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视频监控传输优势与应用前景

无线监控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监控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小区、交通、运输、水利、航运、治安、消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监控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监控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小区、交通、运输、水利、航运、治安、消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监控技术优势


  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无线监控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监控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小区、交通、运输、水利、航运、治安、消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监控和传统的监控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三大优点:


  1、综合成本低,只需一次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 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这时,采用无线监控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迅速收回成本的优点。


  2、维护费用低,无线监控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 在无线监控系统中,无线监控中心需要实时得到被监控点的视频信息,并且该视频信息必须是连续、清晰的。在无线监控点,通常使用摄像头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采集,摄像头通过视频无线传输设备相连,并通过由无线电波将数据信号发送到监控中心。


  3、可以广泛应用于范围广、分布散的安全监控、交通监控、工业监控、家庭监控等众多领域。如: ・取款机、银行柜员、超市、工厂等的无线监控 ・看护所、幼儿园、学校提供远程无线监控服务 ・电力电站、电信基站的无人值守系统 ・石油、钻井、勘探等无线监控系统 ・智能化大厦


  无线监控重要阶段


  根据近年来网络视频监控业务运营实践、无线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及不同用户群对无线视频监控的需求程度的发展,笔者认为,今后国内无线网络视频监控业务的发展将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行业大客户无线视频监控应用为主的行业典型应用阶段


  目前,高端行业用户的监控系统如国内的平安工程、交通的道路监控、检验检疫的电子监管视频监控等,多为大型化的城域性甚至全国性的行业视频监控系统。高端行业用户现在大多处在建设大型视频监控项目的初期,其对监控系统的要求很高,不仅包括了有线侧图像能够实时看得清、录像存得好、云台控制等指令响应得快等,同时还增加了对无线视频采集(如交通巡逻、平安城市移动巡逻、城管移动巡逻与执法等)及移动视频观看和控制的应用要求。


  由于当前能够实现盈利的运营商视频监控平台基本都处于第一阶段行业用户上,政府、金融和电信仍是视频监控主要的应用领域,无线网络视频监控与具体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网络视频监控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阶段:以商业监控的创新性应用为主和部分家庭推广的小众化应用阶段


  中小型商业用户不仅是传统有线网络视频监控业务的另一个潜在的大规模用户群,也是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这类用户是指有分布式监控访问要求的小型商店、中等规模连锁商业组织、医疗、教育机构等。由于用户具有移动性、远程移动接入及对工作效率高要求等特点,无线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在该类应用中的渗透率将有较高的起点和较大的提升空间。


  商业用户对无线视频监控的业务需求除了移动视频查看等基础的监控业务需求外,往往还需要监控系统与企业的业务系统相结合,比如医疗有可能会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开展移动远程医疗服务(如救护车上的应急诊断与救护)、银行会利用运钞车的移动视频监控进行管控、学校会利用监控平台进行无线电化教学、无线电子监考等应用。


  对商业用户来说,与自身业务结合良好的无线视频监控平台是很好的扩展业务的手段,因此运营商对商业客户的引导策略应该是搭建平台,寻找广泛的集成商共同开发面向客户的商业应用。如果电信运营商积极引导开发适应商业用户的杀手级监控应用,用户群的规模将很快得到拓展。


  第三阶段:以广泛的个人和家庭应用、商业和行业应用全面开花,无线视频监控与视频的其它应用如IPTV、视频会议和语音业务等应用相融合的大众化普遍应用阶段。


  无线监控应用范围


  1、民用小范围应用


  目前在民用领域应用的无线监控系统,多在办公场所、厂区等小范围中使用,以WLAN、WiFi网络方式为主。在这些已建建筑群中,若采用有线监控,则有可能对原有建筑造成破坏,需要挖槽、埋线等,因此不便于采用传统有线监控。据天地伟业陈虹旭介绍,该种方式布网简单,只需一个无线路由器,即可进行传输,且无网络附加费用,在一些区域较小又需要使用监控的场合,采用此种方式来传输视频,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但此种方式应用范围有限,在完全无障碍的空旷场所,其传输距离可达到200米。而在相距较近的建筑群中也可实现视频传输,但相对来说,其传输质量会受到影响,还需要有待改进。


  2、自建无线网络应用


  在森林防火、偏远山区、油田、风景区、电力、水利、环保等大范围、长距离固定点的监控应用中,采用无线监控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在此类应用中,因受范围广、地理位置偏远、不易布线等因素的制约,如果采用传统有线监控方式会使线路敷设和维护成本非常高,因此通常建议采用无线监控,如微波。


  建设无线网其造价一般受距离的远近和基站点数量的制约,也有前期一次性投入和后期维护的费用,但带宽有保障,图像质量较好,可满足远程监控的要求。因此有业内人士说,行业自建无线网应属公建设施,由政府进行投资较合理。


  3、使用运营商网络


  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会提供一些无线传输网络,如2.75G、3G等。可应用于各类需无线监控应用的场合,如公交车载监控、出租车监控、地铁高铁监控等应用领域。此种应用一般租用运营商网络,其特点是空间范围非常广,只要运营商网络所达的区域均可使用。但其需每月支付给运营商一定的租赁费,且目前价格较为昂贵,带宽与传输速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北京携远天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石朝兆认为,无线监控的应用前景与无线技术特别是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WiFi、3G等无线高宽带技术的成熟,今后越来越多的行业会采用无线方式。深圳黄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林则认为,采用无线监控系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项目复杂的地理环境、布线的成本、实施项目的实际需求所决定的,主要应用于不方便布线或没有障碍物的场合中,但其仍然存在不稳定、不可靠、带宽低、无线网络覆盖有限等缺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其仍只是有线监控的补充角色,还有待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

无线视频监控传输优势与应用前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电子警察车牌识别技术系统构架分析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5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机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电子警察系统中,通常一台500万工业高清摄像机可以覆盖最多4个车道。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智能算法技术的发展,电子警察系统已不单单是闯红灯抓拍等违章抓拍的功能了,还具有了其它一些强大的功能:(1)车牌识别;(2)卡口监测;(3)交通流量统计。

    2024年4月15日
  •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公交管理与应用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云交通”概念的产生,智能公交与新技术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公交产品与应用将在未来逐步走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城市交通将进入“云交通”时代。本文将重点讲述云计算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

    2024年4月9日
  • 到2020年,山西大数据产业产值将力争突破1000亿元

    6月19日,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将从信息消费基础建设领域、信息消费产品供给领域、信息消费生活和公共服务类领域等重点领域入手,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成长。

    资讯 2024年10月17日
  • 智能交通行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开发了信息的质量控制技术、多源交通信息融合技术、信息的多时间尺度预测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信息压缩技术和存储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精度及信息提供的种类。对于出行者来说,获得实时、预测和反映历史规律的道路网络交通状况信息,已经日益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2024年4月14日
  • 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助力智能化安防建设

    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并行计算的软硬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至今已形成和发展成为一门信息综合处理的专门技术,并很快推广应用到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自动控制、交通管理和医疗诊断等多种领域。

    2024年4月11日
  •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本文结合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

    202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