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近几年来,已开发应用了声音识别、签字识别、指纹识别、掌形识别、眼虹膜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上述识别技术相比较,而最近开发的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则具有简便、准确、经济及可扩展性良好等众多优势,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出入口控制、安全验证、安防监控与搜寻罪犯等有关方面。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随着光电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这就是依靠人体生物特征来进行人的身份验证的一种高科技识别技术。

  人体生物特征目前主要用到人体的指纹、掌纹、眼虹膜、声音、笔迹、面貌及DNA等。由于这些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和稳定性,因此不可能复制、失窃或被遗忘。所以,利用人体的这些独特的生理特征能准确地鉴别每个人的身份。

  近几年来,已开发应用了声音识别、签字识别、指纹识别、掌形识别、眼虹膜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上述识别技术相比较,而最近开发的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则具有简便、准确、经济及可扩展性良好等众多优势,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出入口控制、安全验证、安防监控与搜寻罪犯等有关方面。

分析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领域中最自然、最可靠的技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世界第一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特别的地位。人脸识别应用的发展潜力在现阶段的中国体现得尤其重要,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越来越频繁的流动性,14亿人口的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一直是业内持续关注的焦点。

  人脸识别具有自然性和不被察觉性的双重优点。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具体而言,人脸识别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的,另外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语音识别、体形识别等,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不具有自然性,因为人类或者其他生物并不通过此类生物特征区别个体。

  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人脸识别便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它完全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而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需要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采集指纹,或者利用红外线采集虹膜图像,这些特殊的采集方式很容易被人察觉,从而更有可能被伪装欺骗。

  人脸识别技术的特点

  人脸识别技术与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点。

  (1)人脸识别技术有快速、简便、非侵扰和不需要人的被动配合的特点。

  因为除这种识别技术以外,其余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人们来说都是一种干扰,都需要人的被动配合。如指纹和掌纹识别都需要人们将手放在玻璃表面,而虹膜识别需要用激光照射人的眼睛,而声音识别需要人对着麦克风讲话,字迹识别则需要人签字等等。而人体面貌识别无需干扰人们的行为,你只需要很快从一架摄像机前走过,你的面貌就已经被快速地采集和检验,所以非常简便。

  (2)人脸识别技术有良好的防伪、防欺诈、准确、直观、方便的特点。

  因为同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较,只有面像识别是最直观、最可靠、最准确的,因而它是优良的防伪、防欺诈的。

  (3)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性价比高、经济、可扩展性良好的特点。

  因为人体面貌识别技术比其他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性能要优越,它不要人的行为的配合能方便有效地核查人的身份,而且只需通用的PC硬件及相关软件,因而经济、性价比高;由于其直观、准确,且应用更为广泛,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人脸识别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检测对比人脸图像来达到识别的目的。人脸图像由于年龄、姿态、表情、光照等因素而具有“一人千面”的特点,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由于传统身份识别的缺陷,全球每年涉及的诈骗案至少为信用卡5亿美元、移动电话10亿美元和取款机30亿美元。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个人身份鉴定,取代传统的使用钥匙、身份证、密码等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行金融、政法系统、公安等领域的出入管理。

  由于人体面貌识别技术的独特优点,因而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应用领域遍及军队、政法、银行、物业、海关、互联网应用等。下面就其主要应用作一简介。

  1、在银行金融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银行金融系统对安全防范控制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如对金库的安全设施、保险柜、自动柜员机以及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都需要人体面貌识别技术这种更直观、准确、可靠的识别系统。

  近年来,金融诈骗、抢劫发生率有所增高,对传统的安全措施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人体面貌识别技术根本不需要带任何的电子、机械“钥匙”,因而可杜绝丢失钥匙、密码的现象。如果配合IC卡、指纹识别等技术,就可以更加使安全系数成倍增长。而且,由于对每次操作事件都保存一条有时间、日期和人体面像的记录,所以它具有良好的可跟踪性。

  当前,银行系统正在开展保险柜出租、托管的业务,若银行使用这种识别系统,能提高安全系数和客户对银行的可信度。此外,若在ATM自动取款机上应用这种识别技术,可以解除用户忘记密码的苦恼,而且还可以防止冒领、盗取的事件发生。

