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挑选网络摄像机的时候,经常会在参数栏里面看到这么一个名词:压缩方式。然后后面往往会跟着类似于H.264或者是MPEG4之类的专业术语。对于接触安防监控产品时间不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对这些不同的格式在传输中的特点还不是很了解。作为成像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压缩方式是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的核心技术,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图像的质量、压缩比、传输效率、传输速度等性能。因此可以说,它是评价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性能优劣的重要一环。
针对当前主要的视频压缩技术,大体可划分为两类–帧间压缩和帧内压缩两部分。对于帧内压缩来讲,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视频图像分解成若于个固定的画面并进行一幅一幅地传输。在当前的主要压缩技术中,Wavelet和M-JPEG就是帧内压缩的主要代表。而相对于帧内压缩来说,则是对每幅传送图像进行分解和分析后,只对不同影像的部分进行传送。而这种格式的代表则是MPEG1、 MPEG2、 MPEG4、H.264和AVS等等。
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压缩编码技术主要经历为如下几个标准:M-JPEG、MPEG系列和H.26X系列等。
M-JPEG压缩技术
M-JPEG是一款比较早的视频压缩标准。说道M-JPEG技术,就不得不提到它的鼻祖–JPEG。JPEG是一种静止图像的帧内压缩标准。当硬件在处理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用于实时动态图像的视频压缩。在画面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质量非常高的画面质量,并且也能保持非常快的传输速度。而M-JPEG则源于JPEG压缩技术的发展。与jpeg一样,m-jpeg是一种简单的帧内压缩,在画面变动时,可以很好的消除马赛克现象,从而在快速传输中达到很好的画面质量。
但是,他也面临着与jpeg同样的问题,即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在工作中很难完成大比例的压缩。因而无论在录像还是传输的话,都需要占用很大空间的存储容量和带宽。因此,这种技术并不适合长时间录像或者是要求较高的实时录像传送需求。
MPEG压缩技术
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起初这个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目的是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先他们打算开发MPEG1到MPEG4四个版本,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但是由于第二代产品MPEG2性能的极为出色,以至于在MPEG3问世之前就完全跳到了MPEG4的时代。
MPEG-4是新一代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它与传统视频编码标准的最大不同在于提出了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新概念。在MPEG4的诸多理念中,内容交互性是MPEG-4标准的核心思想,可以说,这对于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都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总的来说,MPEG4是专门为移动通信设备在网络实时传输标准。与传统的MPEG标准相比,MPEG4可以根据图像的内容,将其中的拍摄对象很好的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帧内、帧间编码,并允许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灵活分配码率,对重要的对象分配较多的字节,对次要的对象分配较少的字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比,进一步保障了数据在压缩后的质量。因而可以在较低的码率下获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基于它的技术特点,MPEG4可以在保障画面清晰度的情况下,很好的压缩视频的存储容量。因而不但可以更好的满足长时间摄像,而且在网络传输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拥有不错的传输效果。
H.264压缩标准的特点
H.26x标准也是视频压缩编码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应用最多的就是H.264标准。H.264是也是在MPEG-4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其编解码流程主要包括5个部分:即帧间和帧内预测、变换和反变换、量化和反量化、环路滤波、熵编码等。由于在同样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效率可以比其他标准的压缩效率提高2倍以上,因此,H.264也是当前应用最多的压缩标准。
概括来说,H.264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编码效率,高质量的成像效果,高网络的适应能力等等。尤其在网络功能的适应上,对于当前受制于网络带宽不足的因素,网络摄像监控的成像质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H.264则在这方面极大的对成像质量作出了很有效的补充,尤其在实时监控上,H.264技术更是尽可能的保障了视频的连贯性。
在当前的网络摄像设备中,大多都是以H.264标准作为自己的视频压缩技术。而MPEG4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从成像效果来看,MPEG4标准在单个画面的清晰度上更具优势;而从动作连贯性上来分析的话,无疑是H.264的天下。因此,只要用户在熟悉了压缩方式的特点之后,对摄像机未来的工作性能肯定也就能有个大体的定位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