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地磁传感器和地感线圈的优劣对比

地感线圈这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车辆检测手段,迎来了新一代科技结晶无线地磁传感器的正面挑战。相对于地感线圈来说,无线地磁传感器在关键的数据采集、铺设简易程度等方面无疑都具有压倒性优势。本文将重点讲述无线地磁传感器的技术优势与应用。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停车行业顺势崛起,并在需求导向下,基于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投入,研制出大量的停车引导技术和设备,投入到城市静态交通网络的构建之中。

  技术的革新必然意味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当车辆检测对于数据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技术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时,地感线圈这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车辆检测手段,便迎来了新一代科技结晶无线地磁传感器的正面挑战。相对于地感线圈来说,无线地磁传感器在关键的数据采集、铺设简易程度等方面无疑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地感线圈存在的问题

无线地磁传感器和地感线圈的优劣对比

  地感线圈是早期技术相对成熟的车辆检测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出入口等处检测车辆的行驶状况,进而统计停车场空满车位数等情况。

  地感线圈的作用原理很简单,通过在地面造出的直径约一米左右的圆形沟槽或面积相当的矩形沟槽中,埋入两到三匝导线,从而构成一个埋于地表的地感线圈,这个线圈与电容一起共同组成振荡电路。当有大的金属物体比如汽车驶过时,空间介质发生变化引起振荡频率的改变,这个变化就可以作为有汽车经过的证实信号。

  可以看出,技术关键是设计出的振荡器稳定可靠并且有汽车经过时频率变化明显。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交通数据采集时,因受限较大,存在准确性较低,很多时候只能统计大概的数字,而且感应的错误会形成累加性错误。除此之外,地感线圈还有以下几个缺点:

  1.安装破坏路面,维护不便。地感线圈在埋设时需要造出直径一米左右的沟槽,对路面的破坏性大,施工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期间会阻碍交通,后期维护还需要破开路面,十分不便。

  2.技术存在缺陷。在交通高峰期,当一辆车紧接着另一辆车驶过时,地感线圈难以判定实际车辆数,易造成误检。根据车长来识别车辆的类型,无法识别载重车辆,更不能满足收费系统中根据载重来收取费用的需求。

  3.易受环境影响。地感线圈不耐冰冻、盐碱,闪电雷击、相邻线圈之间存在干扰。

  无线地磁传感器的优势

  地球的磁场在几公里之内基本上是恒定的,但大型的铁磁性物体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巨大扰动。无线地磁传感器这一最新技术的作用原理就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当车辆经过或者停在无线地磁传感器上方时,相应区域内的磁场将发生变化,无线地磁传感器感知到这种变化,会对当前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判断,并把相关信息通过无线通讯实时传送给管理系统。

  与地感线圈相比,无线地磁传感器探测车辆具有极高的灵敏度,通过对磁场变化的细微体察,使得车辆识别性能优越,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度。此外,无线地磁传感器还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安装简单易行,维护方便。无线地磁传感器不用钻孔破地埋设,而是直接牢牢粘附于地表,避免了对地面的破坏,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施工的难度,缩短工期,节省安装费用,使得设备可以迅速有效地投入到使用当中。

  5月17日消息,2009年上海电信率先提出”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城市光网建设。作为城市光网的先行者,上海电信在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推进光纤入户中,遇到”市民接受难、建设推进难、标准实施难、成片改造难”等”四难”问题。

  日前,上海电信副总工程师张军就当地光纤入户面临的几大难题进行了一一解读,并逐一给出创新性的破解之法。

  难题一:市民接受难

  部分市民对光纤入户带来的信息化价值认识不足;已装修住房光纤入户暗管无法穿通时,需要穿墙入户遭遇用户误解。

  破解之道:

  对于关系到大众百姓的”民生工程”,住户观念的转变就成为上海电信推进光纤入户首先要面对的。据上海电信副总工程师张军介绍,在建设光网城市推动光纤入户时,首先就对市民普及了光网知识;同时,针对目标小区,开展城市光网套餐的定向宣传,并促进光网套餐销售。

