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碰到“网络摄像机比模拟摄像机贵吗?”这样的问题,答案通常都是“是”。网络摄像机应该比模拟摄像机贵,因为它的功能多于模拟摄像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网络摄像机比含有模拟摄像机的DVR系统贵吗?”,这时答案就会因人而异。有些人会说“绝对是这样”,还有些人会说“可能吧”或“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定程度上这是由于对模拟和网络视频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不够了解的缘故。其次,与所讨论的系统的类型有关,例如摄像机的数量、摄像机的位置、安装摄像机的设施等。
2007年春天开展了一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该研究由一家专注于总体拥有成本中的可评估硬性成本的独立研究公司执行。研究不涉及网络视频的其他益处,例如较高的图形质量、利用百万像素摄像机获益的能力或更容易扩展和升级。
白皮书陈述了两类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拥有成本(TCO)研究的步骤和发现结果:
● 模拟监控系统: 模拟摄像机和基于DVR(数字视频录像机)的录像;
● 基于IP的视频监控系统: 网络摄像机、IP基础设施、服务器、软件和存储。
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在特定的“基准”监控情景下,两类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独立研究公司采用了结构化的研究方法,通过进行采访以及按标准的要求流程进行验证,采访对象包括安全集成商、增值销售商和行业分析师。
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 与研究参与者共同设定、验证并明确基准监控情景和成本比较框架;
● 收集定量成本数据;
● 审核、验证并综合发现结果。
总体成本比较中没有包括的可以区分两类监控系统的非量化资料以及成本考虑因素。
研究方法
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存任何偏见地了解两类监控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模拟监控系统(模拟摄像机和基于DVR录像)以及完全数字化的IP监控系统(网络摄像机、IP基础设施、服务器、视频管理软件和存储)。
为了尽可能使研究公平、公正,研究采用了结构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由安全集成商、增值销售商以及行业分析师等非厂商类行业参与者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逐步验证。研究参与者对成本要素、部署情景和假设条件给出了具体定义,目的在于让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尽量公平、公正。除了访问之外,研究还采用了行业内的标准方法来收集成本数据,包括编制建议要求书(RFP),例如,最终用户可能要求安全集成商给出哪些系统建议书或项目标书,其中包括详细的成本要素,然后要求给出响应或“项目投标”来收集结构化的成本数据。
下面列出了总体拥有成本比较中用来制定成本比较框架的基本研究阶段:
1.与非厂商类的行业参与者共同设定、验证并明确基准监控情景和成本比较框架;
2.采用结构化的访问和标准方式(例如需求建议书或竞标)来收集定量成本数据;
3.审核、验证并综合发现结果。
总体成本:定义和验证
研究的第一阶段是为访问和收集各种类型的成本数据做好准备,要求明确并验证“行业典型”基准运用的视频监控情景,然后与研究参与者共同定义并检查访问用到的结构化资料。在明确运行情景来比较总体成本之前,必须明确并验证总体拥有成本的定义。
首先进行几次初步访问来确定并验证本次研究中的总体拥有成本定义。重点是研究参与者提供的量化的“硬性成本”,应尽量清楚,以便把所需要的解释或模糊性降到最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