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成RFID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RFID技术在武器追踪领域的应用稳步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枪支等武器装备具有严格的管理规定,RFID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军队武器的使用、运输、维护和清点等工作,对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近年来,RFID技术在武器追踪领域的应用稳步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枪支等武器装备具有严格的管理规定,RFID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军队武器的使用、运输、维护和清点等工作,对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所谓“稳步发展”是指现在的RFID技术不仅仅在追踪枪支等一般武器,还可以跟踪核弹头等特殊的武器。但是这些应用案例并未在行业内被披露,大部分客户都对项目的细节对外保密。但是从客户发展的数量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了解到的信息显示,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武器装备追踪。

  之所以RFID武器追踪还未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国际舆论对于这些形式的武器追踪或者枪支管理存在一些争议。就在近期美国大选前的总统辩论当中,枪支管理也始终是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现在国际上需要进行武器追踪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武器装备成RFID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训练和军事部署而携出和归还的武器

  武器产销链的监管和追踪

  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库存管理

  执法机构或其他管理部门对于武器的管理和监察

  RFID对于上述几项应用的高效管理手段已经无庸置疑。对于武器装备的使用、转移和交易,RFID所提供的是一种持续并无需人工值守的追踪管理方式,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管理庞大数量的资产,这在过去手工记录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最近由SimplyRFID进行的一项Xerafy标签武器追踪性能的测试显示,RFID枪支管理应用并不是简单安装标签就可以了,由于枪支都为金属制造,因此需要安装可以抗金属的RFID标签。SimplyRFID将XerafyDataTrak和DotXS标签安装在枪支上,读写器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达到约2米的读写距离,配合以SimplyRFID的NOX软件系统,这套解决方案可以自动监测到资产所在方位,并且记录资产的进出库记录。

  对于企业和组织的管理者来说,任何资产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使用记录和信息的准确性,RFID恰好实现了这两点要求。Xerafy标签以性能稳定的优点,成为金属资产RFID应用的不二选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门禁对讲系统的的威胁与选购剖解

    随着门禁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求与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控制、电梯控制、消费管理、CCTV联动、在线巡更等其它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功能,因此系统软件应具备视频接口,并支持扩展功能。

    2024年4月16日
  • ETC技术高速应用 规模效益初显成效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ETC系统在城市智能交通中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停车场管理。使用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大幅地减少车辆出入停车场所需要的时间。该系统成功应用于上海市海普苑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软件界面,识别率高,有效地提高了停车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2024年4月16日
  • 拿什么保护你,大数据安全?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今天,大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话题,而正在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用大数据预测疾病,用大数据预测奖项,用大数据支撑智能交通…

    2024年4月3日
  • 区块链平台安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将出台

    吴震表示,技术风险例如逻辑风险包括51%的攻击、区块截留、自私挖矿等和代码漏洞、交易所被盗、密匙窃取等。“例如2013年,Mt.Gox交易所丢失85万个比特币,造成企业破产;2016年,香港Bitfinex交易所遭黑客入侵,丢失12万个比特币;2017年,韩国Youbit交易所遭黑客入侵,公司申请破产;2018年,日本Coincheck交易所丢失5.2亿个新经币,损失5.4亿美元。”

    2024年4月24日
  • 数字时代的智慧高速公路全球趋势

    智慧高速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在提升高速公路运输效能、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战略作用明显,世界各国争先加快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4年4月6日
  • 智慧城市概念升级 安防概念股获益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提及,智能医疗、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等智慧领域技术研究及商业应用成为业界热点。同时,运营服务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等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城市产业链,拟争食产业未来“蛋糕”。

    202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