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国家发改委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项目――“大数据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静安)”项目专家组会议在中国联通总部召开。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以智能化引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专家组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汇聚相关领域全国顶尖专家,共同探讨、研究项目的各个环节和维度的完善、落实,积极加快项目的进展。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汤奇峰代表项目工作小组向参会领导们及专家组详细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专家们围绕项目建设的情况发表了宝贵的建议,并提出了项目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持续发展的思路。
专家们对项目建设提出五大建议:
项目建设要以惠民为核心,聚焦应用、攻克难点。应始终以惠民服务为突破点、为抓手,整合系统和社会资源,让社会民众能充分地体验、充分地感知。聚焦在应用层面,越是困难的领域,越是需要去攻克,比如:健康、养老、食品安全。该项目需要通过城市感知网络、大数据应用平台、人工智能等途径手段,率先突破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难点领域,成为可以全国推广的示范标杆。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特别是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融合已建成的系统资源,在共享、社会数据融合方面施力,形成物联、数联、智联。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寻找一种新的模式,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不断反馈、微调和迭代。项目通过大规模部署各类传感器,对数据采集及城市感知的能力方面进行了增强、升级,同时要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方位做到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应急以及事后的分析、处理评估。
不仅在技术上创新,更要在城市的管理上创新,在流程、联勤联动等城市管理的方式、模式、机制上形成创新。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来辅助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创新。项目推进层面,形成市级指导组、区级工作组的保障机制,静安区政府要真正起到“业主”的作用,做到政府数据的聚合、共享、互通,通过政企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打造经济价值。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复制推广。整理和提炼未来可以在全国推广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政府的投入模式。从项目长远运营的角度来考虑,需要保持长效增长、实现上海模式的规模输出。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来提升管理效率、服务效率,要真正地取得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确保隐私安全、设备安全,剔除不可信、不可靠、不可用的数据。相比于PC、移动智能终端,传感器受限于成本、功耗等因素制约,在数据安全层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应在技术和管理上考虑隐私安全和设备安全问题。从项目实用性与落地的角度出发,应对数据来源、数据质量等进行把控,从而形成上海模式。扩大数据来源的同时,要确保数据的可信、可靠、可用。
据了解,专家组专家来自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技术、社会学与社会发展、电信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通信、大数据技术等领域。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担任组长,由来自中国联通、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晶赞科技、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中国信通院、电信一所、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各方专家组成。
会议上,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海鹰、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英、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邵志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14位专家颁发聘书。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