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时代,何以抉择“纵横”?

不论是什么智能产品,目前来看,纵向战略是一定的。先要把产品做到极致,不断向纵深集中力量,形成很强的技术或者体验壁垒。智能家居大时代不能机会主义,盲目的横向发展,每一个品类都轻化、短速突击,都会给创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相信喜欢战争片的人都能发现战争中有两个最为常见的两个场景:第一是大包围,通过横向的全面布局,对某个战争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兵力配置,形成合围,最终将目标一点不剩的吞下;第二是各个击破,集中所有力量于一点进行突破,特种作战最为典型,一旦成功就迅速向纵深挺进,然后再借机快速组建包围圈,蚕食掉目标。前者可谓之横,后者称为纵。


  在智能家居市场,横向的典型代表是“大平台+各类周边产品”。


  这种模式比较好理解,这样做的公司也很多:


  小米宣称以小米路由器和小米盒子为中心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号称要培养100家做周边产品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海尔的U+智能家居平台也已深耕多年,已有40多家合作厂家,近50个品类。当然还有苹果HomeKit的召唤,同样想要打造一个智能硬件生态,Google也早早收购Nest布局智能家居平台。


  有别于横向的多家公司血雨腥风的竞争,纵向的代表的确不多,典型模式就是聚焦于一个品类。


  采取这种战略的公司需要以某一个品类为核心,不断增强其功能,在技术积累与沉淀上长期坚持,或者为了增强产品的一致体验而丰富附属产品。目前来看,宜家应该算作这类的典型,这或许与其起步较晚有关系。宜家当前显露出的意图是以灯为核心,结合其在传统家居领域的品牌积累以及无线充电上的突破,完全可以形成突破智能家居市场的特种力量。


智能家居的时代,何以抉择“纵横”?

  很难说纵横孰优孰劣,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战略决策。


  纵向的优势很明显,我们可以从小米手机的成功看出:


  第一,最能积累粉丝。小米借助MIUI的迭代优化解决了手机用户遇到的很多麻烦事,俘获了很多用户的心;


  第二,容易做出极致的产品。道理很简单,一个优秀的团队如果聚集在一个产品上,目标往往是很明确的,所有的力量也就发力在一个点上,这样的产品往往容易做到超过同类产品的体验,苹果与小米都验证了这一点;


  第三,可以构造有力的技术壁垒。小米在手机UI上形成的壁垒非竞争者一朝一夕能赶上的,当然小米没有选择再往纵深发展,也就导致小米一直被华为等拥有手机底层专利的竞争对手所牵制。试想如果小米利用开源或者专利合作来继续在硬件上发力,有可能真正做到手机市场第一,当然,这只是试想。什么样的公司最好采用这种战略呢?拥有关键技术突破的公司最适合也最有条件,但是不一定能做到。我认为智能家居的创业者应该优先选择这一战略,优秀的创业团队往往具备“1+3”的人才布局–领导者与技术、营销和供应链。通过技术上的深耕,形成产品的基础优势,再通过用户体验和供应链的合力构建核心竞争力,不断向纵深挺进,最后利用技术积累和用户口碑逐步合围。


智能家居的时代,何以抉择“纵横”?

  横向的好处当然也很诱人,因而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了这种战略。


  首先,丰富的产品易形成联动效应,更适合打造完整的解决方案,给予用户一致的体验;


  其次,在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时,能快速布局到整个市场,覆盖所有用户;


  最后,拥有较强话语权,尤其是在标准布局、门槛设置上可以形成有力屏障。


  很明显,具备雄厚资本的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战略,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但是并不是说这样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拿智能家居领域来说,当前系统繁多,协议也很多,各家都在试图构建生态圈,但是实际上却没有让用户感受到想象中的美好体验。即使是在手机上大获成功的小米,暂时也没能撬动这个市场,甚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说小米路由器试图打造智能家居的入口的构想未获成功。


  从笔者的观察来看,目前智能家居的创业者还是选择横向策略的居多,这其实是出乎意料的。或许这是由智能家居风口论、入口论、平台论等多重影响的结果,让创业者们都看着未来,不断进行横向布局,当然也有很多创业者最终倒在了这条路上,没能等到柳暗花明的时刻。笔者的团队在战略决策上同样要考虑这个问题。


  前期的产品是做得比较简单,而后续的规划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相信很多创业者也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从笔者在这个领域的经验和观察来看,智能家居创业者应该选择纵向的战略。


  接下来以灯为例做下分析:


  笔者的战略团队在评估市场的时候判断灯是家庭中第一个也是最需要被智能化的家居产品,同时也符合市场空间大的要求。一盏什么样的灯是智能时代的家庭最需要的呢?单从用户的角度看主要就是方便。从更高层次但是客户暂时感知不明显的需求来看,散热、光照适宜度、功能外延都是很吸引人的,并且需要技术突破。


  LED散热方面,LED灯本身面临的难题就是散热,加上智能控制模块后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散热又是耗能的一大关键,做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不仅能更加节能,而且灯的使用寿命会更长。李嘉诚投资了一家纳米创业公司,其产品是Nanoleaf,因为省去了外壳,完全不用散热。虽然这种不一定能被普通用户所接受,但是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现在市面上其他LED灯都没有突破传统的外形。另外,石墨烯灯泡的出现,也给了散热、省电的巨大想象空间。


  在智能家居领域,从灯上面来说,无疑可以采取纵向战略。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选择灯,创业者可以有自己的判断,笔者的选择不过是出于基于自身的领域,术业专攻所在。不论是什么智能产品,目前来看,纵向战略是一定的。先要把产品做到极致,不断向纵深集中力量,形成很强的技术或者体验壁垒,这样才能让用户真正使用我们的产品,才能突破智能家居的城门。智能家居大时代不能机会主义,盲目的横向发展,每一个品类都轻化、短速突击,都会给创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智能家居的时代,何以抉择“纵横”?
阅读剩余 68%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高校如何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领域有所作为?教育部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四场走进浙江,记者就教育部日前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

    2024年4月17日
  • 中国最新安防产品亮相美国西部国际安防展

    北美市场目前对安保产品的需求量呈增长趋势,为中企持续深耕北美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安防行业龙头企业集中亮相本次展会,有利于中国企业了解世界产品发展和市场需要。

    2024年4月15日
  • Cherry Labs 融资520万美元 用AI检测预防老年人跌倒

    据介绍,Cherry Home 收集的数据会在边缘侧进行处理,不会上传到云端。 Cherry Home 采用了一个基于嵌套自动编码器的人工智能框架,AI模型试图通过"重建"的方式来学习数据的特征,尽可能接近原始输入,这样摄像头就能在没有人工监督的情况下,记录并分析新的行为和异常情况,并且不需要大量的数据集。

    2024年4月25日
  • 浅析车牌识别系统的两种触发方式

    车牌识别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那么您是否会好奇车牌识别系统是如何实现图像识别的?有两种触发方式,一种是外设触发,另一种是视频触发。

    2024年4月12日
  • 平安证券:给予萤石网络增持评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闫磊,黄韦涵,王佳一近期对萤石网络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三季度收入稳健增长,实控人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本报告对萤石网络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32…

    2024年11月9日
  • 全方位解读智能家居市场现状

    智能家居是涵盖在物联网这个大概念之下的。网络信息、无线信息、三网融合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都为智能家居提供了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就当今智能家居市场而言,系统种类主要有基于楼宇对讲系统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