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脸就能取钱、付款,但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需要搜集诸如面部特征、指纹、虹膜等数据,而这些数据关系到老百姓的个人隐私,更涉及公民安全等法律问题,是否该交由企业存储,未来的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成为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靠脸吃饭、刷脸取钱、看脸值机……当身份证、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账号纷纷与“脸”绑定在一起,“刷脸时代”正大步流星地向我们走来。而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消费、金融、出行等多个领域加速落地,信息泄露、安全隐患等问题却也相继浮出水面。


取钱、值机“有脸就行”


最近,市民赵先生到银行取钱时却发现银行卡忘在了家里,本准备回家取卡,却被农行工作人员告知“刷脸”也能取款。


1

在ATM机操作界面选择“刷脸取款”,然后ATM机就启动了红外双目摄像头进行活体识别。对着摄像头眨眨眼睛,就完成了人脸抓拍。随后,刷身份证或输入手机号,进行二次验证。身份识别成功后,选择取款的账号,输入取款金额和密码,钱就从ATM机里“吐”出来了。


无独有偶,汇丰银行日前宣布已成功推出手机银行人脸识别功能,用于小额移动支付。而早在2016年,招商银行就已率先在全国106个城市近千台ATM机上实现了“刷脸”取款。


时光回溯至2015年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笑脸被定格在汉诺威电子展的大屏幕辨认框内。几秒钟之后,大屏幕显示支付成功,马云成功“刷脸”购买了一张1948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纪念邮票。短短两年时间,人脸识别技术就在银行、第三方支付、交通出行、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抢滩布局。


在杭州万象城肯德基的KPRO餐厅里,消费者就能体验一把“靠脸吃饭”。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选择“支付宝刷脸付”,然后进行人脸识别,只要1至2秒钟,再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全程不到10秒钟。忘带钱包、信号不好、手机没电的尴尬或将从此烟消云散。


今年春运,北京等多地火车站就已推出“刷脸”进站通道;今年6月,在河南南阳机场,国内首个人脸识别智能化登机系统让旅客在登机口刷脸秒速验证登机;今年8月,在通州的京东线下商店,消费者的脸就是密码,刷脸瞬间完成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当“剁手”买买买后,“刷脸”有望成为下一个“接棒”姿势,在快递自提柜轻松取货。9月14日,蚂蚁金服宣布人脸识别技术将向物流行业开放,首批支持刷脸取件的自提柜已在上海5个快递站试点。


不敢“露脸”防盗刷神器走红


有脸就行,刷脸过关。最近揭开神秘面纱的全屏iPhoneX手机,可谓把这波“靠脸上位”的智能热浪推向了高潮。


“对着摄像头摇头两次即可完成FaceID的面部信息注册,速度比TouchID记录指纹还要快。用来进行开机解锁时更简单,只要盯着屏幕前置摄像头看一看,手机上的锁定图标就会变成解锁状态。”一位现场体验苹果手机人脸识别功能的网友如是描述。


关于FaceID功能,苹果公司宣称双胞胎都能正确识别。为了防盗刷,苹果甚至与好莱坞模型团队进行了对比验证,以保证所识别的人脸不能被人脸蜡像等仿制品所替代。


如此“神奇”的识别、解锁,虽然着实炫酷,但真若走到你我身边,瞬间引发了一大批“不适应症”:“朋友让我帮看看这件衣服怎么样,我一瞅屏幕,支付成功了”,“半夜老婆趁我睡觉解锁手机怎么办”,相似度颇高的“网红脸”锁屏是否形同虚设……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款售价28元的淘宝防面部识别解锁面罩日前在朋友圈流传。据网络图片显示,这款蒙脸睡眠头套将头发眼睛鼻子全部包裹,只在唇部挖了个洞露了出来。不难发现,不少网友对人脸解锁技术既欣喜又担忧。


“靠脸走天下”还需技术心理“双保险”


近年来,随着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在人脸识别这个细分“江湖”展露头角,“刷脸”应用也早已成为资本巨头厮杀的一片红海。


据36氪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预计,最迟至2019年,我国AI(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报告预测,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在计算机视觉应用场景上大放异彩,其中,动态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创业热度最高的细分领域,尤其是金融和安防场景,将成为创业公司的重点布局场景。


虽然人脸识别解放了双手、告别了密码和二维码,但当“刷脸”和“钱”紧密绑在了一起,不管是厂商还是用户都难以潇洒,不得不谨慎对待。


今年“3・15”晚会,央视主持人手持两部手机,一张观众的自拍照不仅能够眨眼、转头、微笑,还能变成可受任何人控制的脸部模型,令全场一片哗然。看似十分安全的人脸识别,就这样被破解了。在央视看来,指纹、人脸在内的生物特征,属于用户的隐私范畴。如果被不法分子盗用或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密码泄露了还能更换,人脸呢?难道也要换吗?”有网友不禁感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需要搜集诸如面部特征、指纹、虹膜等数据,而这些数据关系到老百姓的个人隐私,更涉及公民安全等法律问题,是否该交由企业存储,未来的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成为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靠脸就能取钱、付款,但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目前的人工智能属于什么领域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方式,使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

    2023年9月22日
  •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各国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加强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产业界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应用落地,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潜力。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技术红利快速释放,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024年2月15日
  • 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两手抓”

    人工智能无疑是2023年最热门的数字科技关键词。一方面,各国纷纷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2024年3月9日
  • 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

    人工智能的现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的科学。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的普及,人…

    2023年9月23日
  • 到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至5543亿美元

    预测显示,到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将飙升至惊人的5543亿美元。这种显著的增长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的,从人工智能的采用增加到该领域的持续创新。

    2023年11月20日
  • 一文读懂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

    从去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今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的影响面越来越广,让所有人直观地感受到未来已来。为了抓紧这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我国也在加紧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关键词引发热议――“人工智能+”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