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商业银行IT系统按功能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渠道系统、其它系统。业务系统作为对外提供的金融服务的主要载体,关系到每个用户最终体验到的服务,保证其服务质量是每个银行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中国各银行的业务系统也正如中国的经济一样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业务种类方面,从传统的总账处理业务发展到日益普遍的网银等电子银行业务。IT实现手段方面,传统的银行等业务系统通常在大型机上运行,并由银行网点的柜员通过特定终端操作;而新一代的网银业务系统通常都由最终用户在自己的客户端发起,最后到大型机端来处理。这类业务系统属于横跨分布式平台和大型机平台的混合业务系统。
银行业务系统平台的选择
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平台的选择是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并没有固定原则和方法,需要结合每个银行实际情况而定。
“端到端”业务带来的挑战
根据EMA研究机构的调查,在全球超大规模企业中,70%的客户在大型机平台上运行业务,其中64%的客户已经部署了SOA架构,Web应用和Web服务,在所谓的运行在分布式平台上的业务中,有73%实际上是跨越“分布式”和“大型机”的。随着智能终端,网银,电话银行等业务应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银行业务需要采用新的渠道和技术增强易用性和客户体验。然而,为了实现“前端”新业务的易用性必然导致“后端”业务实现环节复杂度的增加,而且99%的大型银行采用大型机平台作为核心业务系统,异构平台间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任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造成问题的原因,怎样从“全局视图”实时监控,条件预警,自动分析成为每个银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端到端”业务的演变
银行业务系统的IT表现形式是运行在各种平台中的应用程序,最简单的应用程序是在单一后端平台中的单一程序,比如最早的存贷业务,应用程序都运行在后端平台中,网点的柜员通过特定终端调用应用程序,通过读写数据库来完成记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C/S架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采用了复杂的多层结构,把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的访问分离,形成了最初的“端到端”的模型。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大型银行仍然采用了这种架构,网点柜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定制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放在了应用服务器“大前置”中,最终的数据处理请求被转发到后端一般是大型机中。在大型机中通常还会有专门的交易服务器CICS来对进入大型机的交易进行处理。
在真实的银行架构中情况会更加复杂,“前端”“中端”“后端”都可能是由不同平台的多个系统混合构成,加之端与端间的动态负载能力以及跨平台的消息队列的使用,更增加了整个端到端应用监控的复杂度。监控复杂度增加的原因及相关技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