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运营级智能视频监控业务架构与应用

现在的智能视频监控大部分应用都是以运动检测、背景建模算法为基础,一般只能处理较为简单、遮挡重叠较少的场景,对于较为复杂的场景效果不佳。各种环境干扰,如:强光、震动、阴影、雨、雪等,虽然算法可以有一定滤除,但是仍然存在误报、漏报问题。基于模式分类、识别算法的物体检测计算较为复杂,一般只能针对具有较稳定特征的物体。

视频监控系统从最初的模拟闭路电视监控开始,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向分布式、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以英国为例,全国范围内已经安装摄像机420多万台,平均每14人1台,一个人一天之中可能出现在多达300个摄像机前。海量的监控图像需要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地选择压缩、存储、检索和使用内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和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代表的多家美国高校所参与的,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设立的视觉监控重大项目VSAM(VisualSurveillAnceandMonitoring),以及其它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使得智能视觉分析取得了快速发展。经过科研人员40多年的不懈努力,计算机视觉已经进入突破式发展阶段。得益于计算机视觉的最新研究成果,智能视频监控开始得到产业化应用。


当前除了CMU和MIT,奥地利Graz理工大学的嵌入式智能摄像机研究组,IBM的S3(SmartSurveillanceSystem)项目组,INTEL的IRISNET(Internet-scaleResource-intensiveSensorNetworkService)项目组等,分别在分布式智能监控系统的不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ObjectVideo、Hisign、3VR等公司率先实现了智能视频监控的工业应用。在我国,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处于研究的前列。


现在的智能视频监控大部分应用都是以运动检测、背景建模算法为基础,一般只能处理较为简单、遮挡重叠较少的场景,对于较为复杂的场景效果不佳。各种环境干扰,如:强光、震动、阴影、雨、雪等,虽然算法可以有一定滤除,但是仍然存在误报、漏报问题。基于模式分类、识别算法的物体检测计算较为复杂,一般只能针对具有较稳定特征的物体,如:合作型(固定范围)人脸检测统计等,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多类物体联合检测需求。


运营级智能视频监控基础


监控的智能维度化


作为以安保作用为主的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的三个纬度监控需求会一直存在,但重点将从事后取证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预警转移,以尽可能降低损失。显而易见,智能视频监控在整个监控体系中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智能视频监控架构


国内电信运营商纷纷针对自己的主流运营级视频监控平台进行智能视频监控业务架构,架构思路类似,重点基本都放在了平台去耦合与模块兼容性方面。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在千里眼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独立的智能视频管理平台。该平台具备配置管理、策略管理功能,可适配不同厂家的前置分析模块和后置分析单元,并实现与千里眼平台的对接。


该架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从逻辑上和物理上与千里眼平台分开,降低系统之间耦合程度;


●降低接口规范的复杂性,有利于千里眼平台的建设;


●实现对智能视频监控平台的独立管理,可根据实际需求考虑该平台的建设;


●实现智能分析产品的模块化管理,可同时对接不同厂家的前置和后置产品。


与物联网融合


视频感知


众所周知,物联网的三大要素是感知、连接和应用,最核心的是感知,亦即是最前端的传感器部分。一般概念上,传感器包括诸如RFID、各类感应探头、数据采集装置等,而具备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视频采集设备,即摄像头,实质上也是一种更直观和智能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感知视频场景内的目标及其行为。随着智能视频分析与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视频感知将成为最重要的感知技术,成为物联网信息感知层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现有成熟的主要应用包括:


●分析运动目标(人和物)的行为,防范周界入侵;


●检测、捕捉和识别人脸,感知人的身份;


●感知人的流动,用于客流统计和分析、公共场所逗留人数预警;


●感知人或者物的消失、出现,用于财产保全、可疑遗留物识别;


●感知和捕捉运动中的车牌,用于卡口、电子警察、非法占道车辆的车牌捕捉;


●感知人群聚集状态、烟雾等各类信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监控业务拓展


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对智能视频监控的理解和应用都还仅限于运动目标检测(周界入侵防范),少量应用涉及到目标识别和视频优化,应用还未得到突破,怎样的业务才有助于拓展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应用的蓝海呢?站在物联网的立场来看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物联网各类传感器所能感知的数据和信息,合适的时候,都可以利用它们来拓展安防行业对应的业务方向。除了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次声压、泛红外、震动、加速度等各类感知技术,都可应用于安防监控应用中。用物联网的技术解决安防需求,有利于推出适用于各行业的物联网安防解决方案。所有需要用到这些信息的应用领域,都有可能成为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视频监控的用武之地,特别有利于运营级智能视频监控应用领域的开拓,统一管理、配合的多摄像头在物联网技术的穿针引线、轻灵点拨下,可以组合出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应用,详见后文典型应用描述。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点亮了视频监控行业的应用前景,也为物联网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它在传统的视频监控和物联网之间搭建了一个畅通的桥梁,借助物联网思路和技术为安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


从去年开始,国内电信运营商就准备在个别省公司进行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视频监控领域的尝试,主要侧重于平台智能方面,包括平台智能架构与智能视频监控能力开放。在平台智能架构方面,尝试对物联网的传感器数据通道进行统一定义,利用物联网平台传送各类感知数据,在运营级视频监控平台对物联网平台数据、报警进行视频联动,实现物联网和视频监控的有效融合。通过对物联网业务的开拓,推动运营商智能管道角色和地位的建立。


基于云计算架构


开放式平台大背景


融合将是未来安防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不仅包括产品、品牌、渠道的融合,甚至也包括与异构系统(如:物联网)等资源的强强组合。

解读运营级智能视频监控业务架构与应用
阅读剩余 68%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科达产品应用于哈密市网络视频监控 加强城市治安管理

    新疆地区地形复杂,治安管理工作艰巨。2009年底,哈密市公安局针对该市主要道路、交通卡口部署科达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加大治安管理力度。目前该系统已在稳定运行当中。

    2024年4月14日
  • 从单点向系统性应用 校园安全管理面临新机遇

    当前新型平安校园的建设要解决的校园安全问题正在向校园周边以及其他领域拓展。例如面对教学楼电梯安全、校园门口流动摊贩造成的学生安全、校园周边暴雨渍水内涝造成的下水道井盖丢失给学生带来的行路安全、校园周边餐饮小店的食品安全、校车路径行驶及酒后驾车等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2024年4月21日
  • 黑鹰安防官网(黑鹰安防官网:智能安防解决方案专家)

      黑鹰安防官网:守护安全的智能之选   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是每个家庭和企业都无法忽视的重要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安防手段已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需求。黑鹰安防官网…

    2024年11月19日
  • 如何构建车联网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权威指南来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这意味着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图正式形成,车联网安全标准化提上日程。

    2024年4月7日
  • 公安部门图像信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目前各地公安部门存在的视频监控资源系统的情况较复杂造成信息利用效率差,针对这一现状,科达率先推出了业内首套完整的公安图像信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2024年1月16日 方案
  • 从认知走向应用,7位专家现场解读云计算与物联网安全

    7月31日,在IOTE2018物联网夏季展同期,2018深圳国际物联网平台与数据安全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顺利举行。考虑到横向的物联网平台,纵向的物联网安全是物联网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次论坛以“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安全”为核心,邀请到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青莲云、特斯联、杭州映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7位企业嘉宾代表出席演讲。

    2024年4月18日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