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视频透雾技术在视频监控的应用

实时视频透雾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提升视频监控的质量。首先它是一种透雾技术,可以用于气溶胶导致的各种天气条件的透雾处理;它还是一种增强算法,能够明显提升图像的对比度、使图像变通透、清晰;能够显着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使原来被隐藏的图像细节被充分展示;能够提升图像的饱和度,使图像色彩鲜艳活泼、生动,透雾处理后的图像保持准确的色调、自然的外观,因而获得了良好的图像质量与视觉感受。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最近PM2.5这一气象领域专业词汇成为社会关注的流行话题。空气中的液滴和固体小颗粒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引起雾霾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同时也使户外监控视频质量明显降低。在雾霾天气下,图像色彩黯淡、对比度变低,一些重要目标的细节更是淹没在雾气中难以被察觉,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用性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去除视频中的雾气,进而改善图像质量,成为提升户外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价值越发重要的一项关键技术。

  雾气对视频监控的影响

实时视频透雾技术在视频监控的应用

  一般认为,大气介质主要由空气分子、水汽和气溶胶组成。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中的小粒子构成的弥散系。某些粒子具有高吸湿性,起到水汽凝结中心的作用,其大小与环境相对湿度、水汽供应和由碰撞而发生凝聚的程度有关。由于大气中各种颗粒的大小、类型以及聚集程度的不同产生晴(Clearness)、霾(Haze),雾(Fog),云(Cloud)、雨(Rain)等各种天气。

  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基本不会受大气中各种成分的影响发生散射、吸收、反射等现象,能够直接到达成像设备,获得清晰无雾图像。

  在有雾天气下,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在到达成像设备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影响。气溶胶粒子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图像质量产生退化的根本原因,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溶胶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散射损失使“透射光”强度衰减,造成了图像的对比度下降。

  (2)由于气溶胶粒子的非均匀性,使球面波畸变成非球面波,导致图像变模糊,边缘和细节降低。

  (3)气溶胶粒子的粒径较大,粒子的自身成像不容忽视,可以近似理解成“噪声”。

  (4)气溶胶粒子对成像光线的散射部分会因为多次散射的作用,和原有的前向散射部分叠加在一起成像,产生一定的模糊。

  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与其他透雾技术的比较分析

  目前已知的透雾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非模型的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满足主观视觉的要求来达到清晰化的目的;另一种是基于模型的图像复原方法,它考查图像退化的原因,将退化过程进行建模,采用逆向处理,以最终解决图像的复原问题。

  目前通过增强的方式来进行透雾处理典型的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变换方法和基于模糊逻辑的方法。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其中全局化方法运算量小但对细节的增强不够;局部均衡方法效果较好,但可能引入块状效应、计算量大、噪声被放大及算法效果不易控制的问题。滤波变换的透雾算法,通过局部处理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处理结果,但它们的计算量巨大、资源消耗多、不适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基于模糊逻辑的方法透雾的效果不够理想。

  基于增强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像对比度,并通过增强感兴趣区域来提升可识别度。但该方法未能从图像退化过程的原因入手来进行补偿,因此它只能改善视觉效果而不能获得很好的透雾效果。

  目前基于图像复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滤波方法、最大熵方法与图像退化函数估计法等。滤波方法如卡曼滤波方法,整体而言计算量较大。最大熵法能获得较高的分辨率但是其非线性、计算量大、数值求解困难。

  图像退化函数估计法大多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如大气散射模型与偏振特性的透雾模型)来设计,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采集多幅图像作为参考图像,以便确定物理模型中的多个参数,而最终求解得到无雾状态下的结果图像。这一点限制了此类方法在实时监控中的应用。

  安防产品现已应用于各种复杂场景、恶劣天气,全天候实时监控对产品的便携性与功耗、处理效果、处理的自适应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良好的视频透雾技术应当在大气透射模型的基础上融合图像增强与图像复原的技术优势,从而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图像效果并被实际工程化引用。

  在图像处理中,一般用下述模型来表达所看到的有雾图像:

  I(X)=J(X)t(x)+A(1-t(x))

  I代表所看到的图像强度,J是景物光线强度,A是大气光成分,t是用来描述光线通过媒介时没有被散射掉的那部分。透雾的目标就是从I中恢复出J、A、t,J即对应于透雾后的结果图像。其中,J(X)t(x)称为直接衰减项,代表的是景物光线在媒介中经过衰减后的部分,A(1-t(x)为大气光成分,由前方散射引起。

  在充分分析透雾理论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后,海康威视结合安防监控领域的视频图像透雾的特殊要求,开发了一种实时视频透雾技术。该技术基于大气光学原理,区分图像不同区域景深与雾浓度进行滤波处理,获得准确、自然的透雾图像。

  该实时视频透雾技术能够根据雾况的变化自动调整从而适应各种场景应用,避免出现近景透雾过度发黑而远景模糊的情况;同时兼顾了实现的效率与复杂度,保证了整个透雾的实时性与可工程化。

阅读剩余 2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上海首用视频监控查黑车 将全市推广

    日前,沪上交通执法部门首次尝试在五角场地区利用视频监控查处黑车。过去两周内,有16辆黑车落网。未来,这一执法手段将向全市推广。

    2024年6月16日
  • 深圳后年步入探头时代

    记者昨日从市政法委获悉,根据深圳市技防建设规划,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前,深圳要再建设包括“猫眼”探头在内的监视探头15万个,其中将建1.5万个一类监控探头,届时,深圳监控探头总数将超过50万个。

    2024年6月16日
  • 深圳市龙岗计划用两年新建三千个高清监控点

    近日,广东省委政法委秘书长陈少波率调研组到深圳市龙岗区调研检查平安创建和维稳情况。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陈志新、龙岗区领导陈少雄、华振强、曾子伦等陪同调研。龙岗区规划在2014年底前新建3000个社会治安一类高清视频监控点,今年计划建设1500个,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2024年10月17日
  • 安防报警主机(智能安防报警主机系统)

      安防报警主机:守护家园的智能守护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安防报警主机成为了家庭和企业安全防护的重要设备。它不仅能够实时监控潜在的安全风险,还能在危险发…

    2024年11月18日
  • AI时代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保障校园安全

    人脸识别系统利用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人的身份的目的,主要过程包括:人脸检测。系统根据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等器官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来检测人脸,即在一副图像或一序列图像(比如视频)中判断是否有人脸,若有,则返回人脸的大小、位置等信息;人脸图像预处理。系统获取的原始图像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随机干扰,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在图像处理的早期阶段对它进行灰度校正、噪声过滤等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之后再针对人脸的某些特征进行提取、建模;人脸图像匹配与识别。最后将待识别的人脸特征与已得到的人脸特征模板进行比较,根据相似程度对人脸的身份信息进行判断。

    2024年4月6日
  • 智能安防走进千行百业 走入千家万户 离不开的是她?

    随着安防领域网络化、智能化深入人心,ONVIF已经成为行业内最被广泛参考的通讯协议之一,组织的会员已经遍布全球六大洲,有超过500多个公司会员,厂商覆盖芯片、视频前端设备、存储设备、系统平台、智能分析设备、门禁、传感设备等各个安防相关领域,有超过13,000种Profile合规产品。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