贵的文化财富。保护与传播文物,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作为时下潮流,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那么,当智能科技遇上文物,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潮流碰撞,又将会对传统文物保护、传统文化传播带来哪些新的可能和想象呢?今天,小编就带你细数文物保护与传播中的那些智能“黑科技”!

    2024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