  与此同时,上海电信分别于2010年1月、10月分别启动两轮”智慧城市”宽带提速计划,实施”二免一赠一极速”(光纤到家,增速”免”费,公众热点,WiFi”免”费;家庭存储,百G”赠”送;百兆到户,20兆起步)。并针对城市光网家庭客户,在”二免一赠一极速”速率倍增的基础上,再统一免费提速至10M-30M。

  最重要的是,在具体施工中,”规范施工工艺,打消用户对光纤入户要打洞及室内布线的顾虑”,张军强调说。据介绍,上海电信规范了明管暗线入户的施工工艺,规定了孔洞尺寸大小和创伤修复要求。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发了光缆入户后户内布线的相关配套器材,并制定了施工工艺。

  难题二:建设推进难

  物业公司凭借对小区的管理权,设置障碍、向运营商收取不合理费用,大大增加了建设难度,影响建设速度。

  破解之道:

  据张军介绍,自”城市光网”被纳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后,上海市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光纤到户相关规划,制定了住宅建筑通信配套技术标准和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改造的技术规范;同时市发改委(市物价局)等也提供政策支持,规范光纤到户建设(改造)的收费行为,以及建设推进难中的物业乱收费问题等。

  难题三:标准实施难

  缺乏光纤入户标准,导致对开发商没有约束力,影响新建小区光纤入户建设和发展。

  破解之道:

  针对标准缺乏导致的光纤入户实施难,张军透露说,上海公司试点形成的光纤入户通信配套建设标准,已正式成为上海市最新版《新建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规范》。

  同时,通过对ODN网络的设备进行标准化,上海电信还开发出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楼道光分路箱、SFU楼道箱等、插片式光分,方便工程实施,并降低了工程造价,”目前已在部分兄弟公司如新疆、广东、湖北、河北、江西等进行了规模应用,推进了中国电信FTTH工程建设进度。

阅读剩余 4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9个项目预算超18亿元,上周智慧城市各类招标项目盘点

    每周都有大量智慧城市各类项目招标,上周14亿数字济南城市综合感知预警网络工程信息化平台、5417万大名县智慧燃气安全平台、2063万喀什市智慧安全城市建设一期等多个城市生命线类项目…

    2023年9月24日
  • 顺义区天竺综保区围网建设(顺义区机场西侧四村)E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智能化工程施工资格预审公告

    • 公告内容 顺义区天竺综保区围网建设(顺义区机场西侧四村)E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智能化工程 施工招标 资格预审公告 1. 招标条件 顺义区天竺综保区围网建设(顺义区机场西…

    2024年3月5日
  •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园区 信息化、互动发展,管理融合成园区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尚有上升空间。据调查,我国总体园区的产业发展与活力水平指标的平均得分率为39.17%,其中企业创新政策和信息化政策支撑水平两个二级指标的得分率分别为38.80%和32.40%;电商交易商贸总额占比达到了园区业务的一半以上。园区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活力,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正式活力的源泉。而在企业创新方面,除园区企业自发性形成创新氛围,推动园区产业创新外,还需相关部门加以鼓励和引导。

    2024年4月6日 知识
  • RFID智慧教室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教室设备能够体现物联网的三个层次(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运用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使信息传感设备实时感知任何需要的信息,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可能的网络(如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电信网等)接入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

    2024年1月15日 方案
  • 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伊始,智安协执行会长张毅代表秘书处作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智安协成立五年来以来,在市公安局以及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秉承“ 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全面促进安防产业的发展 ”的办会宗旨,在“标准制定、金融服务、人才对接服务、市场开拓、媒体推广”等方面实现了品牌化发展,2017年,协会荣获“深圳5A级社会组织”称号。

    2024年4月16日 资讯
  • 2019VR虚拟现实行业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中国报告网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未来趋势研究》中也明确指出了VR虚拟现实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和推进VR重点行业应用。

    2024年4月5日