  2、在政法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公、检、法正加强对经济、刑事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正在联合开展“追、逃”斗争。目前多是将逃犯的照片、身份证、特征资料上网发布。但这种方法的判断要通过多种技术鉴定,它对证件资料假冒犯人的查询有较大的难度,对犯罪分子的狡辨、伪装往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物力来进行确认。如果利用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则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对犯罪分子产生极大的威摄力量。如在重要的车站、码头、机场、海关等出入口附近架设摄像机,则系统可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自动捕捉进、出上述场所的人员的头像,再通过网络将头像面貌特征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中心数据库去,与逃犯的头像进行比较,迅速准确地作出身份判断,一旦发现是吻合的头像,即自动记录并报警。如英国伦敦警察局,由于最近使用了人体面貌识别系统,在三个月内破案率就提高了34%。

  3、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除在上面两大领域的应用外,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军队、公安、党政机关、物业管理及其他一切需要的部门的安全验证、监控、门禁及一切出入口控制等多个方面。

  人脸识别技术的进展

  人脸识别技术的最新进展就是可以通过摄像机来搜索捕捉识别活动的人像,而不仅仅是识别静止的照片。如最近由美国新泽西州Visionics公司开发的面像局部特征分析法识别系统,仅用一部摄像机和一台微计算机即可在人群中识别出某个人来。

  此外,德国ZN公司的Phantomas可以处理由受害者描绘的一系列疑犯图像的识别。英国也有这类产品应用。

  Technology Recognition Systems技术识别系统公司和Forensic Security法庭服务公司都更倾向于集中在看不见的面容上,即使用红外线传感技术超越表面细节,而检查更恒定的内在的解剖学上的东西。它有不受灯光影响的优势,在黑暗中也可象在白天一样工作。

  用于捕捉人体面貌图像的除了标准视频外,近来的发展趋势是热成像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分析由面部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产生的热线来形成面部图像。热成像技术并不需要较好的光源条件,即使在黑暗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并可更好地排除胡须、头发以及化妆引起的面部变化的干扰。

  我国目前人体面貌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刚刚开始,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技术已被应用在许多场所。尤其是“911”恐怖事件之后,美国警方率先在冰岛国际机场、美国波士顿机场、奥克兰机场、亚特兰大机场、休斯顿机场等都开始应用这一先进技术,它们借助电视监控系统监控扫描人群,自动搜寻警方所需要的恐怖分子。现在我国不少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已着手这方面的实质性的研究。国内已经有部分厂家推出人脸识别系统,比如北京行者、上海银晨等。

  结束语

  人脸识别技术在传统的安防领域可以便捷的与原有技术实现紧密的结合,大大提升原有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安全性及易用性,拓展了原有系统的应用领域,从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人脸识别技术虽然离我们的目标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一定会推动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阅读剩余 5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解决冒用护照问题 人脸识别可作为

    截至10日零时,失联客机仍无消息。意大利人卢伊奇?马拉尔迪和奥地利人克里斯蒂安?库兹勒的名字出现在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的乘客名单上,但是这两个人并没有登上这个航班,目前安然无恙。而他们此前都在泰国丢失过护照。那几名可疑持他人护照的乘客又是怎么登机的呢?

    2024年4月5日
  • 智能锁防盗保密性高 引领行业发展

    目前常见的遥控式电子防盗锁主要有光遥控和无线电遥控两类。光遥控又分为红外线遥控和可见光遥控,光遥控利用窄角度的光传输密码,优点是传输信息量可以很大、速度极快、人眼识别不出来,又无法在光路径上(操作者与电子防盗锁主体之间)以仪器捕获信号试图复制,因此保密性极高。

    2024年9月15日
  • ThruVision被动式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在机场分级安保的应用

    人体安检能否规避健康与伦理风险?现有人体安检仪能否兼顾安全与效率?ThruVision被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系统独特的非接触式人体筛查方式,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其精巧的尺寸和可移动性,使固定和移动的成为理想安全检查站。

    2024年4月12日 知识
  • 杭州物业强制刷脸进社区可罚5千!北京业主能拒绝刷脸吗?

    《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规定,物业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违规采集信息拟最高罚款5000元。这一针对小区“刷脸”的规定,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2024年4月6日
  • 汽车全方位电子防盗技术发展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脑技术的投入使用,汽车防盗技术已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2024年4月21日
  • 预见2022 HID Global发布安全和身份识别行业七大趋势

    30多年来,HIDGlobal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地方和事物提供可靠的安全认证,在塑造安全行业格局的关键促成因素、颠覆性事件和改变行业规则的发展方